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五四制)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知識點復習匯總(共8頁).docx
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下冊單元復習資料第一單元1、像太陽、燃燒著的蠟燭、開著的電燈這樣的(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2、光源發(fā)出的光在同一種媒質(zhì)里都是沿( 直線向四面八方)傳播的。3、按來源給光源分類,可以將其分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4、“小孔成像”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成倒立縮小實像。5、平面鏡成像特點 ;大小相等左右相反。6.潛望鏡的原理是利用了平面鏡能改變光的傳播原理制成的。光路圖7、 太陽光是一種復合光,三棱鏡能把陽光分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不同顏色的光,行程彩虹。雨后,空氣中有很多小水滴,他們會像三棱鏡一樣將陽光分散成不同顏色的光,形成彩虹。8、光在空氣中是沿________ _向四面八方傳播的。9、下面 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A影子B彩虹C平面鏡成像10、用彎紙筒看不見燈光是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 )11.下列光源中屬于人造光源的是( )。A太陽 B水母 C蠟燭 12.下面物體屬于光源的是( )A太陽B月亮C地球D湖水13.下面不屬于光源的是A太陽B螢火蟲C月球14.下列對光的認識錯誤的是A燈光可以用來照明B激光可以用來切割C月光可以用來發(fā)電15、我們在小孔成像實驗中看到的像是( )A正立的 B倒立的16.通過學習光,同學們對光有了新的認識,下面是一個同學寫得心得,請同學們評價一下這個同學的看法:“通過學習光,我懂得了光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清晨穿過竹林的陽光,舞臺的激光,汽車的遠光燈,夜晚的路燈,夜晚明亮的月光,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光源”17.某同學想看到自己腦后的頭發(fā),他需要( )面鏡子。A1 B3 C2、18、平面鏡能_______,平面鏡中的像和鏡外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面鏡能使___________發(fā)生改變。19. 中的像和鏡外物體大小相等,左右相反A凹面鏡B凸面鏡C平面鏡20、用一個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屏幕與蠟燭之間,屏幕上就會形成燭焰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xiàn)象叫小孔成像。這種現(xiàn)象說明了( ) A.平面鏡能成像 B.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C.凸透鏡具有放大的作用 D.光是沿曲線傳播的 21.為什么許多人喜歡把燈做個燈罩?22、把書放在平面鏡前,鏡中的字是( ) 與書上的字完全一樣 與書上的字左右相反 23、你站在平面鏡前舉起右手時,鏡中的你舉起的是__。A左手 B右手 24、一個人要想看到自己腦后的頭發(fā),至少需要兩個平面鏡。 ( ) 25、兩面平面鏡的夾角越大,我們在鏡中看到的物體的像越多。( )26說一說潛望鏡里的鏡片是( )。 A平面鏡 B凹面鏡 D凸面鏡27.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可以看見物體( )28.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蘊含著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 )29.