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第2章第2節(jié) 氣候 教案.doc
第二節(jié) 氣候?qū)W習目標:了解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分析其特點形成的原因。了解我國溫度及干濕地區(qū)的劃分依據(jù)及劃分地區(qū)等。明確我國地理環(huán)境的巨大差異性。了解我國的氣候特征,明確氣候也是一種資源。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使人和環(huán)境相互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是至關(guān)重要的。學習過程:南北氣溫的差異讀圖認識我國冬、夏南北氣溫分布的特點。(零度等溫線的走向:秦嶺淮河線;觀察我國最南、最北端氣溫極端數(shù)值。結(jié)論:我國冬季氣溫南北差異大。)(觀察7月份等溫線分布狀況:青藏高原氣候最低、我國南、北端氣溫極端數(shù)值。結(jié)論:夏季我國南北溫差較小。)讀圖了解我國溫度帶的劃分。(我國溫度帶的劃分自南向北為: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外加高原氣候區(qū)。)活動一。東西干濕的差異讀圖認識我國等降水量線的頒布情況,800、400、200毫米。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遞減。我國干濕地區(qū)劃分的依據(jù)(一個地區(qū)的降水量與蒸發(fā)量的對比關(guān)系。)干濕區(qū):我國干濕區(qū)自東南向西北依次為:濕潤區(qū)(800毫米以上)、半濕潤區(qū)(400800毫米)、半干旱區(qū)(200400毫米)、干旱區(qū)(200毫米以下)。活動二。季風氣候顯著讀圖認識我國受海陸位置的影響,季風的影響不僅帶來有利的一面,夏季風帶來豐富的水汽形成我國的雨季;也帶來不利的一面,冬季風帶來寒冷干燥的氣流,是我國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了解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界限(大興安嶺陰山巴顏克拉山岡底斯山)季風:由于季節(jié)的不同,吹相反方向的風,來源:冬季風來自俄羅斯境內(nèi)的西伯利亞和蒙古國中部一帶;夏季風來處太平洋和印度洋。活動三。氣候復雜多樣讀圖了解我國不同的氣候類型。我國的氣候類型主要分為“三大類五小類”(東部: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西部: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山地氣候。)了解不同的氣候區(qū),水、熱變化狀況(降水柱狀圖、氣溫變化曲線圖等)活動四。課堂練習(選擇題)影響我國氣溫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除緯度位置外,還有另一個影響的因素是( )A、海陸位置 B、地形 C、冬季風 D、夏季風被稱為我國“火州”的地方是( )A、武漢 B、重慶 C、南京 D、吐魯番我國7月份平均氣溫最低的地方是( )A、漠河 B、烏魯木齊 C、青藏高原 D、內(nèi)蒙古高原夏季,我國北方和南方氣溫相差不大的原因是( )A、北方受夏季風影響大 B、北方白晝時間長 C、北方降水少,日照多D、北方地勢高,日照長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中的“春風”是指( )A、偏北風 B、偏東風 C、夏季風 D、冬季風7、我國既受東南季風影響又受西南季風影響的地區(qū)是( )A、東北地區(qū) B、西北地區(qū) C、東南地區(qū) D、西南地區(qū)8、正常年份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伏旱出現(xiàn)在( )A、4、5月份 B、5、6月份 C、7、8月份 D、8、9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