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第3節《地圖的閱讀》教案.docx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單元第3節地圖的閱讀教案教材分析本節課是義務教育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第三節地圖的閱讀。地圖是人們認知世界的一種工具,也是地理課的第二語言,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源泉。因此掌握地圖的基本知識、學會使用地圖的基本技能,是學生應具備的最基本的地理素質。本節課主要是學習地圖的三要素,它是學習地圖的是最基本的知識,為學習其他地理知識奠定基礎,選擇合適的地圖為生活所用。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夠利用比例尺計算實地距離,能夠在地圖上利用指向標或經緯網等確定方向,正確識別常見的圖例,并根據需要選擇地圖。能力目標:通過地圖三要素能夠讀懂地圖,學會在生活中使用地圖,初步形成從地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具備一定的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情感目標:使學生認識到科技進步推動地圖的發展,認識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地圖三要素及其使用。教學難點: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和方向的判斷。教學方法圖表法、邏輯推理法、小組合作探究法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情景導入:出示謎語:有山不見石和崖,有地不見土和沙,江河湖海不通船,外出旅行全靠它。四四方方一張畫,端端正正墻上掛,五顏六色在畫中,坐在家里看天下。提問:你生活中使用地圖嗎?你認識哪些地圖?猜謎語地圖說一說見到或使用的地圖:中國地圖、世界地圖、電子地圖等等以猜謎語的形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活動一:學會閱讀地圖1. 提問:什么是地圖?怎樣閱讀地圖中的信息?2. 提問:地圖中有哪些“語言”,它們蘊含著怎樣的含義?3.引導學生思考交流:什么叫比例尺?公式是什么?有哪幾種表現形式?(1)(2)出示臺灣地圖,請學生讀取圖中的比例尺:(3)比例尺的三種表現形式:(4)技巧點撥:在比例尺計算中要注意單位間的換算:圖上用厘米,實地用千米:厘米換千米,去五個零;圖上用厘米,實地用米:厘米換米,去兩個零。(5)提問:你發現這兩幅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溫馨提示:圖幅:指繪制圖樣的圖紙的大小提示:圖中包含的地圖信息哪一個詳細?哪一個簡略呢?(6)歸納總結:追問:請分析實地距離相同的情況下,圖幅和比例尺之間又是怎樣的關系呢?4. 閱讀地圖,要學會在地圖上辨認方向。(1)出示三幅不同的地圖:下面三幅地圖判斷方向有什么不同?(2)慧眼識圖一:一般定向法:面對地圖,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在此基礎上,再確定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方向。(3)慧眼識圖二:經緯網定向法:有經緯網的地圖,按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來確定方向。(4)慧眼識圖三:指向標法:指向標箭頭方向是正北,順著箭頭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溫習提示:平移指向標(5)引導學生歸納整理判定地圖中方向的方法:5. 地圖上的圖例中有各種符號,它們都表示一定的地理事物。(1)初步認識圖例:補充:圖例常和注記相互配合,說明地圖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稱、位置、范圍、高低、等級、主次等等。(2)出示常見圖例,引導學生進行辨認:(3)練一練:1.找出地圖的概念并理解:運用各種符號,將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縮小以后表示在平面的圖像。2.看圖總結:地圖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3.合作交流:(1)比例尺:表示地圖中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2)初步認識臺灣圖中的比例尺是線段比例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40千米。(3)進行三種比例尺之間的轉換(4)說一說,算一算濟南到煙臺的圖上距離為7厘米,根據比例尺,求濟南到煙臺的直線距離。(5)觀察發現:圖幅相同,比例尺不同。中國地圖比例尺小,內容簡略;北京地圖比例尺大,內容詳細。(6)在總結時注重比例尺的公式:思考交流:實地距離相同,圖幅大,比例尺大;圖幅小,比例尺小;4.觀察交流:(1)說一說:一般地圖、經緯網地圖、有指向標的地圖。(2)識圖辨方向:圖中高雄位于臺北的什么方向?西南方向(3)識圖辨方向:懷特霍斯大致在溫哥華什么方向?尼皮貢大致在溫哥華什么方向?懷特霍斯大致在溫哥華西北方向;尼皮貢大致在溫哥華西北方向。(4)畫一畫,說一說:圖中A村莊位于B村莊的什么方向?得出答案:正北方向。(5)歸納交流:一般地圖: 上北下南 左西右東;指向標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緯線指示東西方向5.認知與交流:(1)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統稱圖例;起說明作用的各種文字數字統稱注記。(2)認一認,記一記(3)請將圖中的圖例補充完整。