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22.桃花源記 教案(湖北部級優課).doc
桃花源記教案教學目標:1. 品味優美語言,感受桃花源之美,整體把握文章內容。(重點)2. 了解寫作背景,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難點)3. 培養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教學方法:朗讀法,想象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多媒體教學法。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一、 情境導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茂盛的桃林中,走來一位詩人,曾經豪情萬丈,胸懷天下,不料社會動亂,一片污濁。于是他獨善其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好不逍遙自在;于是他寄情山水,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用曠達的胸襟去包容命運的不幸與悲哀。 這位詩人是誰呢?對,他便是陶淵明。今天,讓我們循著這位詩人的足跡,繼續走進桃花源,去聆聽詩人對理想的訴說,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播放有關桃花源圖片,吸引學生,引起學習的興趣。)(板書:桃花源記 陶淵明)二、 整體感知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美嗎?美。它是夢中仙境,它是人間天堂。上節課我們已初讀了課文,今天讓我們進一步挖掘課文。桃花源美在哪里呢?首先,讓我們一起來聽課文的錄音朗讀,感受桃源之美。聽錄音朗讀。三、品桃源之美(一)景美1. 漁人一路行來看到了哪些景呢?(板書:景)請從課文中找出原句。找到了嗎?你來說。還有嗎?(明確: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是哪里的景?桃花源外,桃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是哪里的景,桃花源內。)2. 這些景物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如果用一個字形容,那便是(美)。(板書:美)請齊讀這些描寫景物美景的句子。你能用生動的語言來描繪它們的美嗎?3. 我們先來欣賞一個短篇。(播放描寫桃花林美景的視頻)如何用生動的語言來描繪呢?我們在描繪時可以運用適當的修辭,并加以豐富的想象。誰來試試?(一片桃花林,二三里,中間沒有看到一棵別的樹,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粉紅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鮮艷美麗,在陽光下閃爍搖曳,樹上花瓣紛紛落下,像是一只只飛舞的粉蝶描繪得怎么樣?運用了?描繪得非常生動,掌聲表揚。還有沒有同學比XX描繪得更美的?那我們來挑戰下一組句子吧!4. 請欣賞一組圖片。(展示桃花源內的美景圖片)誰來試試?(肥沃的土地,整齊的房屋,美麗的池塘,池塘里還有幾尾紅鯉魚,還有桑竹等綠色的植物,充滿了田園氣息,清晨不時傳來幾聲雞叫聲,犬吠聲,村落間都能聽到。)(點評:加以了豐富的想象)5. 透過這些描寫,你仿佛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桃花源呢?(環境優美恬靜、生活美滿安定、物產豐富)(板書:優美恬靜 )(二)人美1. 漁人一路行來不僅看到了景,還看到了什么呀?人,這里的人又怎么樣呢?人更美。(板書:人美)請從課文中找出描寫人物的句子。(明確: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這體現了人物的勞作美,穿著美。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精神狀貌。便要還家, 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內在美。)請同學們齊讀這些描寫人物的句子。2. 透過這些人物描寫,你仿佛又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桃花源呢?(仿佛看到了一個村民無比熱情好客的桃花源,仿佛看到了一個民風淳樸的桃花源。)(板書:熱情 淳樸)3. 同學們想看看桃源人是如何熱情待客的嗎?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視頻感受一下。(播放展現桃源村民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視頻。)4. 小結:從這些文字和視頻中我們感受到了桃源村民的(熱情、好客),這里的民風(淳樸),人與人之間是(平等自由的),人們過著一種什么樣的生活呢?(快樂幸福舒適和平安定富足安居樂業)。(三)訪談桃源 了解背景1.桃花源里風景如畫,引人入勝,桃源村民熱情好客,令人神往。同學們,你們喜歡桃花源嗎?為什么?指名回答。2.桃花源中的人喜歡桃花源嗎?3.時空連線,訪談桃源今天,中央電視臺的大記者小北來到了我們的語文課堂,想就這個話題對同學們進行現場采訪,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作一次穿越,把自己當作桃源村民配合記者同志的采訪,掌聲有請小北記者。PPT顯示:穿越PPT顯示:時空連線訪談桃源桃花源村你喜歡桃花源嗎?你愿意離開桃花源嗎?記者:大家好!我是中央電視臺的記者小北,我剛穿過時光隧道,來到了1000多年前的桃花源中,現在請聽我對村民的現場采訪。記者:這位小朋友,你好,你能給大家說說你喜歡桃花源嗎?喜歡呀,你為什么喜歡呀?記者:這位大姐,您好,您喜歡桃花源嗎?你為什么喜歡呢?記者:這位大哥,您好,您愿意離開桃花源嗎?為什么不愿意離開呢?記者:這位老爺爺,您好,您老今年高壽啊?您們為什么來到了桃花源呢?您老現在愿意離開桃花源嗎?記者:桃源真美呀,我真想在這里常住,但我得回去,跟著我們的習大大一起實現“我的夢、中國夢”。最后我想告訴桃花源的村民們:我們現在的中國再也不是曾經的中國了,沒有戰亂,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們過著和平幸福美滿的生活,泱泱神州大地,處處都是世外桃源。小北在北京歡迎您們來作客!(展示中國興盛人民生活美滿的圖片)(準備話筒、記者證)四揭示主題陶淵明生活的東晉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如詩如畫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嗎?(不存在)漁人、太守、劉子驥最后尋到桃花源了嗎?(尋不到)因為這是作者虛構出來的作者為什么要虛構這樣一個理想的境界呢?誰來說說?(向往美好生活、批判現實社會,反映人民愿望,寄托政治理想。)對,作者虛構這樣一個理想的境界就是為了批判殘酷的現實社會,寄托自己的理想,也代表了黎明百姓的共同理想。誰能歸納一下文章的主旨?請根據課文內容與我們前面的分析來歸納哦!。PPT出示主旨: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虛構了一個與現實社會相對立的世外桃源,表現了陶淵明對黑暗社會現實的不滿,渴望能有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自由快樂的理想社會。我們一起齊讀主旨。五、小結:今天,我們品讀了課文,感受到了桃花源風景之優美,民風之淳樸,桃花源不是陶淵明消極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閃光理想的依托。21世紀的今天,同學們更要志存高遠,向著理想勇往直前。六、拓展延伸陶淵明心中理想的“世外桃源”,令我們心馳神往,同學們,你們的心中一定也有個屬于自己理想的“世外桃源”,請以“我心中的桃花源”為題寫一段話,與大家分享。(這不是寫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而是寫你理想的世界是什么樣的?)七、作業:熟讀并背誦課文附板書設計:桃花源記陶淵明景美 優美 恬靜 人美 熱情 淳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