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物理10.1《科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教案(徐老師重慶省級優課).doc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知道什么叫做杠桿的平衡,知道杠桿的平衡條件,會利用平衡條件研究一些簡單的問題。2、過程與方法: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領會從具體到抽象的方法,進一步了解進行科學探究的一些基本環節。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基本的物理原理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重點難點:經歷科學探究過程,歸納杠桿平衡條件。教學用具:多媒體計算機、投影儀、教學課件;天平、支架、杠桿、鉤碼等;教學方法:觀察法、討論法、歸納法、實驗探究法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說明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回顧杠桿的五要素學生在導學案上將兩幅圖的五要素補充完整回顧知識,為本節課做知識準備通過牛頓第一定律引出平衡狀態,讓學生思考杠桿的平衡狀態的情況思考、回答通過讓學生體驗蹺蹺板,初步得出影響杠桿平衡的因素,杠桿平衡條件應該滿足什么條件。設計實驗探究杠桿平衡條件1. 選擇杠桿2. 選擇杠桿平衡狀態根據講解杠桿平衡狀態時,讓學生討論選擇實驗應該選擇何種平衡狀態,如果發現杠桿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學生實驗操作如何將其調至水平靜止3.測量力和距離,杠桿左右兩端掛上鉤碼讓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直接在杠桿上讀出到支點O的距離4.多次實驗的方法學生討論選擇杠桿平衡狀態,動手操作如何將杠桿調至水平靜止。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學生實驗】:學生實驗,將實驗數據寫在表格中分工合作將數據進行記錄2、【數據的處理】: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加減乘除的運算,得出初步結論:F1S1=F2S2對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歸納(各小組匯報)3、【分析與論證】:距離是O點到里的作用點的距離還是O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4、【實驗探究】:通過實驗的視頻驗證出距離是O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5、【思考與討論】為什么要求杠桿在水平位置靜止呢?學生討論結論: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課堂小結提出問題本節課我們用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了解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的注意事項,最終取得實驗的大成功,探究出來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當堂檢測1.兩個力作用在杠桿兩端使杠桿平衡,則( )A.這兩個力的大小必須相等B.這兩個力的力臂長必須相等C.力臂較長的那個力比較大D.力臂較長的那個力比較小2.有兩位同學到公園玩蹺蹺板,假如男同學重500N,坐在離轉軸1.6m的地方,女同學重400N,問:女同學應該坐在哪里才能使蹺蹺板平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