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五四制一年級上冊3《江南》教案(柯老師福建部級優課).docx
江南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江南是一首采蓮詩,詩歌語言明快,朗朗上口。詩歌通過對蓮葉何田田以及魚兒嬉戲的描述,向我們展示了一幅蓮、魚和人和諧一體的江南風情圖,讓我們透過文字感受到江南采蓮人愉快的心情。本詩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詩歌題材的作品,培養學生讀詩的節奏意識,調動各種感官參與,特別是在讀中發揮想象,角色置換思考體驗,感受語言的美更是尤為重要。識字寫字任務是本單元、本學段,本冊的教學重點,在本課教學中,我采用隨文識字,立足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以蓮為主線,引導孩子在立體認識蓮的基礎上,感受蓮葉何田田之美,角色置換體驗采蓮人心情之愉悅,體會魚嬉戲的趣與樂。在教學中,相機識字,認識偏旁,并與漢字字理有機結合,與生活經驗相聯系,盡可能有趣而高效識字。教學目標1.認識“江、蓮、采、可、魚、東、西、北、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2.會寫“可、東”兩個字和豎鉤。3.正確流利朗讀詩歌,讀好停頓,借助表演、想象、角色置換等方法讀出感情。4.借助圖片理解蓮葉何田田,體會江南采蓮人愉悅的心情和魚兒嬉戲的快樂,感受江南水鄉風情。【制定說明:根據課程標準、學生學情、文本特點制定了三維教學目標,識字寫字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掌握漢字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也是課程標準的要求之一,而詩歌朗讀是詩歌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步感知停頓在朗讀中的作用有利于幫助學生體會詩歌節奏與韻律美。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學時宜采用各種有趣的方法,寓教于樂。三維教學目標要求我們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綜合考慮,故我制定教學目標時特別注重情感的滲透,讓學生設身處地體驗感受。】教學準備蓮花、蓮葉、歌曲和字卡,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故事引入,認讀“江、南”1.同學們,傳說清朝有個皇帝曾經六次下江南,看來這江南一定很有意思,想去嗎?這節課就讓我們一塊兒去江南走一走吧。齊讀課題3江南。2.南正音。提示聲母n,前鼻音讀準確。3.知道江南在什么地方嗎?老師請來了中國地圖,你們看,這條江叫長江,長江中下游這片地方就叫江南。長江水流呀流呀,最后流入了大海,仔細觀察江和海,你有什么發現? 4.認識三點水(1)江和海左邊部分都相同,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三點水。(2)你還知道哪些帶有三點水的字?老師也找了一些帶有三點水的字,江河湖海。(3)這些帶有三點水的字跟什么有關?(水)5.江南水鄉美,讓我們再美美讀課題。【說明:導入簡潔明了,皇帝六下江南的故事激發孩子游江南的欲望,借助地圖認識江南大致位置,在與海對比中認識三點水,并能夠拓展積累帶有三點水的字。】二、賞讀江南詩,走近江南1.相信許多同學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到江南走一走了。(1)聽。(欣賞江南詩視頻。)(2)想知道讀好詩的秘密嗎?老師請來了小斜線來幫忙,這些小斜線有什么用呢?老師一讀你們就明白了。(師示范讀)(3)小斜線有什么用呢?對呀,小斜線提醒我們讀的時候可以稍微停一下,這樣詩句讀起來就更好聽了。(4)現在老師讀一句,你們跟讀一句。(5)學著老師剛才的樣子自己試一試吧,注意一邊讀一邊指。