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音樂4《送別》教案(陜西市級優課).doc
送別教案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學目的:1、學生能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二聲部時,能做到音準到位,聲音和諧。2、歌曲情感的把握。 3、基本發聲的練習。4、了解部分樂理知識。教學重、難點:高聲部與低聲部的合唱教學方法:講解法、跟唱法 、領唱法教學過程:1、 導課1、齊唱青春修煉手冊。師:這首青春修煉手冊大家都會唱,它就是你們這一代學生的校園流行歌,那么,一百年前,我們的先輩們都在唱什么樣的校園流行歌呢?請大家欣賞歌曲送別。2、這首歌是近現代音樂史上影響廣泛的學堂樂歌。它類似與我們現在的校園流行歌,是城南舊事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對城南舊事這部電影進行簡單的介紹)師提問:通過欣賞這首樂曲,你們有什么感受呢?(感受到主人公小英子內心的憂傷與惆悵)(板書:深情、惆悵、憂傷)把送別的感情與青春修煉手冊的感情進行比較,分析原因,通過對比,感受現在生活的幸福,教育學生珍惜現在的好時光,好好學習。3、什么是學堂樂歌呢?學堂樂歌是指清末民初,一批有抱負的知識分子認為音樂對思想啟蒙有著重大作用,積極提倡在學校中開設音樂課。同時,一些日本留學青年學子,借助當時流行于日本和歐美的曲調,填上新詞,編成新的歌曲。此外學堂樂歌還常常采用中國古典詩詞來填寫新的歌詞。李叔同的送別,就具有這些鮮明的學堂樂歌特點。一:用古典詩詞體填寫歌詞,二、選用美國流行曲調做譜。不了解這些背景,難免會對送別不同于現代歌曲的某些特點,感到困惑和不解。下面我了解一下填詞的作者李叔同。4、了解作者:李叔同是著名的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后,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后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5、 學唱送別a 、了解送別這首歌以及歌詞的意思,在唱的時候要注意的事項。這首歌是拍的節奏,感情是深情、憂傷、惆悵的,速度為中速稍慢。認識D.C. 樂譜中見到D.C.的標記時就要從頭開始演奏,或直到樂曲的結束、或到Fine處或結束。延長號:在半圓形中間加一圓點,記在雙縱線上的延長號表示樂曲的結束或告一段落。b、 跟琴學唱歌曲,分樂段進行教學。在教學第二部分時,進行“wu”的發聲練習,重點教學第二部分的高低聲部的內容。然后合唱送別,并分組比賽唱。C、整首歌唱完后,讓學生齊唱,檢查效果,糾正問題。d、 欣賞歌曲送別,隨音樂輕輕地跟唱,再次感受這首歌曲的魅力。6、課堂小結:你們這節課都學到了那些知識?7、作業布置a、熟練的唱會送別、并能很好的把握歌曲的情感。b、尋找其他的學堂樂歌。板書設計 : 送別節奏: 情緒:深情 速度:中速稍慢憂傷惆悵 延長號:在半圓形中間加一圓點,記在雙縱線上的延長號表示樂曲的結束或告一段落。 D.C.Fine處或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