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3.5《機械擺鐘》教案(表格式).doc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3.5機械擺鐘教學設計課題 機械擺鐘單元3學科科學年級5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知道同一單擺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2.根據單擺的等時性,人們制成了擺鐘,使時間的計量誤差更小??茖W探索目標1.重復觀察和測量擺鐘每分鐘的擺動次數。2.動手制作一個單擺。3.觀察和測量在相同時間內擺擺動的次數??茖W態度目標1.理解重復實驗的意義。2.發展對計時工具研究的興趣。重點單擺具有等時性難點觀察單擺擺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隨著社會的發展,日晷、水鐘、沙漏等一些簡易的計時工具,為什么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小結】(1)公元前1500年,出現的日晷是人類最古老的計時工具。埃及人首先開始使用這項技術,然后在整個地中海地區普及開來。但是,用日晷計時每天總是相差15分鐘。(2)公元前1400年,出現的漏壺(沙漏或者滴漏)是第一個擺脫天文現象的計時儀器。它是根據流沙從一個容器滴漏到另一個容器的數量來計量時間的。但每天還是有約10分鐘的誤差。(3)16561657年,荷蘭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惠更撕,發明了擺鐘。一般擺鐘日誤差20秒,精密的擺鐘的日誤差只有千分之幾秒。擺鐘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時鐘的精確度?;卮穑翰粶蚀_了解擺鐘的價值講授新課一、認識擺鐘1、擺鐘,通常具有報時功能,又稱“自鳴鐘”。(播放視頻:擺鐘報時)2、種類擺鐘可根據用途和要求制成座鐘、掛鐘、落地鐘、天文鐘等型式。3、掛鐘結構名稱鐘擺是由擺錘和擺繩組成。二、觀察擺鐘1、擺鐘的擺是來回擺動的,怎樣算是擺動一次?【明確】如圖所示,擺鐘的擺從起點到最高點算擺動一次。去一次,回來一次,算做一個周期。2、擺鐘是怎樣來計量時間的?【明確】擺鐘是靠擺的擺動次數來計時的。每擺動一次計時1秒。3、用秒表測一測,擺鐘的擺每分鐘擺動幾次?【強調】我們所研究的擺是“單擺”。所謂單擺是指在細線的下面拴一個小球重物,且細線的質量與小球相比可以忽略,球的直徑與線長相比也可以忽略的擺。(1)實驗器材與工具秒表和座鐘(2)實驗步驟放平擺鐘,確定擺鐘擺動的起始位置。測量擺鐘在1分鐘內擺動的次數重復3次,做好記錄。(3)鐘擺每分鐘擺動次數的記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次數606060我的發現擺鐘每分鐘都是擺動60次。4、討論同一個擺鐘的擺每分鐘擺動的次數都是相同的。是不是所有的擺每分鐘擺動的次數都一樣?【明確】各種鐘擺的擺每分鐘都是擺動60次。無論擺幅大還是擺幅小一些,擺的擺動次數總是相等的,這就是擺的等時性。三、觀察我們的擺1、導入我們也來做個擺,觀察擺在擺動的時候有什么特點。2、制作一個簡單的擺拿一條細繩,上端固定,下端掛上一個小重 物,就組成了一個簡單的擺。3、簡單擺的構成拿一條細繩,上端固定,下端掛上一個小重 物,就組成了一個簡單的擺。如圖所示:4、實驗要求觀察擺的擺動,發現它有什么變化? 連續測量制作的擺10秒鐘內擺動的次數。多次測量,做好記錄。5、注意事項觀察擺的擺動,發現它有什么變化? 連續測量制作的擺10秒鐘內擺動的次數。多次測量,做好記錄。6、擺動次數的觀察記錄秒數0-10 10-2020-3030-40第一次第二次我發現就同一個擺來說,在每個10秒鐘內,擺動的次數是一樣的。四、討論與發現1、從下面甲乙兩組的實驗記錄中,有什么新的發現?【小結】就不同的擺來說,在10秒鐘內擺動的次數并不相同。2、我們通過觀測,還有什么新發現?【例如】我們發現擺的幅度會越來越小,擺的速度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盡管如此,單擺的擺動次數不受影響,即:同一個單擺在相同時間里擺動次數是一樣的。3、通過觀測,你發現什么新的問題需要解決?【例如】在相同的時間內,不同的擺擺動的次數為什么不一樣呢?擺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可能與擺錘的輕重有關?可能與擺繩的長短有關?可能與擺動的幅度有?這些問題下節課解決。4、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怎樣的收獲?【例如】同一個單擺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根據單擺的等時性,人們制成了擺鐘,使時間的計量誤差更小。五、課堂練習:判斷題1、1656年,伽利略發明了有擺的掛鐘。2、同一個單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的次數相同。3、擺動的幅度和擺動的速度不影響單擺的次數。4、任何單擺的速度都是一樣的。5、擺鐘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時間的精確度。 6、擺來回擺動所用的時間總是相等的。六、拓展提高:認識與擺鐘密切有關的兩個人(1)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哲學家,近代實驗科學的先驅者 、擺鐘之父。1583年,伽利略在比薩教堂里注意到一盞懸燈的擺動,隨后用線懸銅球作模擬(單擺)實驗,確證了微小擺動的等時性以及擺長對周期的影響。(2)惠更斯:荷蘭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他是介于伽利略與牛頓之間一位重要的物理學先驅。 1656年恵更斯發明了擺鐘。七、作業布置查閱資料說明機械擺鐘的相關知識。觀看視頻認真聽說出擺鐘結構名稱觀察回答回答小組分工測試討論交流只做一個簡單的擺實驗觀察擺的特點交流回答交流獨立完成閱讀資料了解擺鐘的特點、結構和種類等。通過測試,擺鐘的擺具有等時性。通過自制簡易的擺,實驗得出結論:就同一個擺來說,在每個10秒鐘內,擺動的次數是一樣的。通過討論讓學生知道,擺的幅度會越來越小,擺的速度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盡管如此,單擺的擺動次數不受影響,即:同一個單擺在相同時間里擺動次數是一樣的。為下節課學習激發興趣談收獲課堂檢測拓寬知識面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同一單擺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根據單擺的等時性,人們制成了擺鐘,使時間的計量誤差更小。在科學探索中,重復觀察和測量擺鐘每分鐘的擺動次數;學會動手制作一個單擺;觀察和測量在相同時間內擺擺動的次數,理解了重復實驗的意義,發展了對計時工具研究的興趣。總結課堂板書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