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藝教版三年級上冊音樂7《賽馬》教案(馮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湘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音樂賽馬教學設計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學習基礎對,音樂情感及要素等有基本的判斷能力。并且身體協(xié)調性有所發(fā)展較為協(xié)調能夠接受腿各種步伐的學習,情感、表現(xiàn)力上有低段的積極參與性又有中高年級學生的些許理性判斷力。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賽馬讓學生感受各樂段音樂所表達的情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2.培養(yǎng)學生對蒙古族及蒙古族音樂的熱愛之情。重點難點通過音樂實踐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將舞蹈步伐與騎馬的形象結合起來,能夠根據(jù)音樂主題編創(chuàng)舞蹈動作,完整表演賽馬。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隨音樂草原就是我的家舞蹈律動走進教室二、導入1提問導入:我國有哪些少數(shù)民族?五十六個民族中最擅長騎馬的民族是哪個民族?生:是蒙古族。2欣賞蒙古族圖片教師總結介紹: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畜牧業(yè)是蒙古人民長期賴以生存發(fā)展的主要經(jīng)濟。蒙古族服飾名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主要樂器有馬頭琴和四胡。蒙古族每年都會舉行盛大的集會叫做“那達慕”大會,在那達慕大會中舉行像射箭、摔跤、賽馬等競技比賽,是人們最開心的時候。3、 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教學1、聆聽全曲(聽一聽、想一想)2、介紹二胡的構成師: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民族拉弦樂器 “二胡”,同學們仔細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組合成的?生自由回答。師小結:“二胡”是由琴筒、琴弦、琴桿、琴弓、弦軸組成,弓摩擦弦,振動發(fā)聲。是中國民族樂器拉弦樂器中的代表樂器,它音色優(yōu)美,有極其豐富的表現(xiàn)力,善于表現(xiàn)細膩的抒情樂曲,也能表現(xiàn)激動人心的熱烈音樂,善于觀察生活的作曲家黃海懷先生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賽馬。3、介紹二胡演奏家黃海懷先生4、邀請?zhí)评蠋煬F(xiàn)場二胡演奏賽馬,并獻上哈達以表謝意!師小結:這首樂曲表現(xiàn)了蒙古族人民在歡度節(jié)日舉行賽馬盛會時熱鬧、歡快的場面,也表達了內蒙古人民對草原、對生活的無比熱愛之情,所以我們也要熱愛生活熱愛祖國!4、 分段欣賞,鞏固提升(一)細聽第一部分,感受音樂節(jié)奏。1、師:聆聽第一樂段想一想音樂表現(xiàn)了賽馬比賽的什么階段?生:開始師:音樂的情緒怎么樣?生:緊張熱烈2、再聽,師整合編創(chuàng)樂器3、配合第一樂段音樂表演(二)細聽第二部分,把握音樂的變化。1、現(xiàn)在我們來聽下面這段音樂聆聽第二樂段音樂與第一樂段比較,這段音樂旋律情緒上有什么變化?(悠揚的 、舒展的)2、指導學生跟著音樂哼唱一遍這個主題。師:你知道這馬蹄聲是怎么演奏出來的?請孩子們仔細看。這種方法叫撥奏,它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撥,就發(fā)出了這種馬蹄似的聲音。作曲家在這里運用伴奏樂器揚琴演奏旋律(二),而主奏樂器二胡卻模仿了馬蹄的聲音,將賽馬比賽中馬蹄急馳、你追我趕的場面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音樂情緒也被烘托得更加歡快熱烈。3、讓我們再來完整地聽一遍第二部分音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隨音樂律動。(討論形式多樣的表現(xiàn)方式)想想比賽到了什么環(huán)節(jié)?(緊張的時刻)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音樂,學生可以在旋律(二)第一次出現(xiàn)時比較抒情,請孩子們拉心中的二胡,有感情地唱“啦”;第二次出現(xiàn)時節(jié)奏變密集了,大家用“噠”來表現(xiàn);第三次出現(xiàn)時,模仿?lián)芟业膭幼鞑⒂谩班浴蹦3#ㄈ┘毬牭谌糠中桑w會“沖刺”。1、第三樂段的音樂和哪一樂段相似?(第一樂段)第一樂段和第三樂段相比哪個樂段情緒更激烈?(第三樂段)這段音樂結尾時,速度更快,力度更強,表現(xiàn)了賽馬比賽已經(jīng)進行到什么關鍵時刻了?賽馬比賽已經(jīng)進行到了沖刺階段。2、認真體驗這種情緒,請孩子們跟著音樂在心中哼唱一遍。3、既然它和第一部分相似,請孩子們用騎馬動作來表現(xiàn)。五、總結提升1、現(xiàn)在,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一起再聽一次樂曲,根據(jù)音樂所描繪的場景和情緒,可以把樂曲分為幾段?(三段)想一想樂曲的結構?2、完整表演賽馬師:請大家伸出手來模仿賽馬比賽開始時緊張激烈的場面。勒緊韁繩、揮動馬鞭,比賽開始了!師:大家表演得太棒了!請坐。六、騎著賽馬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