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18《小猴子下山》教案(吳老師浙江省級優課).doc
部編本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課文第18課小猴子下山 第1課時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話。課文講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的經歷和結果,說明一個道理:目標不明確,做事不專心,是不會有收獲的。課文語言通俗淺顯,故事情節單純明白。易于被少兒讀懂。本文語句學習主要是注意體會不同的詞表示不同的動作,教學時可借助課文插圖動作表演來理解,會用“掰、扛、扔、摘、捧、抱”等動詞說話。本文構段有特色,第1、2、3、4自然段都是按“小猴子來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樣,做什么”這樣的語言形式來構段的,可以利用這個形式讀懂故事內容;本文插圖生動形象,圖文一一對應,教學時把故事像連環畫一樣學習,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認識“猴”字,能正確認讀后面帶“子”的輕聲詞語,認識并能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掰、扛、扔、摘、捧、抱”這些詞語。會寫“非、常”兩個字。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線。以此為線索會用“先( )再( )接著( )最后( )”的形式說說小猴子下山路線。3情感目標:借助插圖,圖文對照,讀懂故事內容,并仿照“小猴子下山走到(哪里),看見(什么),就(怎么做)”這個句式來帶著表情、動作、語氣學文講故事。三、教學難重點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小猴子的掰、扛、扔、摘、捧、抱這些詞,并能選幾個詞各說一句話。四、課前準備1.制作多媒體課件 2.圓形的彩色生字卡片 3.小猴、玉米、桃子、西瓜、兔子的貼圖 五、教學過程(一)故事激趣 ,導入課題1. 故事激趣導出小猴子。貼圖(小猴子),板畫(山)。2. 指導學生認識“猴”。3板書課題:小猴子下山4. 指導讀好課題(二)整體感知,明確路線1自由地讀全文。師:小猴子下山來,它先后走過了哪些地方?(板畫:路線)請同學們邊讀別找小猴子走過的地方。2出示圖片說說路線。師:同學們讀得可真投入啊!現讀完故事了,那你能根據圖片的先后順序看看小猴子下山的路線圖對嗎?3 練說路線:小猴子下山,先來到了(),再走到(),接著走過(),最后看見了小兔子追到了()。(三)以“小猴子所見” 為線索,積累并讀好詞語1找出課文中“玉米、桃子、西瓜、兔子”的詞語師:看,故事中的小猴子出來了,發現了嗎?它的表情?指名說。師:你知道它為什么那么高興嗎?指名說。師:是啊,它下山來看到都是些好東西啊!小猴子看到了那些好東西了呢?指名說:小猴子看到了( )非常高興。隨學生說出故事中的“玉米、桃子、西瓜、兔子”把圖片貼到黑板上。再出示詞語:玉米、桃子、西瓜、兔子2 指導讀好“玉米、桃子、西瓜、兔子”的詞語師:小猴子下山,碰到這么好吃好玩的東西,難怪它會那么高興啊!能帶著小猴子那樣高興的心情讀好這些詞語嗎?指導讀詞。(四) 以“小猴子所做”為線索,積累并體會動詞師:同學們帶著表情地讀,讀得真好。小猴子看見玉米、 桃子、西瓜 、兔子,非常高興,就干什么了呢?下面就請同學讀讀詞語。1出示詞語學生自由地讀,再指名帶讀2去拼音開火車讀3發現這些詞有什么特點?(與“手”有關)解釋“掰”字源4結合圖做動作讀詞5游戲“我說你做”,區別“捧”和“抱”的不同6出示有關提手旁的字讀一讀(五)以“小猴子來到什么地方,看見什么做了什么。”為句式學文講故事師:剛才我們帶著表情和動作把詞語讀得棒棒的,下面我們也帶著第一秘訣表情,第二秘訣動作,第三秘訣語氣來先自己試著講講課文的1到3自然段。1學習第一自然段,認讀并理解:掰 、扛。師:同學們準備好了嗎?下面我們就帶著表情、動作、語氣來學講故事。看課文哪自然段是講這幅圖的?出示第一自然段:這段話共有幾句話?(2句話)分別請同學讀,第一句話寫什么?指名讀:他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小猴子為什么高興?生回答再指導讀“又大又多”師:小猴子看到玉米又大又多會干什么呢?指名說師:(出示卡片“掰”)你來帶大家讀讀這個生字吧!指名讀師:那我們能看著這個字來做動作嗎?出示“掰”字源理解掰的意思。指名說師:是呀,用兩只手把一樣東西分開就是掰!來,咱們一邊做動作一邊再讀讀這個字。學生齊讀師:出示圖看看小猴子是怎樣掰玉米的?學生結合圖邊做動作邊讀一讀“掰玉米”學習“扛”師:(出示卡片“扛”)這個字請你來讀!你也來讀讀!(快速讀字)師:誰也來做做這個動作?(貼“扛”)生:做動作師:(緊接著問)小猴子,為什么要扛著玉米往前走啊?(因為玉米很大很重)原來是這樣啊!師:孩子們,能得到這么大的玉米,小猴子此時的心情一定(生接說)很高興。那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心情再來讀讀這個句子吧!2學習第二自然段師:小猴子看見玉米,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又來到了什么地方呢?出示圖和段落。師:請你結合圖試著填一填?指名說(隨機出示)師:小朋友們,你們看,桃子長得怎樣呢?(又大又紅)指名讀,讓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師:小猴子看見桃子又大又紅怎么做了呢?先說摘摘可以說是摘桃子,注意里面是個古,我們把它貼到桃子旁邊。摘還可以說是摘什么?師:小猴子為什么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生說理由。師:是呀,小猴子看見它的最愛又大又紅心情是怎樣的?(非常高興)女生男生分別讀3學習第三自然段師:課文的第2自然段也是幾句話?(2句話)第一句寫小猴子來到什么地方,第二句寫它看到什么非常高興就干什么了。下面就按這樣請同學們結合圖同桌互相講一講。指名講,隨后讀(又大又圓)師:下猴子為什么要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呢?你瞧他那高興勁,來我們一起打開課文讀第三自然段。(六)結合板書,小結課文小結:小猴子下山先來到玉米地看見()非常高興,再來到桃樹下看見()非常高興,接著來到西瓜地看見()非常高興。六、引導觀察,指導書寫1看字析字非:一要注意什么?(左豎短右豎長)二要注意什么?(橫的長短不同,中間的橫最短而且寫在橫中線)三要注意筆順要正確(師生一起書空) 常:上中下結構,上寬下窄,禿寶蓋一定寫寬,中間口扁橫在橫中線,豎要寫在豎中線2 師范寫3 生練寫4 師生交流評價七、結合兒歌 ,鞏固生字課中操(結合兒歌鞏固生字)師:看,幾個動作躲進了一首兒歌里,它們想邀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念一念呢!出示兒歌和音樂:“小猴子,下山來,掰了玉米扛著走,摘了桃子捧著走,摘了西瓜抱著走,見了兔子追著跑,見了一樣扔一樣,只好空手把家回,只好空手把家回。”師:來,跟著老師一起來念一念吧!師生一起邊做拍手邊讀兒歌。師:咱們還可以邊做動作邊來念呢!(生:集體做動作念)八、總結課文,拓展延伸小猴子一路掰過了玉米,摘過桃子,還摘過西瓜,可小猴子為什么還是空手回家去?(出示課件)同學們我們下節課再討論學習。九、板書設計,圖文并茂18 小猴子下山山(簡筆畫)小猴子 玉米 桃子 西瓜 兔子 表情(貼圖) (貼圖) (貼圖) (貼圖) (貼圖) 動作又大又多 又大又紅 又大又圓 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