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六年制)五年級下冊數學6.回顧整理 第一課時 教學反思
6 回顧整理 第一課時在引入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時,我以生活中常見的長方體引入,如電冰箱、洗衣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有人會想到用分割的方法求它們的體積,可又有同學會提出質疑,電冰箱、洗衣機分割了還能使用嗎?從而產生矛盾,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它們求知的欲望,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入了新課的學習。又考慮到學習數學是為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所以在課的結尾,讓學生設計一個實驗,求一張紙的體積。從而把理論上升到實踐,找到解決問題的一般規律,進一步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把教學推向新的高潮。體積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概念,從認識平面圖形到認識立體圖形,是學生空間觀念的一次重大的發展。然而此時,學生對立體的空間觀念還很模糊,從剛認識立體圖形時,我先以身邊的立體實物體切入,加強實物體或教具來演示,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此基礎上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從實物體到立體圖形,慢慢的加深學生對立體圖形的認識和理解。在推導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時,先引導學生用12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放出不同形狀的長方體,并把擺這個長方體一排要擺幾個小正方體,要擺幾排,擺幾層,一共是多少個小正方體,擺出的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等數據填入表格中,根據這個表格讓學生自己觀察、討論;接著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每排的個數、排數、層數與它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最后,通過學生自己觀察、發現、歸納出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足見,通過實物體的實際操作、填表、觀察等活動,學生清楚地理解長方體體積計算公式的來源,在實驗中找到解決問題能力,在實驗中鍛煉了自己動手操作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