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10《父母多愛我》教案(楊老師獲獎作品).docx
部編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父母多愛我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知道父母把自己養(yǎng)大不容易,培養(yǎng)理解父母的感情,懂得傾聽父母的心聲。2、情感與態(tài)度: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愛,滲透愛父母的教育。3、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思考與合作探討,結合具體事例,理解父母的愛,感受父母的愛。教學重難點:重點:在交流與溝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愛母愛,并學會表達對父母的愛。難點:通過具體的事例,從對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體會到父母的愛;學會正確理解和接受父母的愛,并能和自己的父母正確溝通。課前準備:教師:課件。學生:預習,記錄“親情樹”。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寫一寫1、拿起紙和筆,快速地寫下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兩個人的名字。讓我們共同分享(板書:愛)2、為什么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寫上自己的父母呢?【設計意圖:寫上最關心自己的兩個人,不寫父母能寫誰呢?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在接觸話題的第一時間馬上和“愛”聯(lián)系起來,為下文作了很好的鋪墊。】2、每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那么父母的愛體現(xiàn)在哪里呢?二、愛在哪里,找一找1、出示親情樹。師:仔細看看你填的親情樹,父母每天都為我們做了什么?指名說。2、每一天父母為你們做了多少事?每天重復做的又有多少呢?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小組交流。3、交流到這里,看著自己手中的這張親情樹時,你有什么感受呢?【設計意圖:課前布置學生觀察記錄一天里父母為我們做的事,課前孩子們雖是被動地完成任務,卻旨在讓孩子們學會留心自己習以為常的生活。課堂上,通過數(shù)一數(shù)父母每天為我們做了多少事,哪些事是天天都做的,讓孩子們體會到父母的不易,以及隱藏在這點點滴滴后的愛。】三、愛的故事,讀一讀1、自由朗讀閱讀角媽媽喜歡吃魚頭。2、交流討論:媽媽和外婆真的愛吃魚頭嗎?她們?yōu)槭裁催@么做呢?3、你有父母關愛你的感人故事嗎?說給大家聽聽,哪里最讓你感動?【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旨在引導學生由事件本身走向事件的細節(jié),體悟細節(jié)之美。孩子們通過訴說生活中那些平凡卻又偉大愛的故事,站在細節(jié)里,體味著親情的芬芳,投射著生命的感恩。】4、請同學們帶著感情一起讀一讀媽媽的愛。5、師:在你眼中爸爸的愛像什么?請你仿照媽媽的愛中的詩句寫一句話。學生練寫。指名說。6、聯(lián)句成詩,配樂讀一讀。【設計意圖:通過形象地描繪,感受父愛母愛的相同與不同,孩子們的稚嫩的語言,將父母之愛真誠流露,形成一首動人的小詩。字里行間,滿滿的都是對家人愛的感恩。】四、升華感情,跳一跳1、同學們,父愛、母愛都是詩,美好又動人,是他們的愛讓我們的生活充滿甜蜜。但是,光父母愛我們還不夠,我們也要用愛來回報父母,這樣愛才能永遠住在我們的家,讓我們在歌聲里、舞蹈里再次感受愛吧!2、播放歌曲讓愛住我家,師生邊唱邊跳。【設計意圖:音樂能夠渲染氣氛,激發(fā)情感。讓愛住我家這首歌簡單、歡快,學生們隨著音樂邊唱邊跳,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 板書設計:10 父母多愛我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