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語文18《蘇州園林》教案(山東省級公開課).doc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教材分析:蘇州園林是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說明文,主要內容是介紹園林建筑特點和風格,是作者為介紹蘇州園林寫的序文。本文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出的特點,再從各個方面分別加以說明。這樣先總后分抓住特征條理清晰地介紹了蘇州園林從而顯示了蘇州園林設計者和匠師們的智慧,以及我國園林藝術水平的高超。同時也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這是一篇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佳作,因此不僅在本冊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是本冊書的重點篇目。教學目標:1. 把握說明對象及其特征,理清文章結構,掌握文章說明順序,體會文章的結構美。2. 品讀文章,掌握文章使用的說明方法及作用,學習本文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風格,從反復誦讀和重點詞句賞析中,體會文章的語言美。3. 體會蘇州園林的藝術地位與價值,認識蘇州園林所體現的我國不落俗套、獨具一格的審美,領略中國園林的建筑美。教學重點 1.把握蘇州園林的“圖畫美”整體特點和本文的結構、順序。 2.掌握多種說明方法,品味準確、生動的說明語言。教學難點掌握多種說明方法,品味準確、生動的說明語言。教學方法: 1. 情境教學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3.討論與點撥相結合教學過程: 1、 導入常言道:“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園林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今天我們就隨葉圣陶先生走入蘇州園林,領略它的風采。2、 作者簡介葉圣陶(1894-1988)原名紹鈞,字圣陶,江蘇蘇州人。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 他創作態度嚴肅,作品構思縝密,風格樸實,語言精練,被稱為“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三、檢查預習倘若 tng 鑒賞 jin 軒榭 xunxi 池沼 zho 對稱chn 丘壑 h 相間jin 嶙峋 ln xn 鏤空 lu 依傍 bng 琢磨 zhu 薔薇 qingwi 庸俗 yng 蔓延 mn 斟酌 zhn zhu4、 整體感知朗讀課文,思考:文中哪一句能說明蘇州園林的總特點?明確: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副完美的圖畫。(圖畫美)為體現共同點設計者是從哪幾方面設計的?明確:四個講究閱讀要求:A.自由讀,讀準字音,掌握字形 B.組內討論,嘗試畫出你認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1)四個“講究”的順序能不能調換?為什么?明確:不能,四個“講究”的順序依次照應了第36段的內容。(2)想要達到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除了上述四個方面的“講究”是不夠的,還要注意哪些呢?快速瀏覽第79段,從文中找出來。明確:角落圖畫美門窗圖案美建筑顏色色彩美(3)思考:第29段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明確:總分關系,第2段總說蘇州園林的總特征,第39段分說具體特征,其中第36段的四個“講究”是從局部說明蘇州園林特征的,第79段的后三個方面則是從細部來說明的。小結:從文章縝密清晰的結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蘇州園林無論是整體,還是局部,甚至每一個細節都體現著圖畫美。作者反復用圖畫作比,目的在于強調蘇州園林的總特征。由此我們要注意,說明文要抓住被說明事物的特征。5、 深入研討理清了文章結構,我們也找到了通往美的路徑,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沿著葉老用文字鋪就的小路,去尋找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感受蘇州園林的圖畫美。(一)自讀課文3-9段,找出能具體表現圖畫美的句子,朗讀并賞析。1. 問題探討: (1) 假山的堆疊,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藝術與技術有什么區別?) 明確:藝術是強調個人獨創性的活動,其成果能給人以審美愉悅,并且無法復制;技術意味著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起成果是具有實際效用的東西,一般可以大量復制。“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突出了蘇州園林假山的堆疊講究自然美和圖畫美的特點。 (2) 蘇州園林的墻壁上有磚砌的鏤空圖案廊子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可是墻壁上有各式鏤空的圖案,廊子大多是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而未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這是怎樣的情形嗎?)明確:“隔而未隔,界而未界”意思是盡管猛一看上去花墻和廊子把景致分開了,但因為墻壁是鏤空的,廊子兩邊無所依傍的,所以景致并沒有被真正隔開,而只是緩沖了一下視線,使得景致不是一覽無余的呈現在游覽者眼前,而是逐次展開,這樣就使游覽者在心理上覺得園林中景致繁復、有層次了。過渡:葉老筆下的蘇州園林讓人心馳神往,我們來欣賞一段視頻一睹蘇州園林的風姿。(播放視頻)教師解說:蘇州園林以中國山水花鳥的情趣,寓唐詩宋詞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假山池沼、安排亭臺樓閣,以景取勝,景因園異。創造了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簡直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凝結的歌。2.剛才我們以一個游覽者的身份鑒賞了蘇州園林的圖畫美,并且也在視頻欣賞中感受了景致的意蘊。誰能談一談,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學生討論發言小結:其實蘇州園林的景致體現了我國古人的審美觀,這種審美觀也慢慢積淀影響了中國人的性格,這就是文化。所以蘇州園林不僅是一種建筑現象,更是一種文化現象。每一個身在其中的中國人都能產生深深地共鳴。在領略蘇州園林藝術美的同時,我們要借鑒作者的說明技巧。3. 要想把事物說明的準確,還要講究方法,請找出本文用到的說明方法并加以分析。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舉例子、引用、摹狀貌4.體會說明文語言特點要求:自讀思考 組內交流 個人展示 語言特點:準確、周密、生動、精煉6、 本課小結本文介紹了蘇州園林的整體特征,說明順序合理,說明方法得當,語言準確、生動,既突出了被說明事物的特點,結構又條理清楚,實為一篇難得的好文章,顯示了葉圣陶先生駕馭復雜事物的非凡筆力。蘇州園林是自然美和創造美的完美結合,葉圣陶先生用美的語言,引領我們感受了園林的美。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發現美、欣賞美。七、作業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發現身邊的美并傳遞給他人。日記:一篇說明文我們的校園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