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6.《鹽和糖哪兒去了》教案(表格式).doc
- 資源ID:34819 資源大小:36.50KB 全文頁數: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20金幣 【人民幣2元】
下載資源需要20金幣
【人民幣2元】
| |
溫馨提示: |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
支付方式: |
![]() ![]() |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6.《鹽和糖哪兒去了》教案(表格式).doc
蘇教版科學一年級6.鹽和糖哪兒去了教學設計課題 6.鹽和糖哪兒去了單元二學科科學年級一學習目標1、 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質。2、 進行水溶解物質的實驗。3、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重點進行水溶解物質的實驗。難點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1、提問:有兩杯分別是糖水和鹽水的水,你能區分出糖水和鹽水嗎?用什么方法呢?反饋:試著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思考:既然是糖水和鹽水,為什么看不到糖和鹽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通過簡單的實驗引出本節知識。講授新課談話: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三種材料:沙子、紅糖、食鹽。仔細觀察各物質的樣子,如果我們把它們分別放入水中,大家先猜一猜會發生什么現象?(學生展開討論。)一、探究溶解實驗1、提供材料:紅糖、鹽、沙子、量杯、水、攪拌棒。2、實驗步驟(1)把它們分別放入水中。(2)用小棒輕輕攪拌。(3)靜置三分鐘。(4)觀察實驗結果。3、談話:通過觀察之后可以發現,放鹽和糖的量杯中,鹽和糖溶解到水中了,而沙子仍留在燒杯中。有些物體與水混合后不會化在水里還能看見,而有些物體與水混合后,就會化在水里看不見。反饋:鹽和糖溶解到水中了。溶解是一種物質分散于另一種物質中成為溶液的過程。二、探究面粉溶解的實驗1、引入:同學們在嘗試了溶解上面幾個東西后,再試試面粉會不會溶解呢?2、提供材料:面粉、量杯、水、攪拌棒。3、實驗步驟(1)把面粉放入水中。(2)攪拌一會兒。(3)觀察水的變化。4、反饋:面粉在水中擴散開,但是沒有溶解于水,形成白色的液體,稱為懸濁液。三、探究能否將溶解物分離出來1、談話:把鹽水和加了面粉的水分別倒在濾紙上,你看到了什么?反饋:鹽水倒過的濾紙沒有留下任何東西,面粉倒過的濾紙留下了很多面粉。2、談話:鹽已經溶于水了,所以通過過濾無法將鹽過濾出來,而面粉沒有溶解于水,通過濾紙的過濾,面粉就留在了濾紙上。說明濾紙可以分離出沒有溶解的物質。四、觀察溶液和懸濁液的區別1、引入:同學們現在已經知道了鹽可以溶解于水,而面粉不可以,那么加了鹽的水和加了面粉的水有什么區別呢?2、談話:把加了面粉的水靜置一段時間,觀察它和鹽水有什么不同。反饋:靜置一段時間之后,面粉沉淀到了水的底層,分成了水層和面粉層,而鹽水還是清澈透明的。五、生活中的可溶物1、引入:生活中還有很多可以溶于水的物質,同學們能舉出幾個例子嗎?那不溶于水的物質呢?答:可溶于水的:洗衣粉、味精、奶粉。不可溶于水的:油、豆子、沙子、鐵粉。動手操作實驗,通過實驗現象加深認知。探究認知有的物質不會溶于水。引入溶解的概念,講解重點知識。引導認知溶液和不溶液體的區別。拓展學生視野,將科學的興趣拓展到課堂之外課堂練習1、溶解是一種物質分散于另一種物質中成為(溶液)的過程。2、面粉在水中擴散開,能溶解于水。()3、濾紙可以分離出(沒有溶解)的物質。練習課堂小結溶解是一種物質分散于另一種物質中成為溶液的過程。濾紙可以分離出沒有溶解的物質。總結板書可溶解的物質不可溶解的板書
- 注意事項
-
本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6.《鹽和糖哪兒去了》教案(表格式).doc)為本站會員(備課啦)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