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設計-2.3《形形色色的植物》.docx
3.形形色色的植物教學設計【教材簡析】形形色色的植物是六年級下冊生物的多樣性單元的第3課,引領學生從植物的外部性狀了解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對物種多樣性的探索和研究。教科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聚焦”中的問題將話題定位在了同一種植物的不同個體之間以及具有親緣關系的同一種植物的親代與后代、后代與后代之間的相同與不同,揭示本課研究的內容是植物種群內生物的多樣性。第二部分“探索”通過從不同的方面觀察、比較植物親代與后代的異同,使學生認識并總結遺傳和變異的概念。因為遺傳和變異普遍存在,所以植物既有共同特征又不完全相同,從而引領學生進一步體會植物多樣性的原因。第三部分“研討”針對“探索”活動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信息整理,引領學生關注科學與人類生活的聯系,體會科學技術改善著人類生活。第四部分“拓展”通過搜集和交流遺傳學家孟德爾的資料,使學生感受科學家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豐富認知,開闊視野?!緦W生分析】通過對校園生物的調查,學生已經認識到同是植物,有的高大,有的矮小,有的生活在土壤中,有的生活在水塘里。植物根據外部形態等特征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在分類過程中學生進一步領略不同種類的植物各不相同,同一種類的植物也存在著個體差異,為本課學習植物親代和后代的異同點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六年級的學生認知和表達能力較好,對植物并不陌生,但他們并沒有認真細致地研究過植物,因此當觀察和比較植物的異同點時最好采用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集思廣益,完成觀察記錄和展示交流,以提高學生的信息整合和語言組織能力?!窘虒W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植物后代與親代存在著相同與不同。2.親代與后代相似的現象叫作遺傳。3.親代與后代間及后代之間存在差異的現象叫作變異。4.變異使得植物多種多樣??茖W探究目標1.能運用觀察與比較的方法,發現植物后代與親代的異同。2.能運用查閱資料的方法,了解孟德爾及其關于遺傳變異的研究??茖W態度目標能基于觀察到的現象客觀描述植物親代與后代的異同??茖W、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意識到植物的遺傳變異現象與人類生活的聯系?!窘虒W重難點】重點:知道遺傳是生物穩定性的基礎,變異是生物多樣性的前提。難點:能對同一種植物特征的差異性進行觀察比較,并做出解釋。【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具有后代與親代關系的植物(或植物標本、圖片)、觀察比較植物異同記錄表等。教師準備:教學課件、孟德爾及其遺傳變異研究的相關資料?!窘虒W過程】一、聚焦1.圖片導入。出示各種各樣的植物的圖片,談話:世界上生活著幾十萬種植物,有生活在水里的藻類植物,有生活在陸地上的苔蘚植物、蕨類植物,還有用種子繁殖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植物的世界豐富多彩、千姿百態,在我們的校園中植物的種類也達到了上百種。同學們之前已經在校園中開展了生物大搜索活動,大家都搜索到了哪些植物呢?來源:學.科.網學生回答自己在校園內發現的多種多樣的植物。2.提問:校園內植物種類繁多、形態各異,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揭開這個秘密。(板書:形形色色的植物)設計意圖:采用師生交流的方式從世界上各種各樣的植物過渡到學生比較了解的校園植物,開門見山地聚焦到本課要研究的主題上。二、探索活動一:觀察并比較植物后代和親代的異同1.過渡。提問:同學們都認真觀察過植物,那么植物“寶寶”和植物“爸爸媽媽”長得完全一樣嗎?2.出示植物圖片(木槿花、桑葉、松樹)進行比較。比較三種植物的親代和后代,仔細觀察花瓣的顏色、數量,葉的顏色、大小、形狀等方面的異同,比較植物的親代和后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完成記錄表。4.小組匯報觀察、比較的結果。(1)小組選擇植物,從不同方面匯報親代和子代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來源:Z,xx,k.Com(2)其他小組圍繞異同點進行補充和質疑。