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6.3 彈力與彈簧測力計 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doc
課時作業(yè)(二十)彈力與彈簧測力計(30分鐘 4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1.(2012大田中考)如圖所示,圖中事例不存在彈力的是()2.關于彈簧測力計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彈簧測力計是常見的測力計B.彈簧測力計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C.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不均勻的D.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根據(jù)彈簧的長度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3.測量一個大約為8N的力時,應選用彈簧測力計的最恰當規(guī)格是()A.量程為10N,分度值為0.1NB.量程為5N,分度值為0.1NC.量程為15N,分度值為0.5ND.以上三個測力計都可以4.某同學在使用彈簧測力計前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已處在0.2N處,沒來得及調(diào)零就用它去測力了,如果讀數(shù)是2.7N,則所測力的實際大小為()A.2.7N B.2.9N C.2.5N D.2.3N5.(2011鄂州中考)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彈力大小與彈簧的伸長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為彈力大小,x為伸長量,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已知某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100N/m,原始長度為10cm,則在彈力為5N時,彈簧長度可能為()A.10cm B.15cm C.20cm D.25cm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12分)6.(2012上海中考)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N,此時的讀數(shù)為______N。7.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N,拉力F1為N。8.學校科技活動小組的同學們準備自己動手制作彈簧測力計。他們選取了甲、乙兩種規(guī)格的彈簧進行測試,繪出如圖所示圖像。圖中OA段和OB段是彈性形變。若他們要制作量程較大的彈簧測力計,應選用彈簧;若制作精確程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應選用彈簧。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9.(4分)(2012杭州中考)如圖所示,三個完全相同的彈簧都處于水平位置,它們的右端受到大小皆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況各不相同:圖中彈簧的左端固定在墻上,此時彈簧的伸長量為x1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圖中彈簧的左端受到大小也為F的拉力作用,此時彈簧的伸長量為x2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圖中彈簧的左端掛一小物塊,物塊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的伸長量為x3。則x1、x2、x3的大小關系是:x1x2x3。10.(9分)(2012河北中考)閱讀短文,回答問題。無處不在的彈簧彈簧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它在不同的領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彈簧的特點就是在拉伸或壓縮時都要產(chǎn)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彈力,而且形變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越大;一旦外力消失,形變也消失。物理學家胡克研究得出結(jié)論: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形變量與它受到的拉力(或壓力)成正比。彈簧具有測量功能、緊壓功能、復位功能和緩沖功能以及儲存能量的功能。彈簧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有許多應用。例如,制作彈簧測力計、鋼筆套上的夾片、機械鐘表的發(fā)條等。(1)彈簧被拉伸或壓縮時都產(chǎn)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彈力,這說明 。(2)胡克的結(jié)論是 。(3)下表是小明研究彈簧長度與所受拉力大小關系時記錄數(shù)據(jù)的表格,空格中的數(shù)據(jù)是 。鉤碼重/N00.51.02.02.5彈簧長度/cm456789(4)舉一個生活中應用彈簧的實例:。(短文中實例除外)答案解析1.【解析】選D。本題考查對彈力的理解。物體是否發(fā)生形變是判斷彈力有無的關鍵。人拉彈簧拉力器時,彈簧變長發(fā)生形變,會產(chǎn)生彈力;跳板在人的壓力作用下彎曲,發(fā)生形變,會產(chǎn)生彈力作用;拉弓射箭時,弓發(fā)生形變,會產(chǎn)生彈力作用;磁鐵對小球的引力是磁力,不是彈力。故選D。2.【解析】選C。本題考查對彈簧測力計的認識。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是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所受拉力的大小與伸長量成正比,因此彈簧的刻度應該是均勻的。3.【解析】選A。本題考查彈簧測力計的選擇。選擇彈簧測力計時,首先要保證測量時不超過量程;由于測力計的分度值越小,精確度越高,故選擇分度值小的。故選A。4.【解析】選C。本題考查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使用彈簧測力計前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指在0.2N處,沒有調(diào)零就測力,相當于從0.2N處開始測起,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7N,所測力的大小等于2.7N-0.2N=2.5N。5.【解析】選B。根據(jù)公式F=kx可以計算出彈簧的伸長量x=Fk,彈簧的長度L=L0+x。當彈力為5N時,彈簧的伸長量x=Fk=5 N100 N/m=0.05m=5cm,彈簧的原長L0=10cm,所以彈簧的長度L=L0+x=10cm+5cm=15cm。故選B。6.【解析】本題考查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讀數(shù)。彈簧測力計刻度盤上的最大刻度是“5”,故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05N;每一大格分為5個小格,則分度值是0.2N,指針指在3整刻度下面的第二個刻度處,故讀數(shù)為3.4N。答案:053.47.【解析】本題考查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作用在掛鉤上的力是彈簧測力計受到的拉力。作用在拉環(huán)上的力只是為了使測力計靜止(起固定作用)。由題圖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5N,拉力F1的大小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答案:4.54.58.【解析】本題考查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原理。由圖像可知,甲、乙兩種規(guī)格的彈簧在受到同樣的拉力時,甲伸長的長度(發(fā)生的彈性形變)大,便于觀察,所以它適合制作精確程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再由圖像可知,甲在OA段發(fā)生的彈性形變的最大拉力為4N,而乙在OB段發(fā)生的彈性形變的最大拉力為8N,因此,乙適合制作量程較大的彈簧測力計。答案:乙甲9.【解析】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用大小均為F的拉力作用在彈簧測力計的右端,無論彈簧的左端情況怎樣,彈簧的兩端拉力總相等。且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三個彈簧的伸長量相同。答案:=10.【解析】本題考查了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1)彈簧被拉伸或壓縮時都產(chǎn)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彈力,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閱讀短文可知,胡克的結(jié)論是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形變量與它受到的拉力(或壓力)成正比;(3)分析表格中24列數(shù)據(jù)可知,拉力每增加0.5N,彈簧長度增長1cm,所以表格中的空缺數(shù)據(jù)是1.5;(4)生活中運用彈簧的還有:減震器、夾子、握力器等。答案:(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形變量與它受到的拉力(或壓力)成正比(3)1.5(4)減震器、夾子、握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