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三章第4節《世界的氣候》(第1課時)教案.docx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四節世界的氣候第1課時教案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在學完氣溫和降水兩個氣候要素基礎上,讓學生理解氣候有關知識。既作為對全章內容的歸納、綜合,又是對全章內容的總結,居本章的核心地位。教材注重以活動為主、借前兩節課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世界氣候的地區差異大,另一方面使學生了解了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情況,并懂得分析各種氣候的特征。總之,本節內容的學習,更為今后學習區域地理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氣候類型的劃分依據。2.掌握閱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的方法。3.在“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圖上說出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區域。過程與方法:1.通過閱讀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圖,在頭腦中建立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的空間概念。2.通過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初步培養學會分析某一區域氣候特征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世界的氣候分布,培養認識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1.讀世界氣候分布圖分析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 2. 從氣候名稱,以及讀氣溫曲線圖與降水量柱狀圖,分析各氣候類型的特點。教學難點:從氣候名稱以及讀氣溫曲線圖與降水柱狀圖,分析各氣候類型的特點。教學方法圖表法、邏輯推理法、小組合作探究法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情景導入:播放視頻世界各地景觀差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1.你在視頻中觀看到了哪些不同的景觀?2.請思考是什么因素造成了這些景觀的差異?觀視頻思考問題,暢所欲言。有的學生能答出是氣候的不同。影像資料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盡快參與到學習中活動一:對比分析找差異1. 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具有穩定性。展示中國各地景觀圖,總結不同地區的氣溫和降水不同,導致氣候不同。世界上有的地區終年炎熱多雨;有的地區長冬無夏,終年寒冷;有的地區干旱少雨;有的地區冬季寒冷,降水稀少,夏季炎熱,雨水集中。2.繼續展示各地的景觀差異圖,引導學生總結。點撥:氣候有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3.展示氣溫和降水的表現形式:4. 學會分析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1)讀氣溫曲線圖,分析一地的冷熱狀況。(2)讀降水量柱狀圖,分析一地的干濕狀況。總結:綜合該地冷熱和干濕的狀況,歸納該地氣候特征: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5.出示兩幅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引導學生對比分析:6.技巧點撥:氣候的描述方法1.利用圖中信息,結合自己的實踐經歷,初步認識氣候導致的景觀差異2.展示交流:描述氣溫:寒冷、涼爽、不冷、高溫 、 炎熱;描述降水:降水、多雨、干燥、潮濕、積雪3.看圖進一步了解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的表示方式4.讀圖分析:(1)該地最冷的月份(1月) 平均氣溫在10以上,最熱的月份(7 月) 平均氣溫在23以上。由此得出:該地冬季溫和,夏季炎熱。(2)該地降水量12、1、2 月在100mm 以上, 6、7、8 月在30mm 以下。由此得出:該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5.對比分析:小組互動:探討冷熱狀況、干濕狀況、氣候特征等,并作記錄。6.對比記憶氣候描述的小技巧內容涉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展示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為后面將兩個量合并認識氣候特征做好鋪墊以問題引領學生學會分析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得出結論。及時進行方法的指導,為學生的探討做好鋪墊活動二:析圖歸納探類型1. 太陽輻射熱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異也影響著氣溫的分布和變化,世界氣候的分布與溫度帶有很大的聯系。2.引導學生說一說: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有什么規律?3.探究世界氣候類型:找一找:閱讀地圖說出世界氣候的類型。利用世界氣候類型圖。追問:從海陸位置來看,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有哪些?4.補充閱讀資料:柯本,德國人,世界著名氣象、氣候學家,他最突出的貢獻是創立了柯本氣候分類法。柯本對世界溫度帶的分布,以及溫度和降水的年變化有著深入的研究,并且洞察了世界植被的分布與氣溫、降水之間的關系。1936年,柯本在氣候學手冊中公布了正式的氣侯分類法,即柯本氣候分類法。5. 分析歸納: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和特點(1)熱帶氣候的分布引導學生說出有哪些熱帶氣候?這些熱帶氣候的分布有什么規律?這些熱帶氣候的氣候特征該怎樣描述?總結歸納:熱帶雨林氣候赤道附近,大約在10N10S之間;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在非洲、南美洲熱帶雨林氣候南北兩側;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亞洲的印度半島、中南半島;熱帶沙漠氣候位于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出示四種熱帶氣候的直方圖:補充四種熱帶氣候的景觀,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此種氣候的氣溫和降水特點。