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歷史第5課 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 課件(教學).pptx
二,新課導入,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臺灣, 我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 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 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聞一多七子之歌臺灣,第5課 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新課講授,一.甲午中日戰爭,知識樹,清王朝,朝鮮,日本,19世紀的清王朝發生了什么變化?明治維新后日本對外政策和目標是什么?,戰爭爆發的背景,“大陸政策”的出臺(根本原因),東學黨起義(直接原因),積貧積弱,“避戰求和”(可乘之機),日本: 中國: 朝鮮:,明治維新前與后,朝鮮,中國,(東學黨起義),支 援,求 助,日本,資本主義發展需要殖民地,甲午中日戰爭爆發 (1894 -1895),豐島海戰,平壤戰役,黃海戰役,威海戰役,遼東戰役,戰爭爆發的標志,平壤戰役,1894年9月,平壤戰役爆發;左寶貴犧牲,統帥葉志超逃跑,平壤陷落。,黃海大戰,時間:1894年9月17日 作戰雙方:北洋艦隊 聯合艦隊 結果:中國損失較大,但主力尚存。 日本取得黃海海域制海權。,民族英雄鄧世昌,致遠艦,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遼東戰役,1894年10月下旬,清軍除聶士成部外大部潰逃,日軍占 領九連城、大連、旅順。,旅順全城兩萬余人,僅為日軍清理尸體的36人幸免。美國報紙評論說:日本國為蒙文明皮膚具野蠻筋骨之怪獸。,知恥而后勇,美國駐華使館武官歐柏在一份報告中記述了旅順大屠殺:“我親眼看見諸多尸體,他們的手是縛在背后的。我曾經看到許多傷痕累累,顯然是被刺刀殺死的尸體而且我可以確定,他們是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被害的。”,威海戰役,1895年初,日軍占領威海衛,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戰爭爆發的經過,中國失敗的原因:,清朝的腐敗無能 (根本原因); 日本蓄謀已久,準備充分; 李鴻章“避戰求和”、妥協退讓,延誤戰機; 武器裝備落后,清軍不少官兵臨戰脫逃。,二.馬關條約的簽訂,割地,賠款,開商埠,設工廠,戰爭的結果,戰敗,簽訂馬關條約,中日馬關條約(1895年),李鴻章伊藤博文,割遼東半島(后贖回)、臺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割地) 賠償日本兵費二億兩白銀。 (賠款) 增開重慶、沙市、蘇杭四口為通商口岸。 (增開商埠) 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設廠),內 容,影 響,中國國土進一步淪喪,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舉借外債,使列強進一步控制中國的財政經濟。進一步增強了日本實力,使列強的侵略勢力深入中國內地,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內容比較,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的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割香港島 賠款2100萬銀元 開放東南沿海5個口岸 協定關稅,割遼東半島、臺灣、 澎湖列島 賠款二億兩白銀 開放長江流域4個口岸 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臺灣人民誓死捍衛臺灣的壯烈誓言,愿人人戰死而失臺 決不愿拱手而讓臺 臺民布告,三.瓜分中國狂潮,三國干涉還遼,原因: 過程: 結果:,馬關條約損害了俄、德、法三國的侵略權益,提出照會 武力強迫,日本放棄遼東半島,但向清政府勒索白銀3000萬兩,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北極熊,代表俄國;狗,代表英國;腸,代表德國;大青蛙,代表法國;太陽,代表日本。 圖的東南部有一只禿鷹正向中國飛來,它代表美國,是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遲到者”,但它不會吃其它帝國主義國家的殘羹剩飯就善罷甘休,而是另有企圖和陰謀的 ,美國“門戶開放 ”,時間: 內容: 影響:,1899年,承認各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和既得特權,同時要求在各國租借地和“勢力范圍”享有均等貿易的機會。,反映出美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侵華政策上的矛盾,各國在華“勢力范圍”和強租海灣情況表,課堂小結,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隨堂演練,1.甲午中日戰爭中,率致遠艦沖向日艦,最后壯烈犧牲的中國將領是: A.丁汝昌 B.鄧世昌 C.左寶貴 D.葉志超,2甲午戰爭中黃海戰役的結局是: A雙方互有損失 B日本艦隊全軍覆沒 C北洋艦隊喪失戰斗力 D北洋艦隊全軍覆沒,B,A,3.甲午中日戰爭后,簽訂的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 A.天津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虎門條約,4.第一次以條約的方式允許外國商人在中國開設工廠的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 馬關條約 D、北京條約,C,C,5.馬關條約與19世紀40-60年代不平等條約相比較,最顯著的不同點是: A.割地的面積 B.賠款的數額 C.開放的口岸 D.開放工廠的特權,6.馬關條約對中國最主要的影響是: A.中國獨立主權開始遭到破壞 B.中國進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D.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