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9章第一節 認識浮力 教案(含教學反思).doc
第九章 浮力“浮力”是流體靜力學中應用性較強的基礎知識之一本章是在學過力、二力平衡、二力合成、密度和液體內部壓強的基礎上研究浮力的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已經熟悉漂浮的物體受到浮力,因此教學時只需用一句話點明學生已知的事實后,直接引導學生思考下沉的物體是否也受到浮力通過教師引導,得出一切浸入液體中的物體都要受到浮力的結論既然一切物體都受浮力,為什么有的物體要下沉,有的物體要上浮呢?浮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關呢?很自然地要去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教學中這樣的安排會調動學生始終懷著一種積極的興趣去探究、討論,有利于最終教學目標的實現本章共3節:1.第一節“認識浮力”,本節可分為三個教學板塊: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得出凡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都受浮力;用實驗“稱量法”測量浮力大小;通過理性探究了解產生浮力的原因整個教學過程也是在不斷探究的過程中進行,讓學生通過實驗親身體驗,充分思考、討論.在探究中學習.2.第二節“阿基米德原理”,本節可分為兩個教學板塊:通過實驗探究和理性探究推導得出阿基米德原理;應用阿基米德原理進行簡單地計算在探究過程中可結合阿基米德的故事和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勇于探求科學真理的熱情,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3.第三節“物體的浮與沉”,本節可分為兩個課時,第1課時為“物體的浮沉條件”,這部分內容可分為三個教學板塊:觀察雞蛋的浮沉,認識上浮、下沉、懸浮、漂浮四種現象;從重力、浮力的大小關系的角度分析物體的浮沉條件;從物體密度和液體密度的角度分析物體的浮沉條件第2課時為“浮沉條件的應用”,引導學生了解輪船、潛水艇、熱氣球、飛艇、密度計的工作原理.本章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在知識與技能方面:認識浮力,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了解浮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會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浮力的大小;理解浮沉條件,利用浮沉條件解釋輪船、潛水艇、熱氣球、鹽水選種、密度計的工作原理2.在過程與方法方面:通過觀察,認識浮力的存在,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浮力經歷推理過程,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經歷實驗探究過程,了解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經歷探究浮沉條件的過程,了解浮力應用的社會價值.3.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讓學生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感受獲取知識的科學方法,同時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作用,領會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學重點】理解浮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會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浮力的大小.【教學難點】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理解浮沉條件,利用浮沉條件解釋輪船、潛水艇、熱氣球、鹽水選種、密度計的工作原理第一節 認識浮力【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浮力的概念、產生原因及浮力的方向.2知道漂浮在液面上的物體和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都受到浮力作用,會用“稱量法”計算浮力3知道大氣對浸沒在其中的物體也有浮力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觀察,了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2經歷探索浮力大小的過程.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培養學生樂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識的興趣.2初步建立應用科學的意識.【教學重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方向.【教學難點】用“稱重法”計算浮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飲料瓶、水、乒乓球、大量筒、軟木塞、大燒杯、彈簧測力計、細線、石塊、鉛塊、橡皮泥、鹽水等.【教學課時】1課時【鞏固復習】教師引導學生復習上一節內容,并講解學生所做的課后作業(教師可針對性地挑選部分難題講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新課引入】教師應用多媒體播放“高空探測氣球升空”“遼寧號航母航行”片段,引導學生觀看思考,要知道探測氣球為什么能載著探測設備升空?航母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第一節“認識浮力”.【課堂導學】【指導預習】閱讀課本P169P171頁的文字內容和插圖,在基本概念、定義、規定及規律上,用紅筆做上記號,并完成學案中“課前預習”部分.各小組內部交流討論,提出預習疑問.【交流展示】1.各小組代表舉手發言,報告“課前預習”答案,教師評價訂正.2.學生質疑,教師指導釋疑.【拓展探究】知識點1 什么是浮力1.浮力的定義引導學生實驗探究:將乒乓球放入水中,并逐漸向下壓,一直壓至水底,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手的感覺;然后放手,觀察乒乓球的狀態變化,結合多媒體中播放的如圖所示實例,小組間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無論是液體還是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都有豎直向上的托力,物理當中把這個托力叫浮力圖9-1-22.探究液體的浮力學生分組按教材圖9-3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探究教材圖9-3探究液體的浮力師 教師引導學生實驗,注意觀察現象并填充表格.小組內部討論交流,歸納結論.生:測力計示數變小了,說明水給石塊一個向上的托力,這個力就是水施加給石塊的浮力,液體對物體產生的浮力大小F浮GF,方向是豎直向上的.3.探究空氣的浮力對升空的氣球進行受力分析,可以得出氣球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圖9-4設計實驗探究空氣的浮力的方向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觀察現象并思考問題:當杠桿平衡后再將扎在氣球上的氣針頭插入籃球的氣門內,氣球隨即膨脹,為什么此時的掛鉤不再保持平衡?小組討論,教師加以點撥:籃球和氣球以及里面的空氣是處于密封狀態的,所以總重是不變的,籃球內的氣體充入氣球時,由于籃球較硬,籃球的體積不變,氣球的體積變大,因為作為整體排開空氣的體積增加,受到的空氣浮力增加,因而這一端要上翹師生互動歸納總結:液體和氣體對浸入其中的物體都有豎直向上的浮力.知識點2 浮力產生的原因借助教材圖9-5,利用課件出示圖片進行講解:將物體沒入水中,對正方體六個面進行受力分析,由于左右、前后兩面受力平衡,上下兩面受力不平衡,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力大,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力小,因此水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就是水對物體的浮力師生互動歸納總結:浮力是由于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產生的課堂小結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本節課學到了什么.課后作業1.請同學們完成課本P171頁作業1、2.2.請同學們完成課時對應訓練.教材習題解答(P171)1.這是因為在浴缸里,身體受到水豎直向上的浮力,推力小于重力,而在床上時推力等于重力,所以在浴缸里身體容易被抬起,在床上卻非常難.2.D第一節認識浮力(一)浮力1.定義:液體和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都有豎直向上的托力,這個力叫做浮力方向:豎直向上2探究液體的浮力.3探究空氣的浮力.(二)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產生的.浮力的概念是本節課的重點知識,但學生在小學時已經有所了解,并且根據生活經驗也不難理解,所以重點是通過實驗證明液體和氣體都對浸在其中的物體產生豎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同時及時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得到一個計算浮力大小的方法稱重法:F浮GF,讓學生學會利用此公式進行計算教學中利用課件展示浮力產生原因,將抽象的分析變得更加直觀,有利于學生對壓力差計算浮力大小公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