5.小結:這三種植物后代和親代之間有許多非常相似的特征,同樣也會有一些細微的不同。6.提問:除了這三種植物,在其他植物上我們也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你能列舉生活中見到的類似的現象嗎?7.師生互動:玉米長出了不同顏色的玉米粒、三葉草中會出現四葉草等。8.小結:我們把植物親代和后代之間相似的特征叫作遺傳,不同的特征(差異)叫作變異。設計意圖:通過對比三種植物親代和后代的異同點,讓學生分別從花瓣的顏色、數量,葉的顏色、大小、形狀,植物的整體形態等方面學會觀察,從而充分理解遺傳和變異的概念。活動二:研討遺傳和變異的意義來源:Z,xx,k.Com1.談話:在具有親緣關系的植物親代和后代之間存在遺傳變異現象,那么在同代同種植物之間是否也存在這樣的現象呢?2.出示校園花壇中不同顏色的菊花圖片。提問:校園花壇中的菊花為什么會出現不同的顏色呢?3.師生互動:這是變異現象。4.小結: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許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種植物也存在個體差異,這也是變異。正因為遺傳變異普遍存在,植物才既有共同特征又各不相同。5.過渡。談話:植物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25億年前,現存大約有35萬個物種,有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稱霸陸地的種子植物等。植物延續至今的秘密是什么?為什么會形成各種各樣的植物呢?6.師生互動:遺傳和變異對生物多樣性的作用。7.小結:在自然界中,遺傳是基礎,使生命得以延續,變異是前提,促使生物進化。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正是因為存在遺傳變異現象,自然界才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植物。來源:Zxxk.Com設計意圖:幫助學生了解生物的遺傳變異現象,知道遺傳和變異使自然界的植物多種多樣。三、研討:植物的遺傳變異與人類的關系1.過渡。談話:植物的遺傳和變異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有很多農作物利用遺傳和變異規律培育出了許多新品種,適應了時代的發展,為人類造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提問: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植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3.出示圖片。師生互動:新型草莓、無籽西瓜、抗倒伏小麥等。設計意圖:引領學生關注科學技術與人類生活的聯系,體會科學技術改善著人類生活。四、拓展1.了解遺傳學家孟德爾。談話:有關遺傳和變異的秘密早在19世紀就有科學家對此進行了研究,你們知道是誰最先發現的嗎?他是怎樣發現的?2.學生小組交流課下搜集的有關孟德爾和他的“豌豆實驗”的資料。3.小組匯報孟德爾的遺傳定律。4.小結:著名的遺傳學家孟德爾,被稱為現代遺傳學之父,他對不同代的豌豆的豆莢顏色、高莖或矮莖、圓?;虬櫫?、灰色種皮或白色種皮等特征進行研究分析,從而發現了生物遺傳的基本規律。5.探討:了解了孟德爾的研究后,你有什么感想?6.師生互動:向孟德爾學習來源:學+科+網7.延伸:除此之外,我國科學家對植物的遺傳和變異也頗有研究。例如,袁隆平研究的雜交水稻解決了我國乃至世界的糧食問題,是一個巨大的貢獻,同學們可以課下搜集資料,進一步了解我國科學家在遺傳和變異方面的研究成果。設計意圖:引領學生認識著名的科學家、遺傳學之父孟德爾,了解他發現的生物的遺傳規律,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及持之以恒的科學精神。教師引導學生繼續搜集資料,將課上學習延續到課后,豐富認知,開闊視野。五、課堂小結談話:自然界的植物形形色色,千奇百怪,遺傳和變異使植物種類變得豐富多彩。那么動物和人類是否存在遺傳和變異現象呢?它們的遺傳和變異現象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請同學們課下進行探索、思考?!景鍟O計】變異:不同遺傳:相似【活動手冊使用說明】在觀察活動結束之后,學生應根據自己的觀察如實記錄,可以是花的相同和不同,可以是葉的相同與不同,也可以是果實或種子的相同與不同。每個學生選擇的植物可以不同、選擇的植物器官也可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