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10《紙的發明》教案(安徽部級優課).docx
10、紙的發明【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學會本課生字,掌握多音字。2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3能說出紙的發明經過。4知道紙是怎么發明的,弄清為什么只有蔡倫發明的紙能夠傳承下來的原因。過程與方法1通讀課文,借助工具書預習字詞,理解詞語意思。2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紙的發明的過程。3引導學生感受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祖先的聰明才智和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清紙的發明過程。【教學難點】從紙的發明過程中,感受中華民族祖先的聰明才智和身為一個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二課時】一、談話復習舊知,導入新課同學們,紙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學習,生活都離不開紙,上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紙的世界,(課件一:紙的圖片)了解了紙的相關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將踏進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去探尋紙的發明的奧秘。1、帶音節讀詞語(課件二 詞語)2、開火車讀去掉音節的詞語。(強調多音字的讀法)3、多音字習題鞏固累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一課主要說了什么,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課件三)為什么說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呢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相關語句。2、課件出示這句話2、請你用最關鍵的詞語來概括, 3、學生反饋(指導學生上黑板板書:價格便宜,原料易得 )4、欣賞視頻(造紙過程)過渡:那課文中是怎樣描述造紙的過程的呢?5、請你用“-”畫出相關的語句,然后小聲讀一讀。6、作者用什么樣的方式將過程講清楚呢(對了,用了連續的動詞)。7、課件出示這段文字片(指名讀)請同學在大屏幕上圈動詞8、指導朗讀【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蔡倫造紙的過程】9、以洗碗為例,四人小組合作討論一下洗碗的過程, 10、代表反饋,集體評議【設計意圖:把過程說清楚,是中年級學段習作的基本要求,如何才能達到這個目的,語文課標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同時有積極結合語文園地中的詞句段,運用板塊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在實踐中讓學生嘗試運用,并用上連續動作來寫句子 】 教師總結:看來,如果我們要運用連續的動詞就能把某件活動的過程說的清楚,讓人聽得明白了。11、選擇自己熟悉的某項活動寫一寫【設計意圖:圍繞著一個意思,構段是三年級的重點,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也著重落實這一語文要素。相對來說,本單元的一個意思比較隱秘,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多分析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于找不到明確寫出一段話的意思的句子,引導學生嘗試說段落意思,為以后概括段意及主要內容打好基礎,埋下伏筆 ,然后指導學生運用恰當的動詞將一個活動過程寫清楚,突破重點,也可以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思考和樂于表達的熱情】 12、指名讀自己的作品并請同學評價。過渡:同學們,剛才我們仿照文中的這段話學會了運用恰當的,連續的動詞就能將一個活動的過程描寫清楚,那么之前的紙回事怎樣的呢?有哪些書寫材質?又有哪些不便呢?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寫了這些內容?四、學習課文2-3自然段1、小聲的讀讀2-3自然段,課件出示自讀要求:圈出古代書寫材質的名稱用 “”畫出古代書寫材質的不便。2、反饋(師隨機出示古代書寫材質圖片)3、學生反饋隨機理解“學富五車”,你還知道哪些表示學問高的詞語。隨機理解“學富五車”板書不足之處3、學生反饋古代書寫材質的不足。知道學生隨機板書:笨重 不便 貴4、將無序擺放的圖片請學生按照年代順序拖動。5、請學生根據板書內容復述古代書寫材質的變化明確:將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或者青銅器上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將文字寫在帛上麻紙的出現蔡倫改進造紙術【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古代有書寫材質以及不便之處。懂得紙的發明師經過一代代前人的基礎上蔡倫改進而來的】五、明確傳承的原因,感受造紙術發明的意義和影響師:現在你能不能說說為什么蔡倫改進的造紙術能傳承下來呢?1、同桌互相練說2、根據黑板的板書指名說。3、集體明確蔡倫紙傳承的原因。(感受中華民族祖先的智慧。)4、造紙術還傳到了哪里?課件出示地圖。明確產生的影響。【設計意圖:讓學生懂得蔡倫發明的紙能夠傳承下來得原因】七、拓展延伸1、你還知道其他三大發明嗎? 課件出示其他三大發明2、感受身邊的傳統文化,課件出示一幅幅傳統文化圖片3、課件出示習近平一句話總結:中華民族不斷書寫著對幸福的追求,展示對民族富強的探尋,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有責任傳承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和民族精神,只有在偉大中華民族精神的熏陶下,我們才能實現我的民族夢。實現我們的中國夢。【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懂得自己肩負著弘揚和發展的歷史使命。】板書設計:10、紙的發明貢獻古代書寫材質 麻紙 紙 (笨重 不便 貴) 粗糙 價格便宜傳承 原料易得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