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歷史第6課 戊戌變法 課件(教學).pptx
二,新課導入,第6課 戊戌變法,新課講授,一.康有為與公車上書,康有為 梁啟超,(一)公車上書,時間,地點,代表,主張,結果,1895年春,北京,康有為、梁啟超以及 各省1300多名考試的舉人,拒和、遷都、變法,上書失敗。但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2.公車上書的經過,3. 維新變法運動的發展,組織學會,創辦報刊,時務報,強學會,強學會,時務報 國聞報,國聞報,宣傳思想,梁啟超 (18731929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變亦變,不變亦變”日本以變法而強大,中國如果不變法,將會因守舊而滅亡。 變法通議,只有變法才能救中國,二.百日維新,1. 光緒帝同意變法,1898年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的詔書,宣布變法。標志著戊戌變法的開始。,2. 百日維新的內容,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發展農、工、商業;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經濟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軍事方面,1898.6.11-1898.9.21,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打擊封建官僚制度,提高辦事效率,觸動頑固派的利益,有利于思想的解放,西方思想的傳入,有利于提高軍隊戰斗力,3. 戊戌變法的失敗,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逮捕了維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權,戊戌變法失敗。,中南海瀛臺,戊戌政變后,光緒帝被囚禁在這里。,戊戌六君子赴難圖,參與變法的譚嗣同、劉光第、楊銳、林旭、楊深秀以及康廣仁被捕殺,史稱“戊戌六君子。,“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而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譚嗣同,材料一:變法遭到守舊勢力的強烈抵制和反對,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撫大多持觀望態度。 材料二:變法形勢危急時,維新派勢單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凱的身上,結果被袁世凱出賣。 材料三:當慈禧太后把光緒帝囚禁后,他無奈的感慨:“朕雖有改革之心,卻毫無實權,朕就是一個傀儡呀!” 材料四:戊戌變法的階級基礎是知識分子和民族資產階級,當變法曲終人散之時,廣大的人民群眾對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依據材料總結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有哪些?,袁世凱的出賣,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沒有發動人民群眾,根本原因: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程度不高,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勢力強大,4. 戊戌變法的意義與教訓,歷史意義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1.在帝國主義侵略日益加深的緊要關頭,要求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具有愛國和進步的作用。 2.傳播了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 3.加快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教訓: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課堂小結,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封建勢力進行阻撓破壞,發生,發展,高潮,結局,公車上書揭開序幕,創辦報刊建強學會,百日維新實行變法,戊戌政變變法失敗,教訓: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隨堂演練,1維新變法運動開始的標志是( ) A馬關條約的簽訂 B“公車上書” C實業救國高潮的出現 D“西學”在中國的宣傳 2“公車上書”的時間是( ) A1888年 B1894年 C1895年 D1898年,B,C,3.有學者認為,甲午戰爭后,中國開始由“政策創新”轉向于“制度創新”。這里的“制度創 新”開始于( ) A.戊戌變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國民革命 4.在1895年到1898年間,康有為多次上書光緒帝。這一時期康有為上書的主題應是( ) A.嚴厲禁煙,抵御外侮B.維新變法、救亡圖存 C.師夷長技、自強求富D.驅除韃虜、恢復中華,A,B,5.戊戌變法法令中,直接觸及頑固派利益的是( ) A裁撤冗官冗員 B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C開辦新式學堂 D允許官民上書言事 6.戊戌變法中甘愿為變法流血犧牲的是( ) A康有為 B梁啟超 C譚嗣同 D袁世凱,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