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藝教版三年級上冊音樂12《剪裁波爾卡》教案(錢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剪彩波爾卡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聽辨音樂的節奏和力度變化、樂曲段落,掌握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節奏,通過游戲、創編活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積極參與聽、唱、動等音樂活動中,感受體驗音樂的熱烈歡快情緒,積極表現音樂旋律特點。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欣賞音樂所描繪的鮮明的火車形象,體會歡快的音樂情緒。【教學重點】聽辨音樂的節奏和力度變化,聽辨樂曲段落,感知樂曲的結構。【教學難點】學生能夠隨音樂節奏伴奏【教學準備】課件、基本教具、小軍鼓、手鈴等。【教學過程】一、導入小朋友們,春意盎然,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的腳步去郊游吧!根據音樂聽辨音樂主題形象交通工具。(播放音樂)通過播放主題音樂部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探索。2、 欣賞(一)、聽辨引子旋律特點。師:這輛小火車啟動出發了!仔細聽,它的速度是怎樣的?(播放引子音頻) 生自由回答。(速度由慢到快,節奏從寬松到緊湊,火車出發了,緩緩地駛出了站臺)師邊哼唱邊畫引子旋律圖譜。(二)、欣賞主題一1、師:這輛火車速度怎樣?乘上這么快的火車,你的心情如何?生:很快(越來越快),激動、興奮、愉快。師:老師的心情也很激動,都唱起來歡樂的歌呢。安靜聽,這段旋律有幾個樂句?哪一句節奏與其余3句不同?(展示簡譜)生:4個樂句。第4句節奏與前3句不同。小火車時而上坡,時而下坡,時而左轉,時而右轉,你能邊唱邊用動作表示火車的行駛嗎?師生一起加動作表演(畫圖譜)(三)、聽辨主題二(1)、初聽感知起伏。師:你們聽,行進的小火車遇到了什么,它行駛在了怎樣的路上呢?生:爬山坡師:想一想,怎樣才能用動作表現火車用力爬坡?(我們用手臂動作來表示爬坡,火車要爬上山坡那要加足馬力,讓我們站起來越過這個山坡)我們一起來試試。音樂出現了幾次“爬坡”?邊聽邊做一做。師帶領學生一起做一做。(四)、欣賞主題三音樂有一段小間奏,你聽到了什么聲音?火車慢慢減速,隨后聽到“de”的一聲剎車聲,因為他馬上要進行第一個轉彎。二聽主題三,用紗巾感受急轉彎和上大坡的音樂形象。師:請你跟著音樂跟著老師一起來做一做,數一數火車轉了幾次彎,爬了幾次坡?3、 作品介紹通過音樂圖譜我們了解了這首曲式結構為復三部曲式,作曲者是愛德華斯特勞斯家族,管弦樂曲剪彩波爾卡是專門為慶祝一家鐵路公司通車典禮創作的。因此剪彩波爾卡又名火車波爾卡,也有人叫他快速波爾卡。4、 復習編創1、 復習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2、 用簡易化符號代替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3、 用復習的三種節奏為歌曲自由伴奏。5、 下課能用不同動作表現音樂,能圖譜記錄音樂,能哼唱主題,能用數字、字母、顏色、唱名等來記錄樂曲結構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聽賞音樂的本領,這些音樂本領將伴隨你的整個學生時代,甚至一生!它將滋養你的心靈,讓我們的生活更快樂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