(2)探究亞熱帶氣候的分布引導學生說出有哪些亞熱帶氣候?這些亞熱帶氣候的分布有什么規律?這些亞熱帶氣候的氣候特征該怎樣描述?亞熱帶季風氣候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岸地中海氣候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展示兩種亞熱帶氣候的景觀。(3)探究溫帶氣候的分布引導學生說出有哪些溫帶氣候?這些溫帶氣候的分布有什么規律?這些溫帶氣候的氣候特征該怎樣描述?分布: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東部;溫帶海洋性氣候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大陸內部。引導學生讀圖分析溫帶氣候特征:(4)探究寒帶氣候的分布。提出問題:寒帶氣候分布在什么緯度范圍內?哪些大洲有寒帶氣候?出示氣候直方圖,引導學生總結氣候特征。(5)探究高原山地氣候的分布高原山地氣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點撥:夏季低溫是高原山地氣候相較于同緯度地區最大的區別。(6)表格展示各種溫度帶的氣候分布特征、氣候特征。1.溫故知新復習溫度帶的劃分:2.結合氣候圖進一步劃分溫度帶。3.互動交流,找一找,說一說:展示交流,老師補充后能及時記錄,落實記憶4.讀一讀,說一說抓住的關鍵點:柯本以植被分布為基礎,以氣溫和降水量為指標,將全球氣候分為5個主要氣候帶,各氣候帶又劃分為不同的氣候類型。柯本的氣候分類法,成為以后許多氣候分類的基礎,在各國廣泛使用。我們所學習的氣候類型,就是以柯本氣候分類法為基礎,并考慮適當成因劃分出來的。5.讀圖分析交流互動:(1)探究熱帶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小組合作完成四種氣候的特征描述: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2)合作分析,記錄整理:亞熱帶氣候主要包括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3)合作分析溫帶氣候分布并總結氣候特征。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高溫,冬季寒冷,降水稀少,氣候干燥;(4)讀圖分析:高緯度,極圈以內;亞洲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南極洲特征:終年嚴寒, 降水較少。(5)互動交流: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特征:冬寒夏涼 ,年溫差小,日溫差大,降水少。(隨著海拔的升高溫度降低)(6)利用圖,在表格中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學會調動已有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自主完成讀圖,以表格的形式呈現內容,清晰明了適當拓展引導學生讀圖,加深對世界氣候分布的認識明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展示,鍛煉學生的讀圖、析圖、表達的能力合作學習,盡可能的調動全員參與培養學生學會分析氣候圖,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世界氣候圖和氣候直方圖相結合幫助學生系統的了解各種氣候類型拓展延伸如何判斷氣候類型?(一)以“最熱月”定半球: 北半球陸地上最熱月是7月,南半球陸地最熱月是1月。(二)以“溫”定帶 (三)以“水”定型1、最冷月氣溫15: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熱帶季風、熱帶沙漠氣候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2、0最冷月氣溫15: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季多雨型(雨熱同期)冬季多雨型(雨熱不同期)全年濕潤型3、最冷月氣溫0: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侯降水最多月降水量是否大于100慧眼識圖:(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氣候類型有四種:(2)只分布在大陸東岸的氣候類型:(3)只分布在大陸西岸的氣候類型: (4)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感悟體會小組內互動交流,利用本節課所學的氣候類型進行驗證規律慧眼識圖交流展示:(1)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苔原氣候。(2)(三種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氣候,共同特點:雨熱同期(3)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4)地中海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除南極洲以外的六個洲)。技巧點撥,讓學生學到的氣候更系統,分析其特征更容易進一步引導學生讀圖,多角度深入了解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特點課堂總結:課堂達標1.讀圖,該地的氣候特征是( ) A全年溫和濕潤B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C全年高溫,降水稀少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2.下圖是A、B兩地月平均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示意圖,讀圖可知A地氣溫特點是( )A終年高溫 B夏季高溫 C四季如春 D終年嚴寒3.下列氣候主要分布在大陸內部的是: ( )A. 溫帶大陸性氣候 B. 溫帶海洋性氣候 C. 地中海氣候 D. 亞熱帶季風氣候4.下列氣候中,屬于冬季多雨的是: ( )A溫帶季風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C熱帶雨林氣候 D地中海氣候5.分布在溫帶地區大陸西岸的氣候類型是 ( )A. 地中海氣候 B. 亞熱帶季風氣候C. 溫帶季風氣候 D. 溫帶大陸性氣候隨堂練習,鞏固基礎,課堂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