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7.2《周長的認識》教案(廣西省級優課).doc
周長的認識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新人教版三年級上冊P83、 P84頁的內容。【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操作中感受、體驗、探索圖形的周長,理解周長的意義。在實際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周長的含義。【教學難點】:理解周長的含義,初步感知圖形周長的測量方法。【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繩子、紙樹葉、碟片、長方形盒子、三角板、板書學生:一片紙樹葉、一張練習卡、彩筆、尺子【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談話:秋天到了,天氣涼了,一片片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了。一只七星瓢蟲看見了,把這片美麗的樹葉當作了運動場。(播放課件)觀察:七星瓢蟲是怎樣爬的嗎?沿著什么路線爬的?引出“邊線”。描一描七星瓢蟲爬行的路線。(板書課題:周長)二、探索體驗,認識周長。(一)認識實物表面的周長。認識樹葉的周長。師:七星瓢蟲爬的時候是從哪里出發,爬到哪里結束?引導學生說出:從起點繞樹葉一周,回到起點。(演示動畫)拿出準備的樹葉,摸一摸它一周的邊長。將它畫在草稿紙上。提問:一定得從葉柄處開始畫嗎?學生試畫,師板畫。想一想什么是樹葉的周長? 認識碟片的周長(貼碟片實物) 摸一摸數學書封面的周長。它是從哪兒開始的?到哪結束。提問:怎樣算描完數學書的一周。引導說出:從起點繞數學書一周回到起點,才算描完數學書的一周。說一說什么是數學書的周長?在教室里找一找周長的例子,指一指,說一說。周長的概念。板書: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周長嗎?(同桌討論)出示課件,理解“封閉”“不封閉”的意思。讀一讀。為什么要加上“封閉”兩個字呢?什么是封閉圖形呢?帶著這個問題,看下面的一道題。哪些是封閉圖形,哪些不是,為什么?(板書:“封閉”)(二)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談話:物體表面的周長(樹葉等)其實可以把它們看做相應的平面圖形的周長。像樹葉、數學書封面可以看做這樣的平面圖形。獨立探究:這些平面圖形的周長,指的是哪里的長度呢?拿出桌上的練習卡,用紅色水彩筆描一描。(出示練習卡)展示展示學生作業,啟發交流:仔細觀察,剛才你們描的這些圖形邊線的長其實就是這些圖形的什么?小結:我們所描出的邊線的總長,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三、探索測量,計算周長。(一)探索長方形的周長(出示長方形盒子)他的周長究竟是多少呢?你有辦法知道嗎?教師拿出三角板測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并板書在黑板上。引導學生知道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就是這四條邊的總和,并計算出來。(二)探索實物表面的周長探究樹葉表面的周長師:(播放暢言)哪只昆蟲爬行的路線是樹葉的周長,你有辦法知道樹葉一周的長度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演示課件。需要哪些工具呢?(直尺、細繩)同桌合作,測量樹葉表面的周長。交流求得綠葉表面周長的方法(用線圍,再量一量)師: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想辦法把彎曲的邊線變成直的邊線,這真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談話:今天我們認識了周長,并且運用周長的知識解決了一些問題!下面請你說一說你對周長有了哪些了解?師:看來周長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其實,我們人體上也有周長,我們的頭一周的長度就是頭圍,腰一周的長度就是腰圍。五、課后作業:完成練習卡上第三題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