我們是如何見到物體的?30潛望鏡的制作原理是( )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凸面鏡能成像 31制作一架潛望鏡最少需要( )塊鏡片。 A3 B2 C4 32、彩虹形成的條件是__ _ __和_ ____ 。33、彩虹一般不會在空中出現(xiàn)很長時間,過一段時間就逐漸消失了。這是因為( )34、陽光是由七中色光混合而成的。( )35、陽光是由 種色光組成的。36能把太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的光學儀器是( )。 A.平面鏡 B.三棱鏡 C.凸透鏡 D.望遠鏡 37、夜晚可以利用潛望鏡觀察空中的星星( )38.下面是因為光的反射形成的影是()A立竿見影B手影游戲形成的影C身正不怕影子斜D杯弓蛇影39.在強光下看書會傷害眼睛( )40.有光的物體就是光源41.光能可以轉(zhuǎn)變成熱能、電能42.人們能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發(fā)出的光或反射的光線射進了人的眼睛43、只有平面鏡才能反射光線44.不同的物體反射光的能力不同45.不同顏色的光混合后會形成另一種光46.彩虹在天空中出現(xiàn)的時間一般不會太長47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B光是沿著折線傳播的C光在一種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48.下列屬于光源的是 A蠟燭B月亮C太陽D火把第二單元 熱的傳遞1、 熱的傳遞的方式;-、-、-。2、 熱沿著物體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到溫度低的地方。3、 回顧熱傳遞的實驗 看到的現(xiàn)象是-,說明熱總是沿著物體從溫度-,地方傳到溫度 -。生活中常見的傳導的有-;-;-;-。4、 加熱容器的底部時,底部的水受熱后體積會上升,周圍及上方較冷的水回流過來補充,然后被加熱再上升冷水和熱水相對流動,使水逐漸變熱。這種傳遞熱的方式叫做對流。5、 太陽的熱不依靠任何物體直接向周圍發(fā)射。這種傳遞的熱的方式叫輻射。生活中常見的熱輻射有-;-;-;-等不同顏色的物體吸收太陽的輻射能力不同,一般說來深色的物體比淺色的物體吸收的輻射熱多。生活中 常見的現(xiàn)象有-,-。-。 6. 聯(lián)想生活中的暖瓶為什么能起到保溫的作用。1)-2)-3 )-。總之-。第三 單元春夏星空1. 星的明暗程度可用星等表示,星越暗,星等數(shù)值越大。星等是指觀測者用肉眼看到的星體亮度。2. 人們?yōu)榱烁玫挠^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劃分成不同的區(qū)域,這些區(qū)域稱為星座共88個星座。3. 觀察星座首先要確定方位觀察北方天空時上南下北左西右東,觀察南方天空,上北下南左東右西。4. 觀察星座可以確定不同的方法,可以在同一時期的不同時刻,也可在不同時期的同一時刻。通過長期的觀察發(fā)現(xiàn)星做的移動規(guī)律是自東向西。5. 春季的代表星座;獅子座、大熊座、小熊座。6. 夏季的代表星座;天蝎座、天鷹座、天琴座。7. 一天中北斗七星圍繞北極星,逆時針轉(zhuǎn)動。8. 北斗七星在一年中的變化規(guī)律;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至天下皆東。9. 銀河是許多恒星組成的光帶,好像一條大河,那就是銀河。在銀河的東岸有三星型組成了天鷹座,期中有一顆亮星,就是牛郎星。銀河系西岸有一顆特別顯眼的亮星,那就是織女星,在這顆星的附近有四顆較暗的星,這個星座就是天琴座。10. 天蝎座是夏季非常耀眼的星座,晚上八九點的時候,它位于南方離地平線不遠的天空中。他有一顆紅色亮星,猶如天蝎的心臟,它就是著名的心宿二,也叫大火。第四單元地球和地表第四單元地球和地表1地球引力;地球不需要接觸物體就可以對物體施加力。地球引力的反向是指向地心。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居住在地球上的各個地方的人都不會感自已的頭朝下,人們把站立時頭頂?shù)姆较蚪猩希_底的反向叫下。2.如何驗證地球有引力。1, 如果移走磁鐵,曲別針向哪個反向運動?2, 如果剪斷細線,曲別針會向哪個反向運動? 為什么?3, 由此推想地球上的物體下路的原因是什么?3. 