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安全教育《防暴力傷害-學會保護自己》教案(黑龍江市級優課).doc
防暴力傷害-學會保護自己安全課教案 活動目標:1、通過安全教育使學生認識校園暴力的危害。2、知道怎樣預防校園暴力,學會安全保護自己。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育過程一、認識校園暴力1、校園暴力的表現:(1)語言暴力。語言暴力主要指包括起侮辱性外號,造謠污蔑等一系列對學生精神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2)力量暴力。力量暴力主要指包括校園兇殺、打架斗毆、搶東西、強索錢財、毀壞物品等一系列對學生身體及精神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力量暴力在校園暴力現象中最為普遍。受害者有可能導致反社會人格的形成。對施暴者可能導致成人后走上犯罪的道路,這些人很難獲得社會的認可,社會歸屬感長期得不到滿足。 (3)心理暴力。心理暴力主要指包括孤立,侮辱人格等一系列對學生的精神造成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2、校園暴力的含義:校園暴力是指行為人在校園內或校園附近對在校人員進行的以暴力性的侮辱、搶劫、甚至是肉體上的虐待等,給在校人員的精神、身體造成一定嚴重后果的行為。3、校園暴力的危害(1)不僅使受害者身體受傷,而且心靈受到創傷(2)使人形成以強凌弱的暴力意識,演化為暴力犯罪行為二、我們怎樣防范校園暴力談一談 ,當我們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出現了矛盾,極易出現校園暴力時,該怎么辦?(生自由發言,然后教師小結)與同學友好相處。學會寬容忍讓。避免自己成為施暴者的目標。我們平時不要隨身攜帶太多的錢和手機等貴重物品,不要公開顯露自己的財物。學校僻靜的角落、廁所或樓道拐角都是校園暴力的多發地帶,我們在這些地方活動時尤其要注意,最好結伴而行。 三、遭受行為暴力時的自救 如果被攻擊者毆打,我們該怎么辦?一是找機會逃跑。二是大聲呼救。三是借助一些小動作給自己尋找逃跑的機會。四是求饒。求饒不是懦弱的表現,是減少傷害的策略。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擊者截斷,那么應雙手抱頭,盡力保護頭部,尤其是太陽穴和后腦。 在人身和財產雙重危險時,應以人身安全為重,舍財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傷害。自己或發現他人遭遇緊急情況時,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要應對暴力,我們必須增強三個意識:第一,要有依法的意識。違法行為是不受法律保護的。第二,要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第三,要有方法和策略意識。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切記不能蠻干。三、小結我們除了要學會保護自己,我們也不能去做校園暴力的施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