【說明:通過有層次的朗讀,幫助學生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先通過視頻賞江南詩,感受江南詩歌之美,并借助小斜線讀好句子中的停頓,讀出節奏與韻律美。在朗讀中方法多樣,有賞讀,老師范讀,學生自讀,指讀。】三、以“蓮”為主線,多種方式,情境識字1.到了夏天,蓮成了江南的一道風景。 2.認識“蓮”字,感知田田蓮葉美。(1)蓮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生字朋友,跟我讀,蓮,舌頭放平,再讀。(2)看,這讀連,加頂帽子也讀蓮,咦,讀音相同,為什么還要帶頂帽子呢?這頂帽子有個名字叫草字頭,草字頭在古代寫這樣,像什么?(小草)。帶有草字頭常用來表示草一類的植物,蓮加了草字頭就告訴我們它是一種植物,所以草字頭可不能丟。像這樣,一部分和讀音有關,一部分和意思有關,這樣的字我們就把它叫做形聲字。(3)蓮的朋友來了,這是(蓮花),這圓圓的,綠綠的是(蓮葉),這藏在泥土里的又是?(蓮藕)。長得像淋浴頭的是什么呀?蓮蓬,剝開蓮蓬,里頭一個個的就是蓮子。這蓮這真是渾身上下都是寶!一起讀一讀吧!(師帶讀)(4)這只是蓮池的一角,咱們一起去整片的蓮池看看吧!你為什么這么驚嘆?預設:(蓮葉很多)蓮葉很多,長得很茂盛,一片挨著一片。再看它的顏色?滿眼都是綠的。(引導說它的顏色、大小、數量)這用詩中的句子來說這就叫做蓮葉何田田。(5)請同學們閉上你們的眼睛,一邊聽老師讀,一邊想象畫面。(師讀,蓮葉何田田)你們的腦子里一定出現了很多的蓮葉。睜開眼,誰也能像老師一樣讀出這滿池的蓮葉。指導:如果你讀的時候把田田聲音拉長,蓮葉就更多了。蓮葉那么多,那么茂盛,何讀的時候可以稍微重一些。學著他的樣子,全班一塊兒讀。【說明:蓮是個形聲字,我引導孩子發現連和蓮聲音相同,同時結合草字頭的古文字認識到草字頭和植物有關系,孩子在自主發現中認識形聲字蓮。執教中,以蓮為主線,串聯知識點,在認識蓮的同時,認識草字頭,拓展蓮的各個部位詞,孩子積累了豐富的蓮的相關詞匯。對于蓮葉何田田的理解,我借助滿池蓮葉圖,通過觀察、想象、聽老師讀等多種方法感受到蓮葉何田田中蓮葉的多與茂盛,并在教學中滲透拉長音和重讀的朗讀方法,指導孩子讀好蓮葉何田田。】3. 認識“采”字,走近江南采蓮人。(1)每當這時候,正是采蓮的時節,當地的居民總會劃著小船,來采蓮,跟我讀,采,ci平舌音讀準確。(2)采。采字在古代寫這樣,上面部分像什么?(手)下面是什么字?(木)古代的采就寫這樣,像是一只手正從樹上采摘果子。現在讓我們一邊讀,一邊加上動作,當當江南采蓮人江南可采蓮。(3)采蓮姑娘,你采蓮心情應該是怎樣的?(高興),都采了寫什么呀?這么高興呢!(預設:可以采蓮花,一聞還很香呢;可以采蓮葉,采了蓮葉可以當做小傘玩,;蓮葉就像頂小帽子,還能戴在頭上呢;可以采蓮子,采了蓮子可以吃,還可以拿到市場上賣錢)可以做的事情這么多,可你認識它了嗎?(4)加上動作,再帶上心情,一起讀一讀江南可采蓮。【說明:借助古文字溯源認識采,加上動作當當采蓮姑娘,設身處地,角色置換體會采蓮心情的愉悅,并在復現中認識可。在理解詩句基礎上,滲透朗讀時可以加上動作,帶上心情的朗讀方法。】4.認識“魚”字,體驗魚戲四方之趣。(1)在這田田蓮葉間,不僅采蓮人采蓮高興,仔細讀讀課文,還有誰也高興?(魚)嘴巴撅起來,跟老師讀y。(2)你瞧,小魚從荷葉邊探出了個小腦袋,古代人根據魚的樣子畫成了魚字,后來慢慢演變魚就寫成了今天的樣子。這是魚的頭,這是魚的身體,里頭多像魚身上的鱗片。這呢?像是魚的尾巴。多形象呀!(3)咦,這小魚兒們在做什么呢這么高興?趕緊讀一讀。(玩游戲)文中怎么說的?哪個字?(戲)在這里戲就表示做游戲。(4)觀察課文中的插圖,還可以展開想象,它們可能在玩什么游戲呢?先和同桌說一說。誰愿意來分享一下。引導:你瞧,這兩條小魚,你追我趕,好像在比賽跑步,你再瞧,這兩條小魚吐著泡泡,好像在說悄悄話。這幾條小魚藏在了蓮葉后面,好像在玩捉迷藏。【說明:借助魚的形狀認識魚,通過引導發現魚字形與魚各個身體部位一一對應的關系,體會象形字字如畫的特點。】5.認識“東南西北”。(1)這么好玩的游戲,想不想一起參與進來。詩中藏著小魚嬉戲的四個方位。不急,讀一讀,找到它們。齊讀。誰找到了?(東南西北)拿起筆,圈起來。