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13《會動的小紙人》教案(張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會動的小紙人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通過制作會動的小紙人,培養學生設計意識和動手的能力。 2.利用小紙人來表演節目的游戲,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并強化他們與人交流合作的井繩。 教學重點:通過不同的渠道探究會動的小紙人的特點及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探究紙彈簧的制作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一些短小精悍的、適合于表演的、孩子們熟悉的小故事、各種形象的小紙人。 2.教師提前為學生準備一頭寬、一頭窄的紙條1-2對。 3.學生準備彩色筆、紙、剪刀、膠水等物品。 教學過程:一、 激趣導入1.小朋友們愛讀故事書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書,這是一本有魔法的書,只要你輕輕吹一口氣,這本書就變了,仔細瞧瞧,這些小紙人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教師按住小紙人,讓它往上彈)(生答:小紙人本來是矮矮的,按一下它就變得高高的了,就站起來了。)2.噢小紙人站起來了,看!老師把它輕輕地搖晃一下,它還會怎樣?。浚ㄉ穑核鼡u起來了,動起來了。)3.你能給這個小紙人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嗎?(揭題:會動的小紙人。)4.會動的小紙人。這個名字有意思!那今天咱們就來學做會動的小紙人(師出示課題)二、講授新課:(一)制作紙彈簧1.這個會動的小紙人它是哪一個部分在動呢?你們發現了嗎?2.身體在動,它很像我們生活當中的什么東西?3.噢,跟彈簧很像,看看是不是這個?(師出示彈簧圖片和彈簧做的玩具)小朋友們觀察得很仔細。平常咱們見過的都是用鐵絲做的彈簧,那今天這個彈簧是用什么做的?所以我們把它叫做紙彈簧更恰當。4.這個紙彈簧是怎么折成的呢?小朋友們知道嗎?拿起桌上的這一截紙彈簧,仔細看一看,你也可以把它拆開,看看是怎么折的,再給他折起來。5.哪個小朋友已經學會了?請你來當小老師,教一教大家吧。6.師總結:看來,這個紙彈簧每一步都要折整齊,它有一個規律,兩張紙張輪流折。7.現在,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折一折?在你們的桌子上有兩條紙張,拿起來,跟著老師一起折。8.(學生已做完紙彈簧)小朋友們,現在請你們把剛才白色的那個紙彈簧拿起來跟你制作的這個紙彈簧比比看,他們有什么區別嗎?有沒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生答:白色紙彈簧兩頭都一樣大,我們做的紙彈簧一頭大一頭小。)9.師:好,現在老師來做一個實驗(準備兩個彈簧,一頭大的朝下,一頭小的朝下)看看哪個比較會搖?得出結論:小的朝下更會搖晃。為什么?(生答:上面比較重,比較沉, 所以搖晃得比較明顯)10.那么,我們就用這個方法,把小的那頭朝下,大的那頭朝上來做小紙人,這樣搖起來更好玩好不好。(二)制作頭部1.我們已經把小紙人的身體折好了,現在還差什么呢?(生答:頭、手、底座)2.(教師示范)先把它固定在底座上。再用卡紙畫上臉,眼睛鼻子和嘴巴,也可以給他畫上頭發,戴上帽子,再貼在彈簧上。還可以剪兩只小手貼上去。最后把小腦袋粘到紙彈簧上??蓯鄣男〖埲司妥龊昧恕3俗龀尚⊥尥?,咱們還可以做什么?(出示各種樣子的臉和裝飾圖片)3.噓,-想跟老師說句悄悄話。他說就三個小伙伴一塊兒玩太寂寞了,今天想在這兒找一些新朋友,咱們趕快動手做一做吧,看看誰做的小紙人能成為老師故事書中的新成員。(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4.現在,請小朋友們把做好的小紙人放到臺上。沒有做好的也先停下來,看看哪一組表現最好!表揚誰來介紹一下你的小紙人?(學生互評)表揚優秀作品。5.小朋友們做得非常棒。今天,咱們學會了給小紙人裝上紙彈簧讓他跳起了舞,除了裝彈簧你們還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他們動起來?瞧,我們還可以這樣做(展示圖片)教后反思:如今的美術課已經舊“貌換新顏”,不再是教師畫學生就畫,教師做什么學生也跟著做什么,可以說每堂課都要根據內容的不同,因地制宜的進行教學設計。本課是一節一年級美術課。眾所周知,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剛剛入學不久,良好的行為習慣還沒有養成,最大的缺點就是上課的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我在進行預設時,應重點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使課堂上的內容由始至終都能夠吸引孩子們的眼球。一、把會動的小紙人當作玩具,給同學們欣賞。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設入手,讓學生一開始就以輕松的心情進入本課。二、本節課的難點部分是小紙人的身體紙彈簧,由于一年級學生的在語言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阻礙,所以在這部分的教學上,我采取了“小老師”直接教的方法,所謂的“小老師”就是教師課前準備好的紙彈簧,每組發一個,讓學生們自己拆開,然后在折回去的。這樣學生們對學生們來說比較淺顯易懂,也比較直觀,效果較好。三、針對這課的重點制作小紙人的步驟。主要是利用課件讓學生們直接看步驟圖來掌握。對于學生沒有太好的畫畫基礎,在做頭和手的時候我在黑板上貼模型來解決。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