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時鐘創新活動策劃方案五篇.doc
幼兒園時鐘創新活動策劃方案五篇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的教育帶有樂趣。俗話說: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可見時間是多么的寶貴。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時鐘創新活動方案五篇,供大家參考!幼兒園時鐘創新活動方案1【活動目的】1.通過觀察及幼兒自身的嘗試活動來認識時鐘,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掌握整點、半點并知道其規律,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2.培養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3.教育幼兒每天準時來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4.培養愛科學的意識和激發幼兒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活動準備】1.創設“鐘表展覽館”的教學環境。2.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3.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4.可以用來自制鐘面的有關材料(如長短針、112的數字、各種形狀和造型的硬板紙或吹塑紙若干)。【活動過程】一、創設嘗試情境,激發幼兒嘗試欲望邊聽“在鐘表店”里的音樂,邊把幼兒帶進“鐘表展覽館”,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找找、比比這些鐘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為什么要設計、制造這些鐘表?二、觀察活動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字以及數字的排列位置。提問: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狀的時鐘,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的數字)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3.鐘面上的數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認識典型的幾個數字位置12、9、3、6)三、幼兒第一次嘗試活動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系(幼兒人手一只時鐘)提問: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字上?(12上)2.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么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3.小朋友自己撥鐘試一試,然后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4.得出結論:當時針走一個數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四、認識整點、半點,尋找和發現它們之間的規律。建立正確概念1.教師操作演示:一只鐘兩根針都指在12上;一只鐘時針撥到1上,分針撥到12上;另一只鐘時針撥到12和l的中間,分針撥到6上。2.提問:三只鐘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分別代表幾點鐘?整點時,分針總是指在哪里?半點時,分針指在哪里?想一想,2點整時,時針應在哪個數字上,分針應在哪個數字上?1點半時,時針指在哪里?分針應在哪個數字上?3.老師歸納:整點時,時針指在一個數字上,分針總是指在12上;半點時,時針指在兩個數字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4.小朋友第二次嘗試練習:按老師的要求撥整點、半點;結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整點、半點,小組中的幼兒互相檢查準確與否,并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字。五、教師總結時鐘的有關知識內容六、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功能,重點說明時鐘與人類生活的關系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里有鐘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呢?(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或看圖片來說出鐘的用途)2.教師歸納:時鐘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是人類的好朋友。小朋友認識了鐘,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鐘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的用處可大啦。七、出示時鐘演變過程的圖片,讓幼兒簡單了解從古到今計時器的變化,激發幼兒嘗試探索知識的興趣師:古時候沒有鐘,人們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來計時。日晷在常州的天寧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隨著科學的發展,聰明的叔叔阿姨設計、制造了各種各樣的鐘和表(鬧鐘、石英鐘、音樂鐘、工藝鐘、手表、懷表),給人類生活帶來方便,還可以美化人們的生活。小朋友,你們現在好好學習,長大后也來發明創造出更多更美的鐘和表,好嗎?延伸活動:提供制作鐘的材料,鼓勵幼兒制作時鐘模型。幼兒園時鐘創新活動方案2【活動目標】1、通過操作和游戲,培養幼兒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和能力。2、學會看整點。【活動準備】1、實物時鐘3個。2、每人一個自制小時鐘,胸卡數字1-12。【活動進程】一、猜時鐘謎語,激發幼兒關注時鐘的興趣。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誰?仔細聽: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起。2、提問:你在哪些地方見過鐘表?那里為什么要有鐘表?設計意圖:將好聽的謎語,作為活動的開始,激發了幼兒關注時鐘的興趣;問題: ;你在哪里見過時鐘? ;直接指向幼兒的相關經驗,引導幼兒知道時間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二、認識時鐘,學認整點。1、感