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六年制)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6.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的練習與對比 教案
6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的練習與對比n 教學內容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的練習課n 教學提示精設練習,引導巧練。練習內容分層,層層遞進;練習形式多樣,幫助學生分析知識、總結方法、滲透思想,使學生練中鞏固,練中拓展,發揮練習課的最大值。既可以幫助學生整理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又可以促進學生進一步形成技能。n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通過練習與對比,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能正確、快速地求出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2.運用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發展數學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合作,交流,探索,總結”,并意識到“合作,交流,探索,總結”的重要性,今后能自主地用這些方法解決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比練習,幫助學生從復雜的中實際問題抽象出簡單的數學模型,最后輕松解決問題。n 重點、難點重點使學生能正確、快速地求出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并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難點正確進行分析與對比,熟練將復雜的生活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n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學生作業紙每小組3張n 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連一連導入連一連。(口答完成,區分概念)A、爸爸的爸爸 舅舅 B、最大 公倍數媽媽的兄弟 爺爺 爸爸的媽媽 阿姨 最小 公因數 (1)問:爸爸的媽媽可以和阿姨相連嗎?為什么?(滲透“對應”思想)用數學的話說,爸爸的媽媽和阿姨是不“對應”的,所以不能連。課件出示“對應”思想,問:爸爸的媽媽對應的誰?(2)第2題這樣連同意嗎?問:什么叫公因數?什么叫公倍數?什么叫最大公因數?什么叫最小公倍數?問:最大可以和公倍數相連嗎?(不可以)為什么?(沒有最大的公倍數)問:最小可以和公因數相連嗎?(可以,所有自然數都有因數1,所以幾個數的最小公因數是1)設計意圖:通過練習,既吸引學生興趣,又滲透“對應”思想,同時引出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的相關概念,通過第2個連線題,幫助學生區分清楚這兩個概念及相關知識。本環節是有效練習的開始,也可看作有效練習的第1個提升。(二)層次練習:1.找出12和18的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和公倍數、最小公倍數。(1)學生分組完成練習,一部分學生求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一部分學生求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同時指2名同學演板。(2)集體訂正,交流小結:幾個數的公因數個數是有限的,幾個數的公倍數個數是無限的,最小公倍數的倍數都是它們的公倍數,沒有最大的公倍數。設計意圖:本環節為鞏固練習。通過練習鞏固“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的一般求法”。最大公因數的求法和最小公倍數的求法相似,因此,本環節設計“分組練習”,避免重復練習,騰出時間進行其他有效練習。3、找出下列各組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4和5 9和116和18 15和30 8和10最大公因數:() ()() () ()最小公倍數:() ()() () ()師:如果我們用字母表示你會填嗎?a是b的倍數。a和b的最大公因數是(),最小公倍數是()。a和b只有公因數1。a和b的最大公因數是(),最小公倍數是()。(1)課件出示3、4題,先讓學生在練習紙上獨立練習,師巡視指導,提示學生能直接寫出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可以直接寫。(2)4人小組內交流結果和方法。(3)小組代表匯報結果和方法。(4)分類小結。設計意圖:本環節為提升練習。學生通過分類和比較進行觀察與思考,發現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的簡便求法,并對知識進行總結和提升。(三)聯系生活,解決問題:1、五(1)班有男生24人,女生32人。上體育課時,老師要讓男、女生分別排隊,并且使每排人數相同。可以排嗎?每排最多可排幾人?此時男、女生各有幾排?2、有一包糖果,平均分給5人或6人,都正好分完。這包糖果至少有幾塊?有一包餅干,平均給5人或6人都剩下3塊,這包餅干至少有幾塊?(1)課件出示以上2道生活題,說:這2題都是來自實際生活,題目很長,看著很難,其實,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很簡單,以上2題實際是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讀題,思考清楚到底是求最大公因數還是求最小公倍數。(2)讓學生讀題分析:每道題實際是求什么?(3)組內討論,把結果寫下來。(4)小組匯報,全班交流。(5)4人一組,每人各選1題去解決。(對有困難的同學其他同學幫忙,做完后互相檢查,同時指4名同學演板)(6)結合演板快速訂正。教師幫助學生小結:我們把復雜的實際問題,轉變成簡單的數學模型,再用數學知識去輕松解決問題。設計意圖:本環節一方面從生活中收集素材,創設常見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以致用;另一方面組織學生分析實際問題,抽象出簡單的數學模型,并幫助學生總結方法。學生不是單純地進行解題練習,而是在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四)分析對比,變型深化:1、五(1)班同學不足50人,做操時每行站6人或8人都正好站成整行,這個班應該有幾人?3、爸爸工作4天休息1天,媽媽工作3天休息1天,5月1日兩人同時休息后,至少過幾天兩人再次同時休息?(1)課件出示題目,讓學生讀題分析:每道題實際是求什么?(2)小組內交流想法。(3)全班訂正。設計意圖:本環節繼續創設生活情境,組織學生分析應用,對比強化。但本環節并不是上一環節的重復,而是上一環節的延伸和提高,變型和深化。(五)全課反思,變型深化:1.你在本課中學會了什么?還有別的收獲嗎?有哪些遺憾?2.送給同學們2句話。a只要你用心去觀察,只要你用心去探索,你就會有新的發現。 b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站在數學的角度去思考,讓生命樹更加有生機和活力。設計意圖:如果說課堂教學中“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課尾的總結是課堂教學中的升華”。本環節不僅引導學生總結所學知識,更引導學生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以送給學生兩句話為結尾更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六)布置作業:1.甲235,乙237,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數是( )2.自然數a除以自然數b,商是1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數是( )3. a和b 都是自然數,如果a 除以 b商5沒有余數,那么a 和 b的最大公約數是( ),最小公倍數( )4.一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它的最小公倍數5. 100以內能同時被3和7整除的最大奇數是( ),最大偶數是( )6. 兩個連續自然數的和是21,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是( ),最小公倍數是( )。7. 兩個相鄰奇數的和是16,它們的最大公因數是( ),最小公倍數是( )。8. 某數除以3、5、7時都余1,這個數最小是( )9. 求下面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56和42 225和15 84和10510. 求下面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6和10 28和14 15和20 14和4 答案:1. 6 2. b 3. b a 4. 等于 5. 63 84 6.1 110 7.1 638.106 9. 8 15 21 10. 30 28 60 28n 板書設計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的練習公因數:幾個數公有的因數 最大 公倍數公倍數:幾個數公有的倍數 最小 公因數n 教學資料包教學資源1. 一筐梨,2個2個分多1個,3個3個分多2個,5個5個分多4個,這筐梨至少有幾個?2. 王老師把25本練習本和35塊橡皮平均獎給在校表現優秀的學生,結果練習本多出1本,橡皮卻少了1塊。你能算出得獎的學生最多有幾個?3. 從小明家到學校原來每隔50米安裝一根電線桿,加上兩端的兩根一共是55根電線桿,現在改成每隔60米安裝一根電線桿,除兩端的兩根不用移動外,中途還有多少根不必移動?答案:1. 如果多一個,則可被2,3和5整除至少=235-1=29個2. 25-1=24 351=36 24和36最大公因數是123.50(55-1)=2700(米)270060=45 4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