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藝教版三年級上冊音樂9《快樂小舞曲》教案(吳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集體舞快樂小舞曲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快樂小舞曲是湘版第六冊第九課教學內容,這是一首明快、清盈的小舞步歌曲,旋律簡單易唱,歌詞生動活潑,運用擬人的手法,描繪出小鳥、小溪快樂歌舞的情景,富有童趣。歌曲為大調式,四二拍子。整首歌曲,篇幅短小,結構規整,一段體結構,兩個樂句共八個小節。樂句之間結構對稱,且采用重復的表現手法,每一節旋律的開頭都采用同音反復,不僅易于演唱,而且更能表達孩子們心中愉快的情緒,樂節之間的間奏采用密集的級進上行或下行。更充分地渲染了歌曲歡快跳躍的氛圍,詞曲結合貼切自然,特別適合孩子們邊唱邊舞。學情分析:我校三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樂基礎知識,對音樂課非常感興趣,能夠感受音樂的美,具備了一定的創編能力,學生模仿能力也不錯,每個班里都有學習樂器和跳舞的孩子,所以我利用特長學生帶動全體學生參與表演和唱歌活動,讓學生自主參與創編和表現,這樣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年級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期,他們模仿能力強、好奇心強,活潑好動,但依賴性很強,自我約束能力較弱。所以我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面向全體學生,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音樂實踐。教學目標:教育目標在教育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置的:1.知識與技能 通過欣賞、模仿引發學習興趣,創編不同的動作與同伴合作表演,提高學生動作協調能力和團隊表演技能。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看模仿視頻動作,引導學生大膽參與集體舞表演,并用不同的表演形式參與表現。3.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參與集體舞快樂小舞曲的創編活動中,并體會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教學重點:用不同的集體舞形式表現歌曲。教學難點:通過模仿 、自主創編,開闊學生思維,進行不同形式的創作活動。設計理念及教學方法設計:本課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版)第一部分課程基本理念,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模仿、小組創編、綜合性藝術表演和即興編創活動,讓學生走進音樂,獲得審美體驗。教學時旨在以集體合作表演的形式開展教學,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興趣為核心,引導學生通過直觀的視頻舞蹈,調動學生參與表演的熱情。借助身勢律動、模仿視頻動作、發揮想象創編動作、層層遞進,運用不同形式創編表演,讓學生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孩子們探究與創新的實踐能力。多媒體資源使用說明:1. 希沃白板軟件。(用于課件及多媒體的播放)(利用希沃白板軟件功能進行鍵盤、計時器的運用)2. 希沃助手WiFi鏈接。(此軟件支持將pc/mac屏幕同時推送到多個移動設備端,并且支持由教師指定參與者對pc/mac進行監控,實現教室/多功能室的互動。3.制作“舞精靈”。(運用powerpoint2010軟件將聲音與gif動畫結合,錄制成可愛的舞精靈,調動小朋友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使音樂課堂豐富多彩。)4微課集體舞制作。(將圖片用powerpoint制作成幻燈片,再用喀秋莎軟件錄制幻燈片為視頻,插入配音及背景音樂,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具體了解集體舞的概念以及分類,激發他們的創編欲望。