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藝教版三年級上冊音樂7《打秋千》教案(呂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打秋千教學設計教學目的:1. 學會二聲部合唱,注意休止符,附點節奏,下滑音、換氣記號的正確演唱。2. 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3. 能用律動表現歌曲情緒,注意還有“2”結束音“1”的音準。教學重點:1. 低聲部旋律“1 55 60 50”固定音型的正確演唱。2. 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打秋千教學難點:1. 學會二聲部演唱,并能邊唱邊聆聽一個聲部的旋律。2. 低聲部旋律“2”和“1”音的音準。3. 歌曲情緒的把握。教材分析:打秋千是仡佬族的一首民歌,二聲部合唱歌曲,歌曲采用固定音型“1 55 60 50”作為伴唱旋律,中間穿插“1 55 2 - ”表現打秋千時的起伏感 和“ 1 55 1 0”的旋律來結束蕩秋千。主旋律歡快活潑,巧妙運用下滑音來表現秋千從高處飛下來的感覺,歌曲描繪的是打秋千時的各種姿態。教學設想:先從柯爾文手勢進入,練唱五聲音階,找到每個音的音準,引出低聲部旋律骨干音1565,然后讓學生聆聽1 55 6 5,再到低聲部旋律1 55 60 50,注意每次演唱要對音準和節奏以及聲音的效果都要提出要求。接下來進行1 55 1 0結束句的教學,重點在最后一個音的音準上,可以反復通過聆聽和身勢律動帶入幫助學生找到音準。然后就是1 55 2 -的教學,方法同上。主旋律教學時從聆聽教師范唱開始,分析幾個樂句,再次聆聽音樂,畫旋律線證實有幾個樂句,然后引導哪句最像蕩秋千,指導學生演唱時,把握音準的同時教好下滑音,通過對比聆聽,分析加了下滑音給你帶來的感受。教學過程:1. 孩子們,歡迎來到我的音樂課堂,請跟老師一起唱音階,6532165,這組音階就是咱們的中國五聲調式,有很多民歌都是用這些音符創作出來的。比如?哈尼族的其多列,四川民歌螃蟹歌2. 下面請跟老師一起律動,(四四拍子恒拍,彈奏1565四個音)你能唱出這幾個音的音名嗎?注意聲音的位置,請你用這樣的聲音帶著大家一起唱。 3. 同學們音準特別好,請聽,發生了什么變化?4. 請在仔細聽,又發生了啥變化?1 55 60 50(小結:遇休止符不出聲)5. 剛才我們唱的這段旋律就是仡佬族小朋友在蕩秋千時情景,仡佬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大多聚集在貴州北部。下面讓我們一起跟仡佬族的小朋友來蕩秋千吧。(加詞)問:用什么樣的動作來表現蕩秋千的感覺呢?誰來幫幫我?6.我們的歌譜唱完了,那你覺得音樂有沒有給你結束的感覺?那怎樣讓他有結束感呢?老師想了一個辦法,請看大屏幕(1 55 1 0)誰來讀譜?解決音準,用手勢帶7.加速度來一次,強調結束音音準8.我剛看到一個小朋友的眼神,他覺得蕩得太平淡了,想在這里蕩得高一點,誰能用一個音符來填充一下?注意這里有2顆星哦。9.(各種嘗試)你覺得哪個音蕩起來比較舒服?1 55 2 0 加上動作,注意休止符10.連起來唱2遍,帶動作,解決2和1 音11.師生合作師唱高聲部,生唱1 55 60 50低聲部旋律,鋼琴伴奏.12.第一次合作就這么默契,把掌聲送給自己,那你聽到了老師的演唱嗎?13.老師唱的就是仡佬族的一首民歌打秋千,課題板書打秋千是仡佬族人民在春節或者正月15進行的一項有趣的體育比賽活動。活動時,人立在木板上,用腳蹬是秋千蕩起來,高處掛一個鈴鐺,誰碰到鈴鐺的次數多誰就是贏家。這是一首童聲二聲部合唱歌曲,歌曲旋律活潑歡快,描繪的是蕩秋千時各種姿態。14.請聽老師再唱一遍,有幾個樂句?師范唱一遍,彈琴畫畫旋律線聆聽音樂再畫一次,確定是幾個樂句.師:那句最像蕩秋千?學唱這一句,(這一句著重講音樂記號下滑音,以及記號的情感處理)師L學唱完第一局)是誰在蕩秋千呀?(聽老師唱)這一句重點解決附點,還有長音.秋千蕩來蕩去的你的心情怎樣?(這一句從情緒來進行講解)15.高聲部旋律整體演唱,帶上表情,感情,律動 3到4遍16二聲部合師彈低聲部,和低聲部學生一起合作唱,高聲部孩子聽,心里模唱,帶動作低聲部加進來,帶動作,跟琴唱,高聲部跟師唱。二聲部自己合。看指揮17小結,下課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仡佬族的二聲部合唱歌曲打秋千,請同學們仔細看看歌譜都用了哪些音符?對了,都是由五聲音階創作的民歌。仡佬族打秋千的活動可好玩了,同學們有興趣可以去體驗一把哦,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