【說明:通過戲字展開想象,小魚兒可能玩什么游戲,訓練孩子想象力的同時,培養孩子交流分享和語言表達能力。而找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詞也鍛煉了孩子尋找信息的能力,由于孩子做筆記習慣需要從小養成,一年級主要以圈畫為主,故我讓孩子圈出東南西北四個方位。】(2)微課引入:聽,四個方位兄弟說話了。(引入微課)大家好,我們是東南西北方位四兄弟,地圖中的我們住在不同的地方,上面住的是北,下面住的是南,左邊住的是西,右邊住的是東。聽,呼呼呼呼,風婆婆來看望我們了,從東方來吹的就是東風,從西方吹來的風叫?從南方吹來的風叫南風,從北方吹來的風叫北風。在地圖中,人們常常能看到我們的身影,快來找找四兄弟吧。這是杏東小學,這是杏北小學,這是杏南中學,這是西濱小學,不僅學校的名字中有我,地標、路標中也藏著我呢!在地圖中有更多我的身影,小朋友們課后趕緊來找找我吧。小朋友們,記住我們了嗎?我們就是東南西北四兄弟。(3)這是東,這是西,這是南,這是北。【說明:微課的引入勾起了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加深四個方位的理解,并在與生活聯系中多次復現中深化記憶。同時,注重結合地域特色,選取了杏林的四所學校作為例子。】6.多形式趣讀江南詩。(1)小魚兒們,打起精神來,現在讓我大魚帶你們做游戲吧。老師讀整句話,你們讀后面紅色的三個字,老師讀江南可采蓮,你們讀可采蓮。(小魚兒讀歡快點,可采蓮)后面的部分也一樣,準備好了嗎?江南可采蓮可采蓮,蓮葉何田田何田田。魚戲蓮葉間蓮葉間(配合讀)(2)難度加大了,老師讀,江南可采蓮,你們讀可采蓮呀可采蓮。小手拍起來,可采蓮呀可采蓮。一起試一試吧,江南可采蓮,可采蓮呀可采蓮。蓮葉何田田,何田田呀何田田(拍手讀)(3)加快節奏,全體起立,動起來。(表演唱江南采蓮詩歌。)【說明:低年級孩子誦讀的重要性不容忽視,而單調的誦讀又機械、無趣,為此,我創設游戲情景,采用多種方式的誦讀環節,設計了可采蓮和可采蓮呀可采蓮的接讀和江南采蓮歌的表演唱讀,朗讀有層次、有意思。】四、鞏固復習,認字采蓮。小魚兒們,這些蓮葉上的字你認識嗎?老師指,你們叫出他們的名字,準備好了嗎?老師調換個順序,再讀。江南可采蓮魚東西南北。【說明:創設情境,讀蓮葉上的字,孩子有興趣,換個順序讀,在抽讀中鞏固生字。】五、指導寫字,認識豎鉤1.休息休息,寫寫字吧!跟我讀,東,可。仔細觀察,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筆畫?對都有橫,而且這一橫寫的時候都要寫稍微長一些。還有嗎?對啊,它們都藏著一個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筆畫豎鉤,小手借老師,跟我一起比,多像呀。2.寫好豎鉤可有秘訣,聽小小豎鉤直直的,伸出腳丫向左勾。跟老師讀。3.小手借老師,可寫的時候注意第一筆橫寫得長長的,口可是個櫻桃小口,寫得小一些,口訣小小豎鉤直直的,伸出腳丫向左勾。特別注意的是豎鉤的豎可不能寫太短,不然可就成了小短腿了。4.再看東,一筆橫可以稍微長一些,撇折一筆寫成,寫連貫,豎鉤直直的,腳丫向左勾,仔細觀察,東的兩點,對了,要注意寫對稱。5.注意檢查執筆,調整坐姿,一拳一尺一寸,把背挺直來。6.展評,評星星。寫完后同桌互相評一評。【說明:新筆畫豎提是難點也是重點,容易與之后學習的豎鉤混淆,教學時我不僅借助手指比動作幫助記憶,還通過歌謠幫助記憶,學生更加容易記住。指導寫字抓住字書寫要點,寫好關鍵筆畫。低年級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很重要,我設計了一個檢查執筆和坐姿的環節,關注孩子良好寫字習慣的養成。評價方式上我采用評星星的方法,并說明得到星星的書寫要點,寫字指導實用、有趣。】六、總結升華,不忘江南美有蓮葉何田田,有魚戲蓮葉間,還有快樂的采蓮人,好一首江南詩,好一幅江南圖,希望同學們可以親自去江南走一走,看一看。最后,讓我們一起試著美美地背一背江南詩!【說明:結尾回扣導入,延伸拓展,激發學生真正游江南的欲望。嘗試背一背江南詩句,讓課堂在美美的詩中畫上美麗的句號。】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