5平板下載完美鋼琴軟件。(利用完美鋼琴軟件鍵盤功能,讓會樂器的孩子自己彈琴學習歌曲。)6.現場直播。(利用希沃手機助手移動展臺功能,教師現場拍攝小組表演視頻,投屏到電腦上進行現場直播,調動學生表演興趣。7.課后制作抖音小視頻。(教師用平板電腦將學生表演錄制成視頻,記錄學生課堂學習情況,課后制作成抖音小視頻,讓家人及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表現,并對自己的表現和別人的表現進行評價學習。)教學準備:電子琴、多媒體課件、服裝、道具、頭飾、樹、舞精靈明信片等。教學過程:一.身勢律動、師生問好。 1、導入師:孩子們讓我們隨音樂加入身勢動作表現歌曲,向快樂的音樂課堂出發吧?。úシ乓魳罚┰O計意圖: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利用低年級學生好動的特點,讓他們在律動中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2、師生問好。師唱:在明亮的教室里,我們多快樂,又讀書呀又寫字,快樂的學習.設計意圖:教師根據旋律創編問好歌詞,與學生共舞,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熟悉歌曲旋律,為創編打下基礎,使課堂氛圍更寬松和諧.二.調動興趣,參與創編。1、認識“舞精靈”(播放微視頻) 師:孩子們,歡迎大家來到快樂的音樂課堂!今天我們的音樂課堂上很榮幸的邀請到了一位快樂的舞蹈小天使,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她吧!舞精靈:大家好!我是可愛的舞精靈,很高興認識你們,今天為大家帶來一段優美的集體舞,讓我們一塊來欣賞吧!師:在欣賞的過程中老師看誰學到的動作最多,待會代表你們組上臺展現給大家。設計意圖:通過微視頻制作出孩子們喜歡的舞精靈,極大的吸引她們的注意力,更聚精會神的參與課堂活動。2、欣賞集體舞快樂小舞曲(播放視頻)設計意圖:視聽結合,調動學生參與表演的熱情。舞精靈:她們表演的好不好?那就請你輕輕起立一塊加入她們的行列吧!3、師生隨視頻學跳集體舞快樂小舞曲。設計意圖:通過感受音樂、觀看視頻,隨視頻學習集體舞動作層層深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參與表演,學會跳集體舞。4、導入新課快樂小舞曲。師:你們的模仿能力真強,為自己點個贊吧!這首歌曲帶給你怎樣的感受?生:愉悅的、快樂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集體舞快樂小舞曲(板書課題)學生讀一讀。設計意圖:根據學生對歌曲的感受,順理成章的引出我們的新課快樂小舞曲。5、個人創編。(播放伴奏音樂)師:小朋友們在剛才的集體舞中你都學到了哪些動作或者想到了哪些動作?現在代表你們小組來跟大家分享吧!教師指名上臺創編動作,學生自己講解動作要領,當小老師教授動作。(1) 四組派代表上臺創編動作表現歌曲。設計意圖:把創編的自主性交給學生,發揮孩子們創新意識,真正實現自主課堂。(2) 教師引導學生加入邀請動作。師:大多數集體舞表演前都會有邀請舞伴的動作,你見過嗎?誰來模仿一下?指名上臺表演。其他學生跟著學一學。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集體舞有不同的參與形式,邀請式也是其中的一種。(3) 引導學生用接龍式表演。師:集體舞的表現形式還有接龍式,現在老師把你們分成兩組,我們用這種形式來表演一下。(一二組為一大組,三四組為二大組)設計意圖:運用不同的集體舞表現形式,調動學生參與表演的興趣。(4) 引導學生變換隊形表現集體舞。師:除了這些表演形式我們還可以運用哪些形式參與表演?生:變隊形,你來做小老師指揮他們變隊形。設計意圖:開闊思維,讓學生發揮想象用更多的形式參與表演。(5) 教師創編:圓圈式隊形變化。師:看著你們創編的這么盡興老師也想到了一種隊形變化,讓我們一塊來試一試吧!設計意圖:教師根據學生的方正隊形創編,想到了包圓式隊形變化,這兩種都是集體舞最常用的隊形隊列變化。(6) 教師帶領學生用四種不同的形式表現集體舞。師:現在就讓我們帶上剛才創編的不同形式來演一演吧!設計意圖:教師帶領學生歸納創編好的動作,把她們串起來,形成完整的集體舞表演,提高學生記憶動作,歸納總結動作的能力。6、集體舞微課。(觀看集體舞微課)師:小朋友們在自主創編中你發現了什么?生:有游戲、有舞蹈動作、有隊形變化、有一個人表演的、有兩個人表演的.像這種表演方式被稱為什么呢?