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九年級物理13.1《物體的內能》教案(韋老師廣西省級優課).doc
物體的內能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么叫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2.知道內能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3.知道內能的改變方式。(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演示實驗和體驗活動,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與人合作的意識。2通過分析具體實例,促使學生嘗試應用學到的科學知識去解釋具體的問題。(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了解人類認知內能過程的幾個片段,感受人類認知內能過程中從宏觀跨越到微觀的偉大,和人類認知過程中孜孜以求,鍥而不舍的精神。2通過學習,感受到用微觀理論去解釋宏觀現象的奇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樂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關科學技術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助于建立正確的科學觀。教學重點:1了解內能的概念,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的關系。2知道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舉出相關事例。教學難點:1用做功和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本質。2了解熱量的概念。教學過程導入:(1)演示實驗讓學生感受內能的作用。(2)向學生展示一幅有關人類對“熱”讓學生感受思考熱是一種能量嗎?新課:一、認識內能1、自主學習:認真閱讀課本P34-37,小組討論交流,得出有關“熱”的能量的差異,本質是分子運動情況不同,完成導學案上相關知識點的學習。( 1)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所以分子具有 能,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 分子動能也就越 。( 2)由于分子間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間還具有 能.( 3)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 .內能的單位也是焦耳,各種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4)因為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間有相互作用力,所以: 2、教師總結給出內能的定義: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內能的單位是焦耳(J)。3以問題的形式提示學生注意兩個問題。(1)機械能與整個物體的機械運動情況有關,內能與物體內部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情況有關,所以內能是不同于機械能的另一種形式的能。用圖片展示運動著的籃球具有 。當它靜止在地面上時機械能為0,球的內能 (選填會或不會)為0。想一想,冰山有內能嗎?(2)因為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所以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冰山也不例外。結論:一切物體,不論溫度高低都具有內能。4、實驗探究:(學生實驗)等質量的熱水和冷水的內能一樣大嗎?結論:物體的內能跟溫度有關。同一物體,在相同的狀態下,溫度越高,內能越大教師強調:(1)一切物體不管處于何種狀態、溫度高低都具有內能。(2)內能具有不可測量性,即不能準確知道一個物體的內能的具體數值。(3)影響內能大小的因素有: 、 、 、 針對訓練(1)、寫出內能和機械能的區別?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 B一定質量的物體,溫度越高,內能越小C物體的內能增加,溫度一定升高 D物體的速度增加,內能一定增加(3)、有關內能大小的說法正確的是( )A. 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內能增大 B. 0的冰內能為零。C.相同質量的0冰的內能比0水的內能D. 高溫物體一定比低溫物體內能大 (4)、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物體分子總是在做無規則運動,所以分子具有動能B. 當物體被舉高時,其分子勢能隨之增加C. 當物體運動速度增大時,其分子動能隨之增加 D. 0以下時,物體分子既不具有動能也不具有勢能(5)、將一根粗鐵絲放到火爐上烤,鐵絲吸收__ ______,溫度_______,內能__________.將一杯熱水放入涼水中,熱水溫度 ,內能 ;涼水溫度 ,內能 。二、物體內能的改變1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1)分組實驗并討論。想一想 做一做 你怎樣讓一段50cm的鐵絲溫度升高呢?請各組說出使物體溫度升高的方法,教師一一板書。讓學生對各組的方法進行評價,發出質疑。引導學生將方法歸類。(2)改變物體內能方法:做功做功:演示實驗A我們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物體燃燒的條件是溫度 ,達到著火點。 活塞迅速向下壓, 對 做功 ,使得 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向學生展示三幅有關的圖片結論:外界對物體做功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演示實驗B實驗B要讓學生看,還要做。教師要讓兩組同學來做這個實驗,詳細描述實驗看到的、體驗到的感受。現象:當瓶塞跳飛出時,是 對____ _ 做功,使得 的內能減少,溫度降低,氣體中水蒸氣遇冷 成小液滴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少,溫度降低。結論: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少,溫度降低。(3)改變物體內能方法:熱傳遞讓學生討論熱傳遞發生的條件。提出“熱量”的標準物理概念。注意:1、熱量是用來量度物體內能改變多少的物理量,物體沒有熱量,我們不能說物體含有熱量,也不能說這個物體含有的熱量多,哪個物體含有的熱量少。即不能說“物體具有或含有熱量”。2、熱量是過程量,就是說,熱量只存在于熱傳遞中,只能說吸收或放出熱量,不能說物體具有或含有熱量。針對訓練:(1)、生活中有哪些用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的例子?(2)、關于溫度、熱傳遞和熱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高的物體具有的熱量多 B熱量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到溫度低的物體C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D熱量總是從熱量多的物體傳遞到熱量少的物體課堂小結引導學生總結:1 一切物體都有內能;內能大小不僅和物體溫度有關,還和質量,物態、體積等因素有關;2 注意區分宏觀的機械運動和微觀的分子熱運動。3 改變內能的方式有兩種:熱傳遞和做功同步測試:1.物體的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_______與_______的總和.2.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_______的多少叫做熱量,熱量單位是_______;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物體吸收熱量,_______能增加.3.物體的內能是指( )A.物體中個別分子所具有的能B.物體做機械運動所具有的能C.物體內部大量分子做無規則運動所具有的能D.物體做機械運動和熱運動的能的總和4.甲物體的溫度比乙物體的溫度高,則( )A.甲的內能比乙大 B.甲物體中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比乙劇烈C.甲物體的機械能比乙物體的大 D.甲物體的分子動能的總和比乙大5.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熾熱的鐵水有內能 B.拋在空中的籃球具有內能C.物體的溫度升高時,內能增加 D.水結成冰后,就不再有內能6.下列現象中,利用做功使物體內能增加的是( )A.鐵塊放在爐火中燒紅了 B.燒開水時,壺蓋被水蒸氣頂起來C.木工用鋸鋸木條時,鋸條發燙 D.冬天,人們在太陽光下取暖7.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熱傳遞,當熱傳遞停止時( )A.兩個物體內能相等 B.兩個物體溫度相等C.兩個物體熱量相等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8如圖所示,小明同學向空氣壓縮引火儀的厚壁玻璃筒里,吹進清新空氣,放進一小撮干燥的棉花到底部,用力將活塞快速壓下(1)壓下活塞,厚壁玻璃筒里空氣的內能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內能的變化方式是_______(2)隨著空氣內能的變化,玻璃筒中棉花的內能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內能的變化方式是_______(3)實驗觀察到現象是______________ ,說明的問題是_________ 板書設計一什么是內能?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內能的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J。2一切物體,不論溫度高低,都具有內能。二、物體內能的改變1判斷一個物體內能發生了改變觀察其溫度變化。2熱傳遞:發生的條件存在溫度差;熱量: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3做功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減小,溫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