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10《紙的發明》教案(山東省級優課).doc
10紙的發明教學目標:1.認識“創、攜、蔡、倫”等10個生字,重點認識“攜、蔡、”。會寫“錄、冊、歐、社”等13個字,注意指導“錄、存、阿、歐”的筆順,尤其是“社”字左邊是“礻”不是“衤”。能正確讀寫“ 創造、閱讀、攜帶、蠶繭、蔡倫、均勻、傳承”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3.結合相關語句,說說為什么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了?4.學習蔡倫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結合相關語句,說說為什么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了?教學難點:學習蔡倫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教學準備:課件、搜集造紙術相關資料教學時數:1課時教學過程:一、謎語導入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帶來一則謎語,我們一起來猜一猜看看是什么。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1.初讀,處理生字。2.檢查生字和詞語術、創、錄、冊、保、存、約、驗、阿、伯、歐、洲、社。(字)創造、閱讀、攜帶、蠶繭、蔡倫、均勻、傳承(詞語)多種形式檢查,單個讀,齊讀,男、女生等。3、電腦屏幕出示 “術、創、錄、冊、保、存、約、驗、阿、伯、歐、洲、社”。 創造、閱讀、攜帶、蠶繭、蔡倫、均勻、傳承。檢查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注意指導“歐、社”的筆順,尤其是“社”字左邊是“礻”不是“衤”。2、 瀏覽課文 初步感知請同學們按照朗讀要求讀課文:1、讀準字音,注意多音字的讀音。 2、了解文章結構,理清寫作順序。 【設計意圖:重視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養學生概括的表達能力。】三、品讀課文 深入探究 1.默讀課文,課件展示文章重點語句,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為課后練習填空做鋪墊)【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默讀。而在默讀中邊讀邊畫,可以促進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思考的好習慣?!?.自由討論后,發言人匯報。【設計意圖:學生自由討論,研究重點知識,突破重點,這樣可以兼顧所有學生,也可以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思考和樂于表達的熱情。】 3蔡倫造紙術視頻展示【設計意圖:更形象直觀的讓學生了解蔡倫造紙術的發明和傳承】 3.再次讀第四自然段:把描寫蔡倫改進造紙方法的動詞畫出來,把造紙材料找出來。(剪碎、切斷、浸在、搗爛、鋪在、揭下等動詞)4.結合課文相關語句以及課件展示的“時間表軸”說說為什么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了?【設計意圖:一是贊揚蔡倫發明的造紙術對中國的巨大影響。二是學會了解一段話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四、總結全文:蔡倫發明的造紙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影響了全世界。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了解了造紙術的發明,造紙術是中國古達四大發明之一,我們要熱愛自己祖國的文化。 五、作業布置:聯系人們日常生活想一想,如果讓你造紙你會選擇什么材料?說說你的理由。 附:教學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