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8《魚兒游游》教案(許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魚兒游游教學設計科 目一年級美術教 材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美術 一年級上冊2425頁課 型造型表現課題分析魚是小朋友們常接觸的事物,但由于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足,他樣對魚的了解僅僅是好吃、好看、好玩,并沒有更深入的了解。本課題的設置,既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入手,深入了解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的情感,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感受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中的美,進而運用自己的智慧創造美,培養自學意識、創新意識。教材分析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魚兒游游是一節集欣賞性、合作性、互動性等特點于一體的美術課,在本節課前面安排了淅瀝的小雨、美麗的印紋、紙風鈴等課,已經讓學生接觸到了用顏料彩筆等工具進行繪畫,用彩泥、彩紙等手工材料來表現畫面,而魚兒游游這節課是在此基礎上用“剪紙、撕紙、彩筆繪畫、彩泥制作、綜合材料”等方法來表現畫面,復習運用了前幾節課的學習內容。而在本節課后面安排了我在空中飛、鮮花送老師、我做的文具等課,這幾節課主要是通過彩紙彩泥以及綜合材料來表現畫面,魚兒游游為這幾課的學習活動打下良好基礎。所以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了解魚的外形和顏色及活動等特點;2、學習用線、色、剪刻、捏制等方法表現魚,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 過程與方法: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魚的外形和顏色了解魚的特點;2、通過想象、創作活動提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自然的責任感,激發學生對人類生態保護的意識。 學習目標1、了解魚的外形、顏色;2、感受魚兒的快活游動;3、嘗試表現自己心中魚;4、表達熱愛自然的情感。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分析魚的特點及美感,培養學生折觀察、分析等能力。教學難點能用繪畫、撕紙或剪紙等多種方法表現水中游動的魚,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學生對魚的表現能力。教學方法教法:啟發 釋疑 講解 示范學法:自學 探究 創作教學用具教具:1、多媒體課件、范畫;2、彩紙、膠水、彩筆、橡皮泥等繪畫工具 ;3、魚的頭飾等輔助用具。學具:教科書、 彩筆、膠水、剪刀、彩紙、橡皮泥等繪畫工具。教學思路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復 習復習制作紙風鈴的工具問:“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共同制作了精美的風鈴,在制作活動中同學們都用了什么工具?”回顧上節課回答問題為本課繪制活動的用具做鋪墊導 入導入本課激發學習興趣“同學們表現的都很好,作為獎勵,老師和大家一起欣賞一部動畫的主題歌。”播放小鯉魚歷險記的主題曲問:“同學們喜歡這部動畫片中的小鯉魚嗎?”“動畫片中的小鯉魚如此可愛,你們想不想也擁有一條屬于自己的可愛的魚呢?”“下面我們就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共同完成這節課的活動魚兒游游”板書標題欣賞動畫片回答問題回答問題利用學生喜愛的事物導入激發學習興趣定向示標學習目標:1、了解魚的外形、顏色;2、感受魚兒的快活游動;3、嘗試表現自己心中魚;4、表達熱愛自然的情感。展示本課的學習目標讀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明確學習目標確定學習方向自主學習觀察、分析魚的形狀分析魚的顏色展示:不同的魚的圖片引導學生欣賞圖片啟發:“同學們要仔細觀察,分析這些魚是什么形狀構成的?”板繪學生描述的形狀啟發“請同學們描述一下魚都有什么顏色的?”“你們能用一句成語來概括嗎?”“同學們的觀察力真敏銳,描述的也很好。”欣賞圖片分析魚的形狀描述形狀描述顏色“豐富多彩”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釋 疑小結:魚的形狀:多種多樣魚的顏色:豐富多彩拓展知識:魚的身體各部分的名稱和用途小結:“同學們,魚的形狀是多種多樣,顏色豐富多彩。我們只要把握結構,在這引起結構上加入美麗的花紋,一條美麗的魚就繪制出來了。”展示:魚的結構圖介紹:魚的各部位有著不同的作用:1鱗片:是魚體表一種呈瓦片狀的披覆物。2鰭:俗稱劃水,是魚的運動器官。分為背鰭、腹鰭、臀鰭、尾鰭。3側線:側線是魚體兩側面的兩條直線,側線是魚類用來測水溫、水流、水壓的器官。4鰓:是魚呼吸器官。魚的鼻孔無呼吸作用,有嗅覺功能。5眼:魚眼大多數沒有眼瞼,不能閉合。6口:是魚類的攝入器官,與呼吸密切相關。7觸須:是魚的一種感覺器官。觀看結構圖了解魚的各部位的名稱了解魚各部位的用途為學生的創作活動作鋪墊拓展學生知識拓展學生知識增強學生對生活的認識為學生的創作提供理論依據自主學習觀看視頻分析魚的游動導入“同學們剛剛對魚的結構、顏色都有了基本的了解,也知道了各部位的用途,那么魚在游動時又有什么特點呢?下面就讓我們來共同看一段視頻,研究一下魚在游動進特點。”播放關于魚游動的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引導學生描述觀看視頻描述魚的動作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釋 疑小結魚的游動姿態“魚游動時尾巴用來控制方向,游動的是鰭。