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物理2.3《快與慢》教案(耿老師安徽省級優課).doc
- 資源ID:36474 資源大小:39.00KB 全文頁數: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25金幣 【人民幣2.5元】
下載資源需要25金幣
【人民幣2.5元】
| |
溫馨提示: |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
支付方式: |
![]() ![]() |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2.3《快與慢》教案(耿老師安徽省級優課).doc
第二章第三節 快與慢教學設計一、起點能力(學情分析)本節課與生活現象結合較為緊密,學生在學習之前已經對生活中的運動現象有了直觀的感受,并且對路程、時間以及相關的測量已經了解。學生雖然在小學階段已接觸速度公式,并已能利用速度公式進行一些簡單計算。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對速度公式應用的重點在于數學演算,對速度的物理意義、單位等還不大理解。二、課時知識點梳理聯結陳述性知識聯結程序性知識運算陳述性知識運算程序性知識1、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2、速度的單位1、速度的概念和公式2、速度的單位換算1、速度公式的應用三、使能目標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4、 終點目標了解比較快慢的方法,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五、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方法與意圖創境設疑故事引入:新龜兔賽跑學生觀看引入課題探究釋疑1“龜、兔賽跑”,它們做機械運動的情況有沒有什么區別呢?運動有快有慢怎樣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呢?2我們都知道人在走路時慢,奔跑時快,而汽車行駛更快,說明物體的運動有個快慢問題。在實際生活中就存在一個如何比較快慢的問題,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和研究這個問題。3教師提問:步行的人、騎自行車的人、汽車都在筆直的馬路上運動,它們的運動有什么不同?(運動的快慢不同)討論:火車30分鐘行駛了20千米,汽車5分鐘行駛了3千米。火車和汽車哪個運動得快?(讓學生通過計算回答。)(二)新課教學及師生互動一、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舉例:奧運會的游泳比賽正在進行,誰能獲得冠軍,觀眾正在試目以待。提問:如果你們是觀眾,用眼睛看,誰運動得快?點撥:跑在前面的人運動得快。提問:作為裁判員,你認為誰運動得快?點撥:最早到達終點的人運動得快。小結:觀眾和裁判員判斷誰快誰慢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觀眾看誰跑在前面是用“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裁判員看誰先到達終點是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2速度物理學中比較運動快慢則采用觀眾的方法并引進“速度”這個物理量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下面我們來認識速度。舉例:小汽車運動100 m用了2 s,每秒鐘通過的路程是50 m,而飛機運動900 m用了3 s,每秒鐘通過的路程是300 m。提問:小汽車和飛機哪一個運動得快?為什么?點撥:飛機快,在相同時間里飛機通過的路程比汽車大。小結:這一秒鐘可叫單位時間,在這樣的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長,運動越快。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1)速度的定義物體在單位時問內通過的路程叫做速度。根據速度的定義可得出速度的計算公式,速度等于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時間,用v表示速度,則速度公式為v=s/t(2)速度的單位點撥:速度的單位是由長度和時間單位復合而成的國際單位:米秒,讀作“米每秒”,可用符號“ms”或“ms1”表示。常用單位:千米時,讀作“千米每時”,用符號“kmh”或“kmh1”表示。提問:米每秒和千米每時之間有什么關系呢?3測量速度的方法點撥: (1)通過測量物體運動所經過路程的長度、時間,然后用 計算物體的速度(2)利用超聲波測速儀可以直接測量速度(3)通過儀表盤直接查看二、勻速直線運動1閱讀課本:計算小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速度通過計算小汽車的速度,知道小汽車在這三段路程中的速度是不變的。2定義: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特點:運動沿直線進行,速度恒定不變注意:勻速直線運動是理想的情況,自然界中嚴格地作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是不常見的。三、變速直線運動1閱讀課本:計算天鵝在空中沿直線飛翔的速度通過計算可知,天鵝在飛行中速度越來越快,在各段中,它的運動速度是變化的。2定義:速度變化的直線運動稱為變速直線運動。特點:運動沿直線進行,速度大小變化。3平均速度說明:物體在運動中,運動快慢在發生變化,我們可以用平均速度來大致表示物體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拓展:下面是人和一些物體運動的大致平均速度人步行:1.2 ms 自行車:5 ms 火車:28 ms客機:250 ms 子彈:900 ms 光:3108ms觀察視頻思考、分析、聯想、交流。思考、分析、比較、聯想、交流,找出這些事例特征,并對它們進行分類。學生交流并回答。學生觀看視頻,結合實際情景思考討論。小組代表發言學生思考并回答學生小組合作 進行運算討論小組代表發言學生總結學生閱讀小組討論、代表發言學生思考并回答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出比較快慢的兩種方法從生活現象出發,通過學生感受和體驗,學生在交流互動中建立起描述快慢的意義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完成思考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在合作中充分地運用生活現象解釋,逐步獲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的信心,在合作中給予學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機會。辨析應用【例l】一輛公共汽車以45 km/h的速度勻速直線前進,由第一站牌到第二站牌時用了4min。問兩站相距多少米?已知:V = 45km/h = 12.5m/s t = 4min = 240s求:S解:由可得S = vt = 12.5m/s * 240s = 3000m答:兩車站相距3000m。【例2】一列火車長250 m,它以108 kmh的速度通過長245 km的大橋,問火車全部通過大橋所需的時間是多少?已知:v108 kmh=30 ms,s=2450m+250m=2700m求:t解:t=s/v=90s答:火車全部通過大橋所需的時間是90 s。學生思考并交流學生回答通過練習鞏固學生速度公式的應用。遷移拓展板書:第三節 快與慢1、 速度:定義公式單位2、 速度的計算:使用方法格式注意3、 勻速直線和變速直線:概念平均速度作業:課后練習:1、2、3、4題教學反思
- 注意事項
-
本文(滬科版八年級物理2.3《快與慢》教案(耿老師安徽省級優課).doc)為本站會員(實驗中學朱老師)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