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藝教版三年級上冊音樂8《賣報歌》教案(章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教學目標1.通過學唱賣報歌使學生了解解放前報童的苦難生活,教育學生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為祖國而努力學習。2.了解人民音樂家聶耳的生平與主要作品,指導學生用輕快有彈性的聲音演唱這首歌。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1.師:同學們,在學習今天的新歌之前,我們先來聽一段音樂。(放國歌)師:每當你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高舉起你的右手,向莊嚴的五星紅旗敬禮時,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什么樣的畫面?總結:國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叔叔為電影風云兒女創作的主題歌。師:欣賞了莊嚴雄壯的國歌,你們一定非常想認識國歌的曲作者聶耳叔叔吧。2.簡單介紹聶耳的生平及代表作品.二、學習歌曲1.師:聶耳除了對義勇軍進行曲譜曲外,還作了許多樂曲與歌曲,如大路歌、金蛇狂舞、還有大家熟習的兒童歌曲賣報歌。說起賣報歌的創作,這里還有一個小故事,大家想聽嗎?看課件:小毛頭與賣報歌(圖片與解說相結合)1934年,在上海繁華的霞飛路上,常能見到一個瘦小的女孩,邊跑邊跳地大聲通報著當天的新聞,吸引路人買報。誰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見她的頭發散亂,就叫她“小毛頭”。由于她活潑靈巧,叫賣又特別動聽,人們都愛到她那兒買。在過往的行人中,小毛頭發現有一位叔叔像特別留意她的叫賣聲。原來這位叔叔是作曲家聶耳,他正打算寫一首反映窮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聶耳叔叔帶著安娥阿姨來見小毛頭,小毛頭可開心了!叫賣聲更加清亮:“賣報!賣報!七個銅板兩份報!”幾天后,聶耳叔叔又來找小毛頭,把她沒賣完的報紙全買下,高興地說:“今天不用賣報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真好聽!小毛頭很快就學會了。不久,聶耳叔叔請小毛頭到電影廠的晚會上唱了首歌,歌聲很快就傳了開來。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全中國的小朋友都愛唱這首賣報歌。師:現在我們就來學習“小毛頭”唱的賣報歌,體會“小毛頭”當時賣報的感受。3.欣賞歌曲錄音。師:欣賞完了這首歌曲,誰能告訴老師你在這首歌中聽出了怎樣的音樂情緒?師:這首歌一直在少年兒童中廣為流傳。歌曲的樸實、生動的語言,深刻表現了舊社會報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時它又表現了報童們對明天充滿了希望,所以我們要把活潑,跳躍的情緒演唱出來。4.學唱曲譜。師范唱一遍,然后學生邊視唱邊劃拍,注意解決節奏型的視唱方法。5.學唱歌詞老師范讀第一段歌詞,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二、三段歌詞。跟錄音輕聲演唱歌曲反復數遍,學生提出不會唱的地方,全班同學相互來解決,教師給予點評、糾正。全班同學完整地把歌曲唱一遍,注意聲音的模仿與吐詞的清晰。三、表現情感師:通過歌曲的學唱結合老師所講的小故事,同學們你們覺得“小毛頭”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先讓我們一起來體會第一段歌詞。請一位同學來唱第一段歌曲。(學生演唱,老師彈琴)師:從這一段歌曲中你們仿佛看到了“小毛頭”什么?學生回答老師:對,我們仿佛看見了“小毛頭”不到天明就等派報,拿著報紙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聞真正好,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的情景。那她的心情是高興、快樂,還是痛苦?學生小議回答、并說出理由,可讓學生按所說的情緒唱一、兩句,最后同學們選出最好的一種把這段歌曲唱一遍。(歌曲雖是反映孩子們對舊社會痛苦生活的控訴,但曲調色彩明朗。唱時聲音要明快、活潑,速度稍快。第一段可以理解為“小毛頭”為了生活,每一天都希望買出更多的報紙,多賺點錢。這是一種天真活潑的想法,所以在演唱時要唱得天真活潑。)體會第二段歌曲:可以讓全班同學一起把歌曲唱一遍,然后要學生說一說歌曲的意思,怎么表現,并把關鍵的樂句唱出來。(這一段是表現“小毛頭”賣報時的凄慘景象,也是對舊社會的控訴,音量上可以弱一些,最后一句“饑餓寒冷只有我知道”可以唱得稍慢一些,表現賣報兒童內心的凄苦。)同學小議后,再一起把這一段唱一遍。體會第三段歌曲:請同學們聽老師唱,體會老師為什么要這樣唱。欣賞老師的演唱,學生體會,回答老師的提問。(這一段也是表現“小毛頭” 賣報時的凄慘景象,但最后一句是表現她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所以要唱得強一些。)同學們模仿老師的感覺把第三段唱一次。按體會的情緒完整地把歌曲唱一遍。四、引導學生根據歌曲的內容創編動作表演。五、小結師:今天我們再也不要像“小毛頭”一樣去街頭賣報了,我們可以坐在這明亮的教室讀書學習,享受著父母、老師、同學的關愛,我們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與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