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18《電腦美術》教案(馮老師).doc
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模板學科小學美術教學內容(課名)一年級上 第18課電腦美術該內容總課時1課時翻轉課時第一講一、學習內容分析本節(jié)課是一年級美術教育中重要的一課,她開啟了學生學習用電腦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的旅程,是電腦美術的啟蒙,對學生以后利用其它更專業(yè)的軟件創(chuàng)作是個奇妙的開使,其重點在于讓學生感知多媒體表現(xiàn)生活的神奇作用。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初步利用Windows“畫圖”程序創(chuàng)作,難點是學生要利用課前微視頻自主學習,并探究鉛筆,圓形及矩形,顏料板的簡單使用。本節(jié)課的特色就是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課堂的有效翻轉,充分開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溝通能力,拓展學生的學習技能。二、學習目標分析課前學習目標是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能夠正常啟動“畫圖”程序,探究鉛筆,圓形及矩形,顏料板的簡單使用,完成層次作業(yè)。通過微信等交流工具,課上小組間檢查能有效判斷學生是否完成任務。課上學習目標是利用“畫板”程序進行個性作品創(chuàng)作,探究各種工具的使用技巧,是課前學習內容的內化和拓展。學生小組間交流,教師指導檢查,小組匯報,學生點評等方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三、學習者特征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對電腦美術沒有任何概念。好奇心十足,尤其是對電腦美術更有興趣。對圖案和色彩有自己的理解,孩子們更喜歡嘗試、操作,更喜歡成功的體驗。可能有部分學生沒能探究清楚線型工具的使用方法,進而無法完成梯度作業(yè)。四、課前任務設計一學生需要視頻播放設備,網(wǎng)絡或可移動存儲設備。二課前任務:1.通過微課的學習知道“Windows畫圖”是什么。如何啟動。2.自主學習1:嘗試使用“鉛筆工具”畫不同顏色的線條。自主學習2:使用“圓形工具”畫圓或橢圓,并添加喜歡的色彩。自主學習3:使用“矩形工具”畫方形,添加不同的顏色。3.作業(yè):(可選1)按照教材34頁的方法二畫方圓圖,并添加色彩(形狀和顏色可以與教材不同,也可以創(chuàng)作多幅作品。)(可選2)依照自己的喜好利用鉛筆,圓形和方形工具畫自己喜歡的圖案,要色彩豐富呦!三課前學習資料:學習視頻(我制作的視頻網(wǎng)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xMjcyMDY1Mg=.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任務單、教材。四學生的考核:觀看了教學視頻,能啟動Windows“畫圖”,1分探究了各種工具的使用,即使沒發(fā)現(xiàn)各種工具的詳細功能。2分能利用畫板工具模擬教材完成作業(yè)一。3分能自主完成簡單的創(chuàng)作。 4分對構圖和色彩運用合理的加1分。(備注: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能幫助別人學習的學生有額外的獎勵呦!主動和別人交流,互相提出建議和意見的也有獎勵呦!)五、課上任務設計有效的小組交流和教師指導會保證本課程的進行,不需要備選方案。學生有可能在40分鐘內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不滿意,這正是翻課需要的。三、課堂活動流程設計活動環(huán)節(jié)具體步驟組織形式時間分配檢測小組內交流課前學習心得,解決個人疑慮,問題可以提交討論到班級解決.小組活動8min作業(yè)給出梯度作業(yè)1.模仿作畫2.自由發(fā)揮作畫。(無論是模仿作畫還是自由發(fā)揮都可以嘗試使用沒有學到的工具)學生個體完成。20min討論小組內討論每幅作品,推薦一幅參加班級展示與交流。小組活動7min總結學生自由發(fā)言總結收獲,尤其鼓勵平時不善表達的孩子發(fā)言。學生個體完成5min在檢測階段采取同伴教學的策略,有利于知識的內化學生,激發(fā)學生“當小老師”欲望。給出梯度作業(yè)更有利于學生有獲得感。對學生不要求創(chuàng)作完整或完美的(實際上沒有最完美)作品,要充分發(fā)掘學生在電腦軟件使用,構圖,色彩上的優(yōu)點,讓學生互相體會,互相完善作品。在作業(yè)階段雖然是獨立完成但允許孩子們互相觀看,借鑒,交流。這樣做有利于發(fā)揮美育的教育功能,增強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平時表現(xiàn)相對落后的學生多鼓勵,對能積極合作探究幫助別人學習的學生的作品當堂打印給學生做獎品。所有學生的作品存盤備以后獎勵和班級制作板報使用。六、教學設計反思課前任務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課內達到知識技能的內化與拓展。這是第一次嘗試學生自主學習,第一次利用多媒體來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學生一定有興趣。對個別學生要引導其進行合作學習,嘗試同伴教學,是一種有益的教學策略。 本課程設計符合翻課的具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