引導學生從圖中獲得三要素,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問題設置從概念到公式,再到形式,步步引導自主完成,調動學生活躍的思維注重技巧點撥,跟蹤訓練,加深對該知識的認知對比分析,鍛煉學生的思維注意歸納總結的同時,要橫向拓展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鍛煉學生的看、想、說的能力結論與練習同步,加深理解記憶培養學生學習新知識后善于歸納總結的好習慣先引導學生辨認,再出示答案,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活動二:選擇適用的地圖1. 地圖的種類很多,不同的地圖能夠反映不同的信息。怎樣選擇合適的地圖呢?(1)根據使用目的,正確選擇地圖。(2)根據范圍選擇合適的比例尺。(3)海量信息的電子地圖。2.情景在線:(1)我想找首都北京的位置,我應該選擇圖?(2)我想找俄羅斯的位置,我應該選擇圖?(3)我們班準備到郊外的山地進行越野活動,事先需要設計行動方案,我應該選擇圖?(4)家住北京的明明周末想去北京動物園參觀,他應該選擇圖?3.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地圖的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多種形式的地圖在人們的生活中不斷出現,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學習、旅游、出行、參觀等活動。請看下面一些地圖,你能指出它們的不同用途嗎?4.出示不同類型的選擇情景,引導學生練習地圖的選擇:5.展示地圖家族:長期以來,人們一直用地圖來記錄和傳遞地理信息。考古學家發現,4700多年前,生活在亞洲西部的蘇美爾人把地圖刻在泥板上,標明城市、河流、山脈和方向,并且附有文字。1973年,在我國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三幅繪制在絲織品上的彩色地圖,分別是地形圖、城邑圖和駐軍圖。據推測,這三幅圖的成圖時間距今2100 多年,制圖精度高,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古老的彩色地圖。地圖種類很多,一般分為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兩大類。其中,自然地圖包括地形圖、水文圖、氣候圖、植被圖等,社會經濟地圖包括人口圖、交通圖、工業圖、農業圖等。隨著科技的發展,地圖家族不斷壯大,地圖更加多樣、實用。6.請學生說一說現代社會對地圖的使用:7.情景在線:小明暑假去云南旅游。在他旅游的整個過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圖與他相伴。(1)出行前,小明找到一張中國交通圖。這張圖能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些幫助?(2)到了云南昆明,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種地圖?(3)小明除了要在昆明游覽,還想去云南其他著名景區游覽,他需要哪些地圖?(4)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區后,要確定景點的旅游線路,他需要哪種地圖?1.交流展示:2.說一說:(1)中國政區圖(2)世界政區圖(3)某地的地形圖(4)北京城市交通圖和北京動物園圖3.說一說:4.交流展示,并說出選擇的理由5.欣賞古時地圖,感受古人智慧。說一說哪些是自然地圖,哪些時社會經濟地圖6.說一說:7.思考交流:(1)可以知道去往云南的交通線路。(2)昆明城市圖(3)云南省旅游圖(4)景點導游圖設置情景在線引導學生模擬出行選擇合適的路線盡可能多的調動學生發言,發揮他們愛動、好奇的天性在情境中鍛煉學生對地圖選擇的熟練性感受古人的智慧,培養學生的科學發現精神利用虛擬模擬加深對地圖的正確選擇1. 假如我們在野外迷路了,怎樣才能走出困境?(1)北極星定向:在睛朗的夜空,先找到著名的“北斗七星”,然后順著斗口外側兩顆星星的連線,向外延長約5倍的距離,便可以看到一顆亮星,它就是北極星,面對北極星的方向就是北方。(2)年輪定方向:(3)太陽與時鐘定方向2. 閱讀地圖“三部曲”第一步:看清圖名第二步:熟悉圖例第三步:閱讀地圖主題內容1.思考與交流:(1)(2)樹木陽光充足的一面生長旺盛,每年長得多,所以年輪寬,北半球太陽都偏南,所以較寬的一面是南,南半球相反,較寬的一面是北。(3)太陽東升西落,所以能根據它找到東西方向。北半球:將時針指向太陽所在方向,在它與12點夾角的二分之一處設想一條線,它所指的方向便是南方。南半球:將12點處對準太陽所在方向,時針與12點夾角的二分之一處即指向北方。2.讀一讀增加生活化的知識,增加趣味性、實用性,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課堂總結:課堂達標1.在一幅比例尺為1:80 000的地圖上有A、B兩地,在圖上量得它們之間的直線距離為3厘米,則A,B兩地實地距離: ( )A2.4千米B24千米C2400千米D240千米家住北京的玲玲利用周末乘火車去菏澤看牡丹,并順利返回。在整個過程中,玲玲使用了四幅地圖:中國地形圖,中國鐵路分布圖,菏澤市交通圖,曹州牡丹園導游圖。據此回答2-3題:2.對玲玲這次出行沒有明顯幫助的地圖是( )A. B. C. D. 3.如果上述四幅地圖圖幅大小一樣,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 B. C. D. 4.下列圖例中,表示河流的是() ABCD5.武漢大學為兌現承諾,從2021年開始,連續3年為援鄂醫療隊員以及湖北省疫情防治一線醫護人員和家人開設免預約賞櫻綠色通道,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想要暢游武漢,最好查閱()A中國政區圖 B湖北政區圖C湖北地形圖 D武漢市交通旅游圖隨堂練習,鞏固基礎,課堂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