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歷史與社會8年級下冊6.1.1“人的發現”課件.pptx
6.1 走出中世紀的蒙昧 第一課時,人教版 八年級下冊,同學們,請觀察下面圖片,看看兩幅圖片中的教堂,在建筑風格上發生了什么不同?,中世紀的教堂,文藝復興的教堂,歐洲中世紀盛行尖塔式教堂,表現升入天堂、神權之上的色彩。,文藝復興時期,教堂拋棄尖頂式建筑,采用穹頂結構,教堂建筑風格盡顯平實、親切。,“人的發現”,興起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等工商業發達的城市,后傳播到歐洲其他地方。,時間:,地點:,14世紀,一、文藝復興的興起,1.閱讀課文P326的內容,文藝復興在什么時候興起?興起于什么地方?,繁榮的意大利商業城市佛羅倫薩,2.結合課本內容,分析文藝復興首先在意大利興起的原因?,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在意大利;意大利有豐厚的古希臘、羅馬文化遺產和眾多人才。,根本原因: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萌芽,資產階級要求重視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2.文藝復興的含義和核心思潮,(1)閱讀課文P32-P33的內容,說說文藝復興的含義?,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延續了近300年之久。這場運動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史有創新。,核心思潮:,人文主義,對教會宜揚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進人天堂的生活態度漸生異議,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2)閱讀課文P32的內容,說說核心思潮是什么?,文藝復興的字面含義是“復興”“再生”,意指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再生。意大利是古羅馬文化的發源地,這里保留有大量古代文化遺存。后來,隨著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東羅馬帝國保存的眾多古典文獻流入意大利,在意大利興起了研究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熱潮。這股熱潮就是文藝復興,它以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為名,實際上是宣揚人性解放的新文化。,展示課前搜集的材料,小組交流對文藝復興的了解。,1.閱讀課文P32-P33的內容,回答問題:圖中人物是誰?對他最簡單介紹。,二、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簡介: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 代表作:神曲,分為地獄煉獄天堂三部分。這部用意大利民族語言創作的長詩,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殘暴專橫、教會的貪婪腐敗。 評價:他被稱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但丁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青少年時期刻苦學習,博覽群書,終成一位多才多藝,學識淵博的學者、詩人。37歲后他被羅馬教廷放逐,流落意大利各地近20年,56歲時死于異鄉。恩格斯稱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1. 說說你還知道哪些關于但丁的情況?,神曲插圖,神曲敘述了但丁想象中游歷地獄、煉獄和天堂的經歷。在地獄,他看見教皇因買賣圣職被倒栽在巖洞里,看見貪官污吏在沸騰的瀝青中掙扎。他認為人類“生來不是為了像走獸一般地生活,而是為了追求美德和知識”。,幻游地獄,長詩神曲無情地揭露教會的黑暗,熱情地歌頌現世的生活,對封建社會進行了有力的批判。神曲對現實的關注和對人的贊美,這也是人文主義的典型特征。,幻游煉獄,幻游天堂,長詩神曲率先批評教會,2. 同學們,請收集材料,你知道文藝復興文學三杰是誰嗎?,彼特拉克(1304-1372年) “人文主義之父” 代表作:歌集,薄伽丘(1313-1375年) 歐洲短篇小說之父,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十日談,但丁:神曲,2.閱讀課文P33的內容,說說對達芬奇的了解?,簡介: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巨匠。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尤其擅長繪畫。 藝術特征:擅長借助動作、手勢、姿態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 代表作: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最后的晚餐,猶大,腓力,雅各,多馬,約翰,彼得,巴多羅買,小雅各,安德烈,馬太,達太,西門,達芬奇:,3.對比一下這兩幅畫,說說他們之間有什么不同?,中世紀鑲嵌畫,蒙娜麗莎,中世紀鑲嵌畫中人物頭頂都有光環,面部輪廓模糊,沒有表情。身體比例不協調;蒙娜麗莎面部表情豐富,雙手富有質感,畫面層次分明,背景是優美的風景,有立體感。