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九年級全一冊物理同步課時練習題12.3汽化與液化(含答案+解析).doc
課時作業(三)汽化與液化(30分鐘4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1.新鮮的菠菜放兩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減少主要是因為水發生了()A.液化B.沸騰C.凝固D.蒸發2.(2012安順中考)下列關于汽化的幾種說法中,錯誤的是()A.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方式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氣”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C.春季植樹時剪除大量樹葉是為了減少水分蒸發D.燒開水后,看到的“白氣”是汽化現象3.媽媽在蒸饅頭時,開鍋后改用“小火”。針對這種做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水沸騰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讓饅頭變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點C.無論使用“大火”還是“小火”,水達到沸點后溫度都保持不變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點,不應該改用“小火”4.從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圍會彌漫著“白氣”;水燒開后,水壺嘴會噴出“白氣”,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冰棍周圍的“白氣”是冰熔化成的小水滴B.這兩種情況下的“白氣”都是水蒸氣C.壺嘴噴出的“白氣”是壺嘴噴出的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D.這兩種情況的“白氣”都是空氣中原來的水蒸氣液化而成的小水珠5.使用冷暖空調的密閉轎車玻璃上,無論盛夏還是嚴冬,都有小水珠凝結。實際情況是()A.小水珠總是凝結在窗玻璃的內表面B.小水珠總是凝結在窗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結在窗玻璃內表面,冬天凝結在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結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結在內表面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1分,共8分)6.在某些國家,淡水奇缺,就連露水也是他們重要的水資源,他們用塑料布來收集露水,露水的形成是 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該過程需要 熱。7.(2012茂名中考)小明學習了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后,猜想液體蒸發快慢還可能與液體的種類有關。為此,他在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一滴質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觀察其蒸發的快慢。實驗過程中小明需控制 、和相同。8.醫學上針對外傷的疼痛常用“冷療法”治療,其原理是醫生用一種叫做氯乙烷的氣態有機物,對準人的傷口處噴射,它在加壓下(填物態變化名稱),又在皮膚上迅速(填物態變化名稱),同時大量的熱,使人體受傷部位的溫度降低,皮膚血管收縮,神經纖維傳導速度變慢,類似局部麻醉,人的傷痛很快消失,同時防止傷口處形成淤血。三、簡答題(5分)9.小婕家的浴室里有一面除霧鏡,如圖所示。鏡面背后有連接鎳鉻金屬薄片的電路,接通電源一會兒后,就可以消除附著在鏡面上的“白霧”,使鏡子保持清晰明亮。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分別解釋鏡面上“白霧”的形成過程與消除過程。四、實驗探究題(12分)10.(2012南寧中考)圖甲為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當水溫上升到90時,每隔1 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5 min后停止記錄。(1)圖甲中溫度計的示數為。圖乙中,表示水在沸騰時的現象是其中的圖。(2)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知,在當時條件下,水的沸點是。(3)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4)水在沸騰時,杯口附近出現大量“白氣”。“白氣”是水蒸氣遇冷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答案解析1.【解析】選D。本題考查汽化現象。新鮮的菠菜放兩天就“蔫”了,是因為其中液態的水一部分蒸發變成了氣態的水蒸氣跑到空氣中去,故選D。2.【解析】選D。本題考查物態變化現象。汽化分為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故A說法正確。冬天口中呼出的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在空氣中形成小水珠,就是看到的“白氣”,故B說法正確。春季植樹時剪除大量樹葉是為了減少水分蒸發,保持樹木內的水分,故C說法正確。燒開水后,溫度很高的水蒸氣在空氣中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即“白氣”,屬于液化現象,故D說法錯誤,故選D。3.【解析】選C。本題考查了液體沸騰的條件。無論使用“大火”還是“小火”,水達到沸點后溫度都保持不變,在時間一定時,可以節省燃料,C對。4.【解析】選C。本題考查“白氣”的理解。水蒸氣是無色無味的,用眼睛看不到;生活中所見的“白氣”都是由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懸浮于空中形成的;從冰箱里取出的冰棍溫度低,冰棍周圍空氣里的水蒸氣遇冷就液化成小水滴,所以冰棍周圍彌漫著“白氣”;水燒開后,壺外的溫度比壺內溫度低,壺嘴噴出的水蒸氣遇冷后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氣”。故選C。5.【解析】選D。本題考查液化的條件。夏天轎車內是冷空調,溫度低,轎車外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轎車內是熱空調,溫度高,轎車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6.【解析】本題考查物態變化的判斷和特點,露水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需要放出熱量。答案:液化放7.【解析】本題考查控制變量法在實驗探究中的應用。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三個,分別為液體的溫度、液體上方空氣的流速、液體的表面積,因此要想探究與液體種類有關就要保證這三個因素相同。答案: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上方空氣的流速8.【解析】本題考查物態變化的判斷。氯乙烷是氣態有機物,為了方便使用、儲存和運輸,要加壓液化;使用時,液態氯乙烷迅速汽化,會吸收大量的熱,使人體受傷部位的溫度降低,皮膚血管收縮,神經纖維傳導速度變慢,類似局部麻醉,人的傷痛很快消失,同時防止傷口處形成淤血。答案:液化汽化吸收9.【解析】本題考查物態變化的相關知識。浴室內水蒸氣非常多,鏡子溫度較低,水蒸氣遇到冷的鏡子轉化為液態,即小水滴附著在鏡面上,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白霧”,這一過程是液化過程;附著在鏡面上的“白霧”是小水滴,接通電源后,金屬薄片發熱,小水滴吸熱,產生汽化現象,小水滴由液態變為氣態,故鏡子保持清晰明亮。答案:浴室內鏡子溫度較低,水蒸氣遇到冷的鏡子液化成小水滴,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白霧”,鏡面背后的鎳鉻金屬薄片的電路接通電源一會兒后,鏡子的溫度升高,鏡面上的“白霧”加速蒸發,變成氣態,回到空氣中,從而使鏡子保持清晰明亮。10.【解析】本題考查“水的沸騰”的實驗探究。甲中溫度計的示數為96。圖乙中,A圖中的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不斷變大,說明水在不停地汽化,所以A圖表示水在沸騰時的現象;由丙圖知水被加熱時水溫不再升高的溫度為98,故水的沸點為98,水在沸騰的過程中需要繼續加熱,故沸騰時吸熱;“白氣”是液態的水,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答案:(1)96A(2)98(3)吸收不變(4)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