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10《我的新朋友》教案(韓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第十課:我的新朋友激情引趣師:小朋友們,今天的美術課,老師先唱首歌給你們聽,好不好?生:好!師:聽的時候,比比誰的小耳朵靈,看誰能聽出我歌里唱的是什么?師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個新朋友,敬個禮呀,握握手,你是我的新朋友。分析:導入環節把美術和音樂結合起來,學生首先感到原來美術老師也會唱歌。當聽到是自己熟悉的找朋友時,便自然而然的跟唱起來,師生在合唱的愉悅聲中拉開了本課的序幕。但部分同學因此而忘了仔細聽歌詞,所以老師再請同學聽最后一句,唱時強調“新”字,學生馬上聽出了歌里原來唱的是“找新朋友”,由學生的回答揭示了課題,隨即教師順著學生的回答提問:“那你有新朋友嗎?”生1:沒有。師:沒有?其實人與人第一次見面就是新朋友了,譬如老師今天剛跟你們認識,我們就是新朋友了。生2:有。師:那是不是我們班的同學呢?先別告訴我是誰,讓我來猜,告訴我他長的啥樣呢?老師邊猜邊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新朋友觀察得更仔細,描繪得更詳細。新朋友是胖胖的,還是瘦瘦的?臉長的什么樣?有沒有什么很特別的地方?頭發怎樣的?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穿什么衣服呢?分析:通過描述引導學生對新朋友的外形給予關注,而不是從性格入手,因為小朋友最容易表達的是外形。隨著老師猜出是誰,學生覺得非常好玩,爭著也要來猜。老師改變游戲方法:請一位同學描述,另一位同學來猜。這一次描述外形時,學生已掌握方法,甚至把新朋友的典型特征:額頭上有一顆大痣也描繪了出來。更多的同學舉手想參與游戲,為了不打擊大家的積極性,也為了讓更多的同學練習觀察和描述,老師再次改變游戲方法:師:這么多同學想玩這個游戲,好,老師給每個同學一個機會猜,(學生歡呼雀躍)請同座位的同學互相猜,你猜猜我的新朋友是誰,我猜猜你的新朋友又是誰呢?學生互相熱烈的猜著,雖然只是小范圍討論,但大家描繪得都很細致,聽的同學也很認真,有的甚至離開座位,跑到新朋友旁邊指給同桌看,自己猜的對不對。盡管教室里看似嘈雜,但都是學生認真投入的結果。師:好,你們有沒有都猜出來的,來,為自己的聰明鼓鼓掌!師:那有沒有誰把方老師當成你的新朋友了?這句話一下子就把教師的地位降低了,教師和學生處在了同一高度,創設了一個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學生有的點頭有的大聲而充滿感情的喊:“我!”教師非常高興:能成為你們的朋友我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