讓舞精靈來為我們揭曉答案吧?。?) 出示舞精靈,導出集體舞。(2) 觀看集體舞微課。設計意圖:學生從感受、參與、表現、了解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集體舞有了感知上的認識,再通過集體舞微課,加深學生對集體舞概念的了解。7、欣賞全國推廣的校園集體舞視頻。(課件播放找朋友)師:知道了集體舞的概念,讓我們再來欣賞一段優美的校園集體舞吧!設計意圖:觀看全國推廣的集體舞表演,開闊學生思維,為下面的分組創作打下基礎。三、參與討論,創作表現。(1)分組討論。師:小朋友們,集體舞表演讓我們感受到了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你還有哪些不同的表現形式呢?請小組長帶領大家商量商量吧?看哪一組能想出更新穎的表演形式?老師為大家準備了表演策劃表,填寫好后將你們的方案粘貼在黑板上。設計意圖:提前策劃表演方案,讓學生有目的的開展創編活動。(3) 分組創作。(播放伴奏音樂、計時器)師:小朋友們老師在教室的兩邊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服裝、道具,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現在展開你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創作起來吧!【設計意圖】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發揮學生想象,在合作中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歌曲。(3)分組展演。(教師打開視頻展臺,進行直播)師:時間到,請各組回到自己的場地,老師將要直播你們的表演啦,哪一組先來?生:.誰來點評一下?【設計意圖】為學生搭建表演平臺,教師利用手機助手移動展臺里面的直播功能,現場拍攝學生表演視頻,調動學生參與表演的欲望,培養學生自信,激發學生大膽表演的熱情。(4)集體表演。(教師用平板拍攝視頻)師:現在請同學們起立,用各自的方式參與表演,老師為你們錄制視頻,看哪一組表現最棒?四、總結反饋、取長補短。1、師小結:你們的表演讓老師眼前一亮,我也將你們的表現拍成了抖音小視頻,課后老師制作好放在班級群里,請同學們關注我的作品分享,和家人看看自己精彩的表現吧!最后來聽聽舞精靈對我們今天的表現有什么評價?【設計意圖】通過手機拍攝軟件,把學生參與表演與創作的過程拍攝下來發在家長群里,讓學生家長能隨時看到自己孩子在課堂上的才藝展示,了解孩子在音樂課堂中的表現,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自信。同時也能讓孩子們發現自己在表演中存在的不足,繼續改進。2、舞精靈小結。(播放課件)【設計意圖】用孩子們喜愛的“舞精靈”結束課堂,更能調動學生興致昂揚的結束快樂的課堂。3、師:孩子們讓我們載歌載舞跳起來,結束快樂的音樂課吧?。úシ乓魳?,師生共舞)板書設計:快樂小舞曲教學反思:校園集體舞,不僅讓孩子們從中獲得節奏感、韻律感和美感的培養,而且促進了孩子們相互間的友誼,在自信心樹立、個性塑造和集體意識的提高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集體舞是一門整體藝術,常常是以整齊的隊形統一動作來進行排練或演出的。所以舞蹈教學的隊形變化簡單明顯,不宜太繁瑣、復雜。如果有一個孩子不認真,動作不協調,就會影響甚至破壞畫面的美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一個順時針大圓圈或橫線前進、豎線推進等都是學生可以接受的,盡量少用那些歪、斜等不規則的隊形。低年級學生方向感不好,再加上學習程度的不同,一旦在教學中發現此隊行不適合學生,就要馬上更改,以免學生眼花繚亂,最后望而怯步,不僅亂了隊行也忘了動作。蘇聯教育家蘇藿姆林斯基說過:我們發展學生在藝術方面的才能,其目的并不是要把音樂、舞蹈或繪畫作為他們未來的職業。我們的責任是全面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他們的稟賦,培養藝術創作的能力,以便使他們享有一種多方面的完滿的精神生活。是的,在集體舞教學中,作為教師應該更注重對學生美感的培養,自信心樹立,增進同學們之間的友誼,讓校園集體舞給孩子們留下美好的回憶,讓孩子們舞出友誼,舞出精彩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