,這兩幅畫上的人物表情形成了鮮明對比。中世紀鑲嵌畫上人物神情木然 ,反映了人們在神權的束縛下,不能自由地表達人的內心情感;而蒙娜麗莎中的婦女神態自然,口角含著一絲微笑,恬靜之中帶有隱約的哀傷 ,富有生命的活力。,達芬奇,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畫家、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筑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他在繪畫中主張“拜大自然為師”,反對單純臨摹,留下名畫20余幅,是近代現實主義繪畫藝術的奠基人之一。達芬奇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并稱文藝復興美術三杰,尤以最后的晚餐和蒙娜麗莎等畫馳名于世。,同學們,請閱讀下面的材料,說說你還知道關于達芬奇的情況?,4.閱讀課文P34的內容,說說對米開朗基羅的了解?,簡介: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雕塑家、建筑師和詩人。 作品特征:以宗教題材為主,擅長描繪體格健壯、高貴尊嚴、敢于掙脫束縛的英雄形象。 代表作:大衛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西斯廷教堂壁畫,大衛是古代以色列人的英雄。據圣經記載,在一次同敵人的戰斗中,少年大衛殺死敵方力大無比的巨人。這件作品塑造了大衛戰斗前的姿態,賦予大衛自信與高貴的氣質,展現了人體之美。,同學們,請收集材料,你知道文藝復興美術三杰是誰嗎?,達芬奇:,達芬奇設計的木制自行車,達芬奇設計的汽車模型,米開朗基羅:,摩西,哀悼耶穌,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有什么特點?,展現人體之美,體現人文主義精神,西斯廷圣母,拉斐爾(1483-1520年) 意大利杰出的畫家,和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并稱文藝復興時期藝壇三杰。 代表作:西斯廷圣母、雅典學院等。,5.閱讀課文P34的內容,說說對莎士比亞的了解?,簡介: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杰出的戲劇家和詩人,一生創作了數十部反映人文精神的劇本和詩歌。 代表作: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奧賽羅等。 藝術特色:作品題材廣泛,情節生動,語言優美,洋溢著對人的才智的贊美。他創造了一系列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資料1 天主教耶穌會章程規定:下級應像對待基督那樣對待上級。下級服從上級,應像死尸那樣可以任意擺動,應像手杖那樣隨便使用,應像蠟團那樣可以任意揉搓。 資料2 被譽為“人文主義之父”的意大利詩人彼特拉克說: “我不想變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懷里。屬于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資料3 莎士比亞借哈姆雷特之口稱贊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美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結合資料,說一說,文藝復興時期的文藝巨匠對人的認識與教會所宣傳的思想有什么不同。,閱讀恩格斯的一段話:“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 請回答:恩格斯所指的是什么運動? 說說這次運動的意義。,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運動是一次嶄新的思想解放運動,使人們的思想逐漸從中世紀的蒙昧中解放出來,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三、文藝復興的意義,查閱資料,說說同時期的中國是否也有這樣反映人們思想解放的作品嗎?,牡丹亭所表達的要求個性解放的思想,與歐洲文藝復興強調的人文精神一致。,明代馮夢龍編纂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其作品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強調人的感情和人的價值應該受到尊重。 又如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中的一些愛情故事,都反映了當時進步知識分子努力沖破傳統觀念束縛,宣揚人性,肯定人們追求愛情和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今天我們學習了走出中世紀的蒙昧第一課時,文藝復興是新型的資產階級為了在思想上反對教會神權而采取的一場運動,它的實質就是通過文藝創作,來要求尊重人,尊重人的需要,要求人的個性解放。而中國的許多文學作品也有著累死的思想主題。,“人的發現”,時間:,發生地:,核心思潮:,代表人物 和代表作品:,興起于14世紀,意大利,后傳播到歐洲其它國家,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歷史意義:,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1.課后,查找相關資料,更了解文藝復興運動 。 2.完成同步練習,預習下一節課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