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級上冊音樂5欣賞《春江花月夜》教案(建設兵團省級優課).doc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題。 2、過程與方法:聽賞法,聯想法等了解一些中國傳統音樂的結構特點。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欣賞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學生了解有關的音樂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和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教材分析: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圖從音樂的角度來刻畫一幅美麗動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樂曲的旋律流暢婉轉,格調古樸典雅、生動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種音樂手段,形象地描繪祖國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貼切地表現出標題“春江花月夜”的新意。這首樂曲的生動音樂語言,激發著人們豐富的聯想與想象。因此,它遠遠地超過了用詩歌語言所表現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來是一首琵琶曲,曲名為夕陽蕭鼓,這首作品已成為中國傳統音樂中的一顆光彩奪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從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蕩漾,花影在兩岸輕輕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給人們以高度藝術美的享受。 教學重點: 認識中國傳統音樂結構的兩個特點:“魚咬尾”和“換頭合尾”。教學難點:了解春江花月夜想要表達的意境,并且通過理解熱愛我們的民族音樂。教學過程 :導入:播放視頻東風破,引出魚咬尾的寫作手法。這樣的寫作手法來自于中國的古人,很多的傳統的中國古曲都會用這樣的寫作手法,比如今天我們要欣賞的這首春江花月夜。播放課件,新中國成立以后,音樂家們又在絲竹合奏曲的基礎上,此曲編配為民族管弦樂合奏曲。復習上節課所講的中國民族管弦樂團的構成。了解中國樂器。播放沙畫作品春江花月夜,聆聽:這首典雅、優美、抒情的民族管弦樂曲,已成為中國傳統音樂中的一顆光彩奪目的璀璨明珠,它具有中國傳統音樂的結構特點。在欣賞這首作品之前,讓我們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樂曲中這些很有意思的結構特點。 江樓鐘鼓: 這段江南風格的主題音調(琵琶、古箏、簫、二胡等)絲竹樂器奏出。讓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段主題音樂。 教師演奏樂曲,學生聆聽,再次播放主題旋律,畫出旋律線,并且學生跟琴模唱。這段主題旋律如歌,給人以恬靜安謐、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礎。我們可以用一句民間的俗語來形容它叫“魚咬尾”。要求學生掌握這個特點后背唱這段主題旋律。播放第二段,這段主題,它在不同的音樂段落里變化展衍,從不同側面充分展示它所蘊含的美質。在不同的段落中,這一主要主題往往改變它開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給人以新的享受。請同學們聽三個段落“月上東山”、“花影層疊”“水深云際”。歸納出這三個段落有什么相似點。特點是:每段的結尾樂句相同: 我們把這種中國傳統音樂的典型的結構特點叫:“換頭合尾”。 著重講解漁歌唱晚,并且學生跟著音樂的節奏去模仿漁船的動作。加深對音樂主題的印象?;貫懪陌叮ㄟ^聆聽感受著江水拍擊著江岸的情景。欸乃歸州和尾聲,船舶歸來,江水恢復平靜。五、拓展與小結:播放視頻,讓學生對民族樂器的興趣提升,并且了解和認識中國傳統樂器特點。我們國家的民族音樂文化,真的非常遼闊,希望同學們能去喜歡,去了解我們的民族音樂!六、板書設計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