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8《魚兒游游》教案(孔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魚 兒 游 游教學分析:本課是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的內容,自然界的魚類有各種各樣的形狀,色彩也是五顏六色。我通過帶領學生欣賞美麗的魚兒,誘導學生表現魚兒的欲望,啟發他們用自己手中的畫筆、剪刀、靈巧的雙手以畫、剪、撕、捏等制作方法來描繪美麗的魚兒,和魚兒做朋友。學生在創作過程中不必拘于自然與現實的色彩及形狀,要大膽、富于想像,裝飾豐富多彩,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現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徑很廣,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聯想奇特,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自己的想法,恰巧小朋友本身對色彩的敏感度很高,他們可以用天真稚拙的色彩來達到畫面的完美。而魚兒游游這節課就是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發展的特點。教學重點:了解魚的外形結構,使學生能用剪貼畫的方法表現自己喜歡的魚兒。教學難點: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裝飾各種魚兒。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分析魚兒的結構,引導學生大膽夸張表現各種各樣的魚。增長學生的知識,懂得珍借自然,培養學生環保意識。2、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大膽想象。3、在畫、剪、撕等制作過程中,讓學生體驗藝術之美,提高審美能力和協作精神。課前準備:水彩筆、橡皮泥、彩紙、剪刀、膠水教學過程:一、導入:大家喜歡看動畫片嗎?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小動畫片,大家想看嗎?(課件:海底總動員)師:這是海底總動員里的一個小片斷,誰能說說你剛才看到了什么?(生從故事情節、魚的樣子兩個方面交流)師:這個動畫片不但故事情節非常有趣,里面的景色也十分的迷人。師小結:其實,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是藍色的海洋,在這廣闊的海洋里生活著各種五彩繽紛、形狀各異的魚,他們在海洋里快活地游著,同時也上演著許多精彩有趣的故事。(設計意圖:精彩的動畫片緊緊地抓住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動畫片中感受海底世界的美麗和魚兒們之間精彩有趣的故事。)二、觀察、比較師:課前老師搜集了一些魚類的圖片,想看嗎?老師有個要求看完之后要說說海底的魚類長的都是不是一樣的,哪不一樣?師:是一樣的嗎?魚類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生:魚頭、魚尾、魚鰭、魚鱗、眼睛、嘴師:魚一般都是由這幾部分組成的。那他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1、形狀:師:常見的魚都有哪些形狀?(生說師在黑板上畫)2、顏色:師:除了形狀不同還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師:這些魚和我們平時見過的不一樣,他們都穿著鮮艷的花衣裳。你們看,這條魚穿著藍黃相間的條紋衣服,這條穿著紅白相間的衣服3、總結:魚的種類很多,世界上大約有13000種魚類,他們五顏六色,形狀也是千奇百怪,只要我們畫出魚身體的形狀,在添上魚頭、魚尾、魚鰭、眼睛、嘴,無論多么美麗的魚我們都能很容易的畫出來,在裝飾一下,給他穿上美麗的花衣裳就更漂亮了!(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比較魚兒之間的不同點,讓學生感受到魚兒種類之多,形狀、顏色各不相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三、欣賞師:自古以來人們就喜歡魚,不僅因為魚美麗、可愛,還因為他象征著吉祥和富裕,所以人們喜歡用魚來裝飾和美化我們的生活。課件出示小朋友的作品師:不但小朋友們喜歡魚,很多藝術家也很喜歡。讓我們看一下小朋友的作品和藝術家們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課件出示用各種材料創作的魚)(設計意圖:讓學生欣賞同齡人和藝術家用不同材料創作的作品,在學生感受魚兒美麗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鑒賞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四、創作師:我們欣賞了動畫片里尼莫和馬林的精彩表現,欣賞了小朋友筆下的魚以及藝術家們用不同材料創作的魚,你心中最美的魚在干什么?生交流(設計意圖:讓學生交流心中最美麗的魚,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師:這么有趣的故事,你想不想把他表現出來?你準備用什么方法表現?生:捏、剪貼、畫師:現在同學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可以剪、可以畫、可以捏將你心中最美麗的魚表現出來吧!畫完之后可以為你的起個有趣的題目。生創作,師巡視。伴著動聽的音樂播放魚兒的圖片。五:展示評價,情感升華師:同學們用自己的小巧手通過畫、剪、捏創造了一片美麗的海底世界,這就是集體的力量,大不大?誰愿意下來介紹一下自己的畫,說說你創作的魚是什么樣的,在干什么?生介紹自己作品師:介紹了自己畫,誰想下來評評別人的畫?哪個地方畫的好,你要向他學習,哪個地方還有不足,需要改進?六、總結師:海洋里的魚類五顏六色、千姿百態很是漂亮,他給我們帶來了快樂,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可是由于人們過度的捕撈和對環境的污染,大海里的魚種類越來越少,有的甚至已經滅絕。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周圍的環境,保護我們的海洋,讓魚兒生活的更加快樂,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加的美麗!(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評、互評作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交流魚兒在干什么,讓學生感受魚兒之間和諧、美好的情感,也培養了他們的環保意識,讓他們因為魚兒的可愛和美麗而想要保護海洋、保護環境。)教學反思:兒童的思維活躍、富于幻想,處于想象力發展的最佳時期,但他們的想象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依賴于實踐和教師的誘發。本節課我從學生喜歡的動畫片海底總動員入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動畫片中魚兒的人性化不但讓學生感到魚兒的美麗、可愛,也使學生感受到海底動物之間和諧而友好的感情,為創作中更好的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奠定了基礎。在交流自己心中最美的魚兒在干什么時,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自由發表自己想法,對學生獨特有個性的回答我及時的給予表揚。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想象如泉水般涌出,師生一起感受著魚兒的美麗、可愛、有趣,以及它們之間美好的情感。教學中要使學生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極也極為重要,因此本節課我還讓學生觀察課前搜集的各種魚類圖片,讓學生對魚兒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體會到海底魚類種類繁多,形狀、色彩各不相同,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分析的能力。然后又讓學生欣賞同齡人和藝術家的作品增強學生的感受能力,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鼓勵學生用多種形式大膽的表現魚兒,讓學生在畫、剪、捏等制作過程中體驗到藝術之美,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也注意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當然,這節課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首先,播放動畫片的目的不是很明確,應該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如:顏色、形狀上充分觀察、交流,為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另外在組織教學方面還有待加強,教師個別語言過于生硬應該在課堂評價上多下功夫,通過教師適當的引導語言讓生感受魚兒的美麗、可愛,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