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制2.5《在品味情感中成長》教案(安徽部級優課).docx
在品味情感中成長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情感如何產生;分析負面情感體驗對我們的影響;理解生活中不斷創造、傳遞美好情感體驗。過程與方法: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學生參與討論、分析,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探究合作解決問題,從而正確認識我們在情感中的成長,對正負情感體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培養、傳遞正面情感體驗,把握好負面情感體驗對生活的影響。保持身心愉悅,逐步豐富我們對生活、對人生的美好情感。教學重點:了解情感產生及負面情感體驗對我們的影響;生活中傳遞正面情感體驗。教學難點:負面情感體驗對我們的影響。教學過程:一、 情境導入播放視頻時間都去哪了教師問:這段視頻看完后,你有何感觸?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時間雖已過去,但那一張張飽含深情的照片,卻印跡著父女倆永遠無法消逝的美好情感。二、 新課講授回憶美好情感教師:你手中的這些物品,為什么會給你帶來美好情感的回憶?請你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成長故事。學生分享,教師小結:在生活中,那些給予我們溫暖愉快的人和事物,讓我們身心愉悅,逐漸豐富對生活,對人生的美好情感,不斷促進我們的健康成長。追尋美好情感情境一:洋洋喜歡看偵探小說,尤其對福爾摩斯探案集愛不釋手,常常一看就是一整夜。這學期他訂閱了故事會,對每期雜志最后連載的懸疑偵探推理小說總反復閱讀,并根據故事情節尋找“蛛絲馬跡”,準確“破案”。他覺得自己在讀偵探小說的過程中獲得了快樂。教師:以上情境故事中的人物,是通過什么方式獲得美好情感體驗的?學生回答,教師小結:通過閱讀有益于身心健康發展的書籍,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提高我們的知識水平,從而尋求到美好的情感體驗,促進我們的成長。教師:分享你閱讀書籍獲得美好情感體驗的經歷。情境二:2016年3月15日,淮南洞山中學小記者站組織10余名小記者走上街頭開展義賣報紙活動,并把賣報所得的錢全部捐給了敬老院和兒童福利院。下午一放學,10余名小記者胸掛小記者證,頭戴小記者帽,身穿小記者馬甲,拿著報紙走上班街頭熱心地向群眾叫賣。事后,小記者們紛紛表示,要用自己辛辛苦苦義賣來的錢都捐給慈善事業。 此次義賣活動,小記者們不僅體驗了生活的來之不易,也懂得了做人要有一顆愛心,去奉獻社會。教師:以上情境故事中的人物,是通過什么方式獲得美好情感體驗的?學生回答,教師小結:通過與人交往和參加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在社會的大廈里,尋求到美好情感體驗,從而不斷豐富我們的社會閱歷,促進我們的健康成長。教師:以上情境告訴我們,在通過閱讀、與人交往和參加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中,自然形成和獲得美好情感,從而不斷增強我們健康成長的力量。情境體驗:作為一名初一新生,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來到了淮南洞山中學。 剛來到一個新的班集體,大家都非常高興,你一言我一語,都在交流自己在小學時的學習情況。不乏也有很多同學把小學畢業時的考試成績,當成了一個重要的交流話題。“哇!你考了190分真了不起!你也考到了192分,太厲害了”在我的耳邊不斷充斥著一個又一個這樣的聲音。就在此時,突然有一個同學問到我考了多少分。我吱吱嗚嗚的說了聲:“165分。”還沒等我說完,在同學們中發出了一陣陣刺耳地嘲笑。“就考了那么一點分數,將來肯定在我們班級墊底,肯定拉我們班級的平均分”教師:假如你就是哪個考得不理想的學生,聽到同學的評價你會怎么想?你得這種想法會給你帶來哪些影響?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學會承受一些負面情感,善于將負面情感轉變為成長的助力,從而促進我們的成長。傳遞美好情感播放視頻我們背你去上學教師: 賴業全有一個夢想,他說“以后有能力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你怎么理解這句話?學生回答教師,小結:我們的社會需要每個人相互關愛,相互理解和幫助,需要用我們的熱情和實際行動傳遞情感的正能量, 從而為我們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美好和諧的大家庭。教師:分享你傳遞情感正能量的故事經歷。教師總結:我們要學會關心他人與關愛社會,用我們自己的熱情和行動來影響社會環境,傳遞美好情感,傳遞生命的正能量,從而促進自己、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與進步。三、 課堂小結“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同學們,只要我們用自己的是雙手傳遞美好的情感,用我們的熱情譜寫社會的大愛,我們一定能夠撐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四、板書設計:美好的人和事閱讀書籍、參加有意義的社會活動 獲得美好情感 促進個人、國家和轉化負面情 傳遞民族的發展進步。社會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