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物理7.3《力的平衡》教案(杜老師廣西省級優(yōu)課).doc
第七章 第三節(jié) 力的平衡一、設計思路通過學生易接受的趣味事例調動學生積極性,通過已知的二力平衡條件,猜想三力平衡條件。然后通過實驗,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研究,培養(yǎng)學生操作實驗的能力,使學生在“親手操作、親身實踐”中體會科學的探究過程;通過分析、歸納,從而總結出了平衡條件,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研究問題的能力。最后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認識問題的能力,提高了科學素養(yǎng)。二、教學內容分析內容與地位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共同必修模塊“物理1”中的第二個二級主題“相互作用與運動規(guī)律”中與本節(jié)內容有關的條目是:“通過實驗,理解力的合成與分解,知道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區(qū)分矢量與標量,用力的合成與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北竟?jié)要求學生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通過實驗,知道共點力平衡的條件;會應用力的平衡條件分析解決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培養(yǎng)學生主動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生產(chǎn)實踐的意識。三、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 通過大量事例認識平衡狀態(tài)和平衡力2、通過對平衡力進行受力分析,用示意圖表示平衡力3、通過實驗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4、二力平衡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應用。(2) 過程與方法1、學生積極參與舉出平衡的事例2、讓學生積極進行受力分析(示意圖)3、讓學生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并得出結論(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從生活事例中體會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2、從力的示意圖中體會力的平衡3、經(jīng)歷實驗探究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探究問題的一般方法。四、教學重點通過理論和實驗推導出三個力的平衡條件,知道多個力平衡的條件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五、教學難點應用平衡條件處理實際問題6、 教學器材自制多媒體課件、鐵架臺、紙板鉤碼等七、教法方法邏輯猜想、實驗探究式、講授式八、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課題引入復習牛頓第一定律: 請說出牛頓第一定律內容 :什么是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物體在什么條件下才能處于平衡狀態(tài)呢?本節(ji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問題。一切在物體不受力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通過牛頓第一定律內容引出不受力不存在,接著探究受力情況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新課教學(平衡條件)一、力的平衡復習提問:(1)對圖中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圖片展示)物體在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衡,這樣的狀態(tài)就叫這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問題:如何區(qū)別平衡狀態(tài)與非平衡狀態(tài)請學生舉例:哪些物體屬于在共點力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同學們剛才舉的例子中,有的物體在兩個力作用下處于平衡,有的物體在三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那么,在共點力作用下的物體在什么條件下才能處于平衡狀態(tài)呢?a.實驗探究圖片展示受力平衡靜止勻速直線運動問題過渡:那二力平衡要滿足什么條件呢?二、二力平衡條件設計實驗方案:下面我們就從二力平衡入手,設計一個實驗探索一下三力平衡的條件是什么?實驗方法:改變物體受到的兩個力的三要素,當物體處于靜止時,二力平衡。學生討論并選代表進行試驗(提醒學生在實驗時應注意吸取上一節(jié)實驗的經(jīng)驗教訓,取適器材,盡量減小實驗的誤差。)交流實驗結果:請同學說明得到的結果:從大家的匯報交流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歸納總結兩個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簡記:同體、等大、反向、共線。三、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畫力的示意圖記筆記: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學生討論交流舉例回憶二力平衡:若物體受到兩個共點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這兩個力等值反向,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為零。 猜想:兩個力應該在同一物體上兩個力的大小可能要相等兩個力的方向可能要相反兩個力可能要在一條直線上分組實驗探究實驗一如圖,在兩邊的繩套上掛不等重的鉤碼。放開紙片,紙片 。實驗二:裝置仍如上圖,但在兩邊的繩套上掛等重的鉤碼。放開紙片后,紙片將 。結論:兩個力的大小相等實驗三:裝置仍如上圖,把兩邊的繩套上的鉤碼掛在同側,放開紙片后,紙片將 。結論:兩個力的方向相反實驗四:如圖,在兩邊的繩套上掛等重的鉤碼。并將紙片扭轉一個角度,使拉紙片的細繩相互平行,但不在同一直線上。放開塑料板,紙片將 實驗五:如圖,在兩邊的繩套上掛等重的鉤碼,將紙片稍向下移動,使兩個拉力的方向成一定角度。放開紙片,紙片將 :結論:兩個力的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實驗六:裝置仍如上圖,用剪刀剪開紙片,紙將 。結論:兩個力的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筆記: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復習鞏固,為平衡條件的獲得做鋪墊帶著概念尋找生活中的平衡,增強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的意識初高中銜接啟發(fā)探究讓學生獲得平衡條件分組設計,合作討論:體驗探究的過程,為科學歸納作準備由于這一實驗與力的合成探究實驗大體相同,所以在實驗操作上沒有花太多時間,而把精力重點放在讓學生自覺運用已學知識設計探究實驗上。新課教學(實踐拓展)引導學生分析問題鞏固練習:1、下列情況,兩力平衡了嗎?為什么?圖略2(2015年貴港)物理書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屬于平衡力的是( )。A物理書所受的重力與物理書對桌面的壓力B物理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物理書的支持力C物理所受的重力與地面對桌子的支持力D物理書所受的重力與桌面對物理書的支持力(2010貴港)(6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采用了圖11所示的裝置。(1) 在實驗過程中,要求長木板水平放置,且表面是 (選填“光滑”或“粗糙”)的。(2)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增減兩端鉤碼的數(shù)目,當兩端鉤碼數(shù)相等時,小車將處于 狀態(tài)。(3)保持兩端鉤碼數(shù)相等,把小車 一個角度,放手后發(fā)現(xiàn),小車將發(fā)生轉動。(4)進一步的實驗表明:同時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 ,方向 ,并且 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聯(lián)想生活中相關實例,加深對平衡狀態(tài)的理解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抽象簡單模型,體會物理學來源于實踐、貼近于生活的學科特色用練習加強對平衡條件的理解,同時也為下一節(jié)課做鋪墊板書設計【反思】本節(jié)課旨在通過學生親手操作、親身實踐來體會科學的探究過程。教學中盡量多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使學生有較多的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課堂中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并通過圖片,巧妙地將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進行了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