地球內(nèi)部有什么;地球表面有陸地和海洋,內(nèi)部有什么?地殼、地幔。地核。地殼:由巖石組成。主要由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zhì)巖三大巖石構(gòu)成的。厚度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薄,陸地部分厚。地幔厚約2870千米。溫度1000-3000攝氏度。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半徑約3470千米,溫度4700攝氏度。4, 地震是怎樣形成:地下的巖層在壓力的作用下發(fā)生變形。當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時,巖層就會發(fā)生突然的斷裂。巖層斷裂所產(chǎn)生的地震波傳到地表會引起地表的震動,這就是地震。5, 地震來了我們怎么辦? 有序撤離,遠離建筑物,衛(wèi)生間是室內(nèi)最佳避震場所。選著墻角避震。6, 如何驗證地震的成因;模擬實驗。擠壓毛巾現(xiàn)象;毛巾會發(fā)生彎曲,形成褶皺。彎折樹枝;會折斷聽到啪的一聲有強烈的震感。7,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強烈的地震會造成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chǎn)帶來嚴重損害。8、 火山噴發(fā)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火山噴發(fā)的原因:地殼越往深處溫度越高,壓力越大,地殼運動破壞了地下平衡時,巖漿受到擠壓,往上運動,遇到薄弱的地殼,會噴出地表,形成火山。9、 火山噴發(fā)模擬實驗:實驗材料:土豆泥,番茄醬,鐵盤、三腳架、酒精燈,石棉網(wǎng)。實驗步驟;1)在鐵盤里放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狀,并在土豆泥中間挖個小坑。2)往坑里倒入一些番茄醬,用薄薄的一層土豆泥封住坑口,倒入鐵盤子里。3)把鐵盤子放到鐵架臺上,用酒精燈加熱。實驗現(xiàn)象;番茄醬從土豆泥堆成“山頭”外溢。實驗結(jié)論:番茄醬相當于地球內(nèi)部的巖醬,土豆泥相當于地殼,用酒精燈加熱相當于地殼內(nèi)部溫度升高、壓力變大的想象。番茄醬受熱后往外溢出,實際上是模擬巖漿從地殼薄的地方噴出,形成火山噴發(fā)。10、 火山與人類生活的關(guān)系;1)有利于人類生活的方面;形成珍貴礦石(如金剛石),形成地熱資源;形成優(yōu)美山景(如長白山天池,富;土山)2) 不利于如人類生活的方面;巖漿摧毀家園,燒毀森林;毀壞農(nóng)田等。11、 地表的變化水流對地表長生影響實驗實驗材料:托盤;沙子;碎石;草皮;水壺。實驗步驟:1)用沙子碎石等堆成土堆平原,草地等模型,展開模擬2)用噴壺灑水,觀察草皮、沙子、和水運動的變化、實驗現(xiàn)象;水流可以產(chǎn)生沖刷。搬運,和沉積作用改變地表的形態(tài)。水在地表流動過程中,塑造著地表的變化。12;那些因素會改變地表的形態(tài);1)自然力量如地震火山爆發(fā)板塊移動,風華作用,搬運作用。2)人類活動如;砍伐森林,圍湖造田,開采礦石、修筑大型水壩等會引起地表變化。第五單元物質(zhì)的變化1、 自然界物質(zhì)的變化有兩類;1)沒有生成新物質(zhì)的變化。2)產(chǎn)生新物質(zhì)的變化。2、 蠟燭燃燒的實驗記錄;燒杯內(nèi)壁有水霧出現(xiàn),石灰水變渾濁。產(chǎn)物水、二氧化碳、碳黑等3、 判斷那些是生成新物質(zhì)的變化;1)紙的燃燒 2)切開的蘋果變色 3)鐵生銹4)水變成冰 5)木頭制作成課座 6)鋁合金制做成門窗 7)夏天飯變酸 8)植物的光和作用4.鐵生銹;鐵銹是紅褐色的;沒有光澤;表面粗糙,不容易導電,沒有磁性。鐵生銹是生成新物質(zhì)的變化。5.鐵制品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容易生銹。遇到酸、鹽水鐵生銹的程度會加快。6.怎樣防止鐵生銹:1)涂油2)烤藍3)噴漆4)化學保護法(犧牲陰極的陽級保護法)。7.怎樣防止輪船生銹;1)選用耐腐蝕的船體2)涂防銹漆3)電化學保護法。加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