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5.1《延續文化血脈》教案(西藏省級優課).doc
延續文化血脈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1)懂得自古以來,我國各族人民在中華大地上共同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2)知道中華文化對我國發展的影響和作用,理解如何增強文化自信。(3)能夠從中華民族歷史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2過程與方法(1)培養學生的開放意識和世界眼光,培養學生收集、分析、處理材料的能力;(2)提高全面分析和認識事物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感受中華文化,培養和產生熱愛中華文化,熱愛中華的情感,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在了解中華美德的基礎上,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并轉化為弘揚和傳播中華文化的實際行動。二、教學重點、難點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是本課的重點。如何增強文化自信是本課的難點。三、教學方法合作與探究式、活動式、體驗式、講授式。四、課前準備1收集中國文學、科技、文字、等方面的史料;2收集影響較大的傳統格言、警句;五、教學課時1課時。六、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一首歌和你們分享播放視頻歌曲:如夢令片段有人說:看同學們的還深深的陶醉在歌聲里,請問讓你們陶醉的只有歌聲嗎?學生思考并回答。(歌詞)教師:在詩詞中我們可以一起看“人面桃花相映紅”,一起聽“稻花香里說豐年”,一起盼“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這就是中華文化的神奇魅力,當然,此時的古詩詞只是五千年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五千年歷史,探尋燦爛的中華文化,用實際行動延續文化血脈。延續文化血脈(板書)第一部分:了解文化一、中華文化根(板書)教師:提到中華文化,你們會想到什么?依據學生課前的資料收集分組整理匯報1.語言文字組 2.文化典籍組 3.科技工藝組 4.文學藝術組 學生互相評價 教師補充評價教師多媒體展示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圖片問:你能從時間和內容上總結出中華文化的特點嗎?(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習總書記曾說過:“一個名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里來,到哪里去,追根溯源,鑒古知今,更好的認識過去,才能更好的創造未來。”所以同學們,先來回顧回顧我們的歷史。(和同學們共同回顧中國近代史,一段被欺凌、被壓迫、被侵略的歷史)同學們:我們的民族發展是一帆風順的嗎?(不是)教師提問:幾千年來,中華文明歷經滄桑,飽受磨難,卻綿延不絕,歷久彌新。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歸納:中華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小組合作探究:為什么要堅定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討論回答)教師總結:1.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2.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怎樣堅定文化自信?1.要夯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基,薪火相傳,代代相守。2.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與時俱進。3.要跨越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列舉跨越時空的事例:孔子學院在全球的影響力.第二環節:美德萬年長 聽我講古訓、故事請學生講述中華美德的影響教師小結:對中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受到深刻的影響。對世界:推動人類的進步和世界文化的發展。第三環節:弘揚文化教師提問:中華民族有哪些傳統美德?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歸納:敬業樂群、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志趣,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昂揚銳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為政風范,厚德載物、道濟天下的廣闊胸襟,奮不顧身、舍生取義的英雄氣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等等。2與時俱進的傳統美德教師過渡:作為傳統道德的精華,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實踐的發展,其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講四愛”青少年該如何弘揚傳統美德? 1.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2.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七、課堂小結同學們:少年強則國強 少年智則國智 文化的延續和傳承還要靠少年一代的你們, 請你們明確肩上的責任,用實際行動做中華文化的傳承者。8、 當堂檢測9、 作業布置請同學們做一次家鄉的文化宣傳員,向從廣東來的支教老師們介紹我們藏民族的文化。10、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