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19《過年了》教案(朱老師).docx
教材版本:人教2011課標版 一年級 19課 教材分析: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過年啦就是引導學生從生活入手感受過新年的氣氛,并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模擬過新年的生活場景,如做花饃,蒸花糕,剪窗花及新年娛樂等。因此,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一個部分進行教學, 也可以有機的結合各種場景進行綜合性的體驗活動。教學目標:1、知道春節是我國最古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了解過春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并感受過年的快樂。2、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表現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集體協作精神。教學重點:學生選材料進行室內環境布置,以及人年夜飯,模擬過新年的情景。教學難點:如何調動課堂氣氛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表現欲;又做到緊張有序,活而不亂達到最佳的效果。活動準備:1、收集與過年有關的音像資料,圖片、兒歌、窗花等裝飾物。2、了解當地過年的風俗習慣,收集有關過年的民間故事。3、彩紙、剪刀、膠水、彩泥等。教學流程:一、 導入新課: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歌謠,你們想聽嗎?生:想!師:孩子孩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師: 好聽嗎?誰知道老師說的是什么節日?生:新年二、聽故事了解風俗習慣師:你們還記得你們是怎么過年的嗎?學生談過年師:同學們對過年觀察的真仔細,那你們知道年是怎么來的嗎?為什么過年我們要做這些事?生:不知道。師:關于“年”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你們想不想知道啊?生:想!播放課件(Flash動畫) “年” 的來歷(聽故事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新年的來歷,以及過年的一些風俗習慣, 吸引學注意力,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引導學生更大范圍地關注社會文化生活, 引發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從中體會過年的歡樂、喜悅的氣氛。)師: 傳說中 “年” 是什么?掛紅燈籠放鞭炮是為了( 把“年”嚇跑 ) 但這僅僅是一個傳說而已,現在過年人們過年更多地是為了表示喜慶,表達人們美好的心愿和祝福。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過年嗎?誰能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過年?生1:收壓歲錢,吃餃子生2:穿新衣,放鞭炮師:同學們說的真好,過年太快樂了,現在教室里一點過年的氣氛都沒有,如果明天就是春節那今天我們該做些什么事呢?學生討論交流結論:貼對聯、貼年畫、剪窗花、放鞭炮、做年夜飯師:過年要做的事還真不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提前過新年好不好?生:好!三、分組創作師:現在我們就分成兩組,一組負責做年夜飯,一組負責剪窗花,拉花等來布置教室,想一想自己最適合做哪一項工作。學生自由組合,選材并完成各自的任務。(目的是:一、培養學生的集體協作能力,二、懂得選擇最適合的材料進行制作,三、共同研究制作方法。)播放課件喜洋洋、過新年、恭喜恭喜等跟過年有關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創作)教師巡回指導解決學生技術上的難題四、作業展示師:新年代表新的目標,新的希望、新的成功,現在就讓我們共同把我們的教室布置起來,把你們精心準備的年夜飯端出來讓老師看看哪組同學做的最好。你喜歡誰的作品?生積極發言五、談收獲師:同學們,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這節課你們過的開心嗎?有什么收獲呢?學生談收獲六、拜新年師:今天我們在一起歡歡喜喜地過大年, 心里裝滿了對親人和朋友的祝福。聽,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了,現在就讓我們滿載著新年的祝福, 給大家拜年,大聲地說出我們的祝愿:祝大家生:(大聲說出)新年好!出示課件,“新年好”師:讓我們在這美好的歌聲中帶著對親人和朋友的祝福結束今天的課吧!七、教學反思教育不再是未來生活的預備,而是兒童現實生活的過程。在實踐的過程中,孩子們小組合作,互相配合,共同設計,共同研究,發揮了他們的藝術潛能,建立了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從孩子們的眼中可以讀到學習的熱情和快樂,在實踐的過程中也培養了他們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創造能力。本節課的構思是聽過年、說過年、迎新年、歡歡喜喜拜新年等一系列藝術活動,讓學生體驗感受過年的熱鬧場景,了解過年的一些方式、習俗及特殊物品的含義,使學生受到 藝術的熏陶。本節課較好地完成了我的教學設計要求,讓學生體驗感受了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藝術與文化等方面的密切關系,并嘗試了表現藝術,達到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