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6《陶罐和鐵罐》教案(黑龍江省級優課).docx
陶罐和鐵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抓住重點詞句來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懂得不要自以為是,不要拿自己的長處奚落別人的短處,看問題要全面。并初步體會同學間相處應該相互尊重、和睦相處,遇到無事生非的人也應該盡量克制自己的言行。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和不軟弱。難點:理解“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道理。教學策略:陶罐和鐵罐這篇童話故事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這是本課表達上的特點。具體、生動的神態和動作描寫,使角色形象更加鮮明突出。通過對話的形式,更能體會出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從而學會全面看問題,懂得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教學時可以采取如下策略:1體現課堂已有技能的運用,繼續運用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習到了方法,才能將知識變成自己的。在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同時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2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性,學生思考為主,教師引導為輔。在熟讀的基礎上促使學生之間進行提問質疑、互相解答,鼓勵學生說出感受和見解,聯系生活實際加深理解。教學過程:一、 談話導入上節課我們認識兩個新朋友,一只是陶罐,一只是鐵罐,誰還記得這兩只罐子有些什么特點呢?指名說。(易碎,堅硬)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6課,陶罐和鐵罐(板題齊讀)。二、復習詞語,回憶課文內容在繼續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來讀一讀課文中出現的這些詞語。1.指名讀一讀2.齊讀一讀三、精讀課文,抓住課文的關鍵詞,理解課文。(一)讀第一段,提出問題 (師讀)1初步理解“奚落”的意思,說說你理解詞語的辦法。2質疑。預設:鐵罐為什么奚落陶罐?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陶罐面對鐵罐的奚落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設計意圖】在對詞語、課文內容的質疑過程中,對閱讀產生興趣,在下文中通過聯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詞語,鞏固聯系上下文解詞的方法。目的是在閱讀中帶有學習任務,調動閱讀興趣,擴展思維,強調思考中閱讀(二)圍繞“奚落”,學習 2 - 9 自然段。畫出表示他們神態和動作的詞語。借助這些詞語來讀他們對話,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呢?A 、師生共學第一次對話1.指名讀第一句。2.抓住“傲慢”一詞練讀3.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理,陶罐生氣了嗎?它是怎么回答的?4.指名讀第二句。5.誰來謙虛的讀一讀陶罐的話?(指名讀)評價。【設計意圖】從固態閱讀中解脫,將任務性閱讀變為動態的表演,深入體會鐵罐傲慢的語氣,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師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增加學生的參與率,帶動課堂氣氛,提高效率。B.學習第二次對話1.這時鐵罐的態度又如何呢?2.輕蔑是什么意思?指名說一說。你能不能用眼神或面部表情表演一下?3.請同學們帶著輕蔑的語氣讀一讀好嗎?學生用輕蔑的神態練讀。4.陶罐真的像鐵罐說的那樣懦弱嗎?5.你們從哪看出來陶罐不懦弱?6.如果你是陶罐,你會怎樣爭辯呢?(指名讀)評價7.過渡:再說陶罐還會說些什么呢?過渡:接下來鐵罐的語氣又發生什么變化?C:學習第三次對話1.抓住惱怒來讀 鐵罐的話,練習讀一讀吧!2.想想鐵罐為什么惱怒?師引導:此時鐵罐會做些什么動作?3.教師通過指導學生朗讀對話,理解和體會鐵罐惱怒的神態4.陶罐又說了什么? 進行品讀,相機指導“和睦相處”一詞5.通過填詞方式體會陶罐溫和的語氣。D學習第四次對話1.課件出示“和你在一起碰成碎片。”2.指名讀。(評價)教師引導學生讀出狂妄自大的語氣。3.通過填詞方式揣測鐵罐的心理憤憤之情。4.你感受到鐵罐是怎樣一次次的奚落陶罐了嗎?5.鐵罐就是用這些尖刻的話語來諷刺陶罐的短處,使陶罐難堪,這就是“奚落”的意思。我們已經掌握了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了。師生合作一起讀所有對話。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力求讓學生在充分研讀的基礎上,自主感悟,自覺內化,真正懂得文本所承載的價值內涵,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人格熏陶。 四、學習課文10-17段。時間在流逝,世界上發生了請同學們默讀10-17段,想一想這兩只罐子最后的結局怎樣?五、拓展延伸,揭示道理此時此刻,我想大家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話想說, 你想說什么?看看驕傲的鐵罐和善良陶罐還有自己,你想說些什么呢?(出示課件) 【設計意圖】在學生交流感受時,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談,尊重學生的不同感受,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這一環節既有利于學生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同時又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適時用評價語或者手勢培養和激勵學生的發言好習慣。 六、作業:仿寫【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書面仿寫能力,提高表達能力,養成及時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習慣。板書設計6 、 陶罐 和 鐵罐謙虛 傲慢易碎 堅固文物 無蹤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