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物理3.3《超聲與次聲》教案(牛老師安徽省級優課).docx
超聲與次聲課題超聲與次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來源:學科網ZXXK來源:學科網知識與技能來源:學科網ZXXK來源:學_科_網Z_X_X_K1知道人耳聽到的頻率范圍;2知道超聲的特點及超聲技術在生產、生活、科技和國防等方面的應用;3知道次聲的一般特點和危害性。過程與方法1通過學習人與動物不同的聽覺頻率范圍,初步了解人與動物聽覺的不同2通過學生對超聲信息的搜集,體會如何運用物理知識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服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自然和科學技術的興趣,熱愛科學,勇于探究的科學精神。重點超聲和次聲的概念,超聲的應用。難點次聲的危害及培養和提高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教材分析超聲波與次聲波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自然界和動物界中也大量的存在著超聲波和次聲波現象。本節知識重視在日常生活、生產技術的例子,注意通過例子為學生提供感性認識,如蝙蝠撲食蚊蟲,動物中的狗的聽覺等。教材還注意將要學習的物理知識應用于科學技術和生產之中,以加強物理知識“從生活走向物理,再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學理念。如向學生介紹“用超聲探測魚群”,“超聲觀察胎兒”,“超聲金屬探測儀”等。教師和學生通過對超聲和次聲的資料收集、討論,力求達到這樣一個目的:物理有用、有趣。學情分析1.學生已經學習了聲音的一些基本知識。2.對聲現象,學生有豐富的感性認識,但有些是錯誤的認知且缺乏系統的認識。3.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和一定的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但不是很強。教學準備課件、多媒體設備、音像資料、圖片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新課導入問題導入:為什么你憑聽覺能發覺飛行中的蒼蠅,卻不能憑聽覺發覺飛行中的蝴蝶?引入課題-超聲與次聲思考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排除響度小這一原因的干擾,從而確定是頻率的因素。新課教學一超聲波與次聲波1.復習:前面我們學習了聲音的三個特性,它們分別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提出問題:是不是所有頻率的聲音人耳都能聽見呢?2. 活動:音頻發生器發出從1-24000的聲音,測試學生的聽覺頻率范圍。給出人耳能聽到的頻率范圍為:20-20000HZ,從而得到概念(1)超聲波 :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2)次聲波 :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3.回顧課前導入問題:為什么你憑聽覺能發覺飛行中的蒼蠅,卻不能憑聽覺發覺飛行中的蝴蝶?4.指導閱讀教材P45信息窗,了解能聽到超聲或次聲的動物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還與距離聲源的距離遠近和分散程度有關;音調的高低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音色與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仔細聽聲音,記下自己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得到頻率過高或過低的聲音人耳聽不到在活動基礎上了解超聲與次聲的概念蒼蠅飛行時的每秒振翅次數在聽覺范圍內,而蝴蝶的每秒振翅次數小于最低限20次,所以能發覺蒼蠅的飛行而不能發覺蝴蝶的飛行從圖片中了解能聽到超聲或發出超聲的動物以及能發出或聽到次聲的動物二超聲的特點與應用介紹超聲的特點:由于它的頻率高,因此具有以下特點:(a)方向性好,幾乎沿直線傳播;(b)穿透能力強;(c)“破碎”能力強由于超聲具有這些特點,所以應用非常多(1) 超聲雷達(“聲吶”)(2) B超, 金屬探傷儀(3) 超聲空氣加濕器、超聲波霧化器、超聲波清洗機(播放清洗眼鏡視頻)提問:你還知道哪些超聲波應用的實例呢?總結評價補充:超聲既能傳遞信息,又能傳遞能量對于超聲的應用,要求學生知道給出應用實例了解超聲的特點并思考這些特點會讓超聲具有哪些應用理解超聲回聲定位原理了解超聲在各個行業的應用加深對超聲具有清洗功能的認識補充自己所知道的超聲應用的實例與其他同學共同交流三次聲的特點與危害1.圖片展示火山爆發、地震、風暴、核爆炸、導彈發射等。這些都能產生次聲。2.介紹次聲特點:頻率低,傳播遠能量很高的次聲具有極大破壞力3.介紹次聲的危害,并舉出1948年初,荷蘭貨船在通過馬六甲海峽時船員遇害實例4.播放視頻:陳弈迅利用共振知識發出聲音把杯子振碎提出問題:為什么次聲對人體的危害大?超聲也會對人體有類似的傷害嗎?5.應用:預報災害和核武器發射,發生前會輻射次聲源;(2)軍事:作為武器。總結評價補充了解次聲產生的來源了解次聲的特點并知道次聲具有危害了解次聲對人體具有危害并思考原因因視頻激發興趣,理解共振知識學生回答問題,學習用共振知識來理解次聲對人體的危害。知道次聲雖然對人體有危害,但也有應用課堂小結學生相互交流本節課學習到的內容,教師補充后引導學生完成課堂達標檢測練習 ,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作業布置1.查閱資料進一步了解超聲波的應用及共振現象;2.完成課后練習第1.2.3題。板書設計一超聲波1. 概念: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特點:(1)方向性好,幾乎沿直線傳播-聲吶(2)穿透能力強-B超, 金屬探傷儀(3)“破碎”能力強-體外碎石二次聲波1.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2.來源3.危害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