鰭是魚類特有的運動器官,在胸鰭、腹鰭、背鰭、臀鰭和尾鰭中,尾鰭對魚的運動作用較大。它不僅可結合肌肉的活動使身體保持平衡,而且還能像舵一樣控制著魚的游泳方向。同時,魚尾鰭的運動,也是配合全身肌肉運動,推進魚體前進的動力之一。”“分析魚群的快活姿態:1)彎曲身體 2)擺動魚鰭 3)晃動尾巴 4)上下穿梭了解新知拓展學生知識增強學生對生活的認識為學生的創作提供理論依據游 戲模仿魚的游動“下面就找兩位同學到前面來模仿魚的游動。”拿出準備的道具,引導學生模仿。模仿魚的游動評價誰表演的更好進一步理解魚的游動的知識培養學習興趣合作探究分研魚的表現方法設計“我們自己的魚”“美術的表現方法很多,你們知道哪些可以表現魚的方法?”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展示不同的創作方法示范創作方法“現在同學們了解了魚的特點及繪制方法,現在就請同學們結合你對魚的了解,發揮你的想像,創作屬于你們自己的魚吧。”指導學生的設計活動。引導學生描述自己的設計,適當予以指導。討論交流分小組設計小組代表描述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集體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創作分小組繪制魚“同學們的想法都很好,現在就讓我們動手把我們心中的魚的繪制出來吧。”播放音樂及范例圖片指導學生制作明確活動任務感受氛圍分小組制作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創設良好氛圍培養學生的集體合作意識小組互評展示作品小組互評生態環保教育“同學們的作品完成了現在展示出來,大家來共同欣賞吧。”指導學生展示作品指導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同學們你們特別喜歡哪副作品,為什么?”引導學生互評引導學生學習他人優點,彌補自身不足。總評作品,以鼓勵為主。“同學們,剛剛我們欣賞了魚兒的美,又用我們靈巧的雙手創造了屬于自己的魚,魚兒是美麗的,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人類的瑰寶,我們在感受它美的同時是不是更有責任去保護它呢?那怎么去保護呢?請小朋友下課后去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展示作品小組代表介紹作品互評培養學生展示自我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培養學生向他人學習的意識對學生進行生態保護教育測 評復習測試:魚的結構介紹展示魚的結構圖:“同學們還記得魚的這些部位叫什么?有什么用途嗎?”引導學生復習。完成測試鞏固本課所學知識自我總結學生自學總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魚兒游游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嗎?”引導學生自我總結總結本課“同學們的收獲真不少,老師也收獲了,那就老師欣賞了這么多美麗的作品。希望以后同學們仔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再發揮我們的想象力,創作出更多、更美麗的作品。”自我總結及時總結發現不足鼓勵學生認識自然、發現自然美及創作意識布置作業作業:1、集體展示活動:游入大海。2、預習我在空中飛布置作業:展示在課前準備一張繪有海草、巖石的大型紙張,讓學生在課后將自己創作的作品粘貼或擺放在紙張上展出。()預習我在空中飛,想想這一課的主要表現對象什么?收集相關的資料,準備繪畫工具。明確作業培養學生展現自我、肯定自我的意識培養學生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板書設計魚兒游游多姿 多彩課后反思魚兒游游一課通過賞魚、演魚、繪魚、制魚、評魚,讓學生逐步深入了解魚的同時,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培養學生的生態保護意識。在學習過程中還逐步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創作、提前預習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這堂課的教學活動中我既有收獲,也感覺到一些不足。一、以趣導情,以情助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在課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就會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積極表現自我,從而為我們的教學工作創設良好的條件。 二、以情施教,以情育情教師在教學中要以積極的情感感染學生,從而實現教學的情知交融。上課前把自己情緒調整到快樂、精神振奮的狀態,在課堂上就會富有情感地講解教學內容,以情感育人,效果更好。三、以評樹信,促進發展通過教學評價可以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使學生及時看到自己學習的成績,獲得成功的體驗,激勵學生的自信,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四、以思補缺,提升自我教學反思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它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的對話,培養了教師的能力,提升了教師的業務水平,加強了教師對專業知識的積累,使教師由實踐型向經驗型、鉆研型轉變。也是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教師的重要途徑和創設有效教學的必要的條件。本課的難點,我認為主要是時間的把握和課堂氛圍的駕馭。只有把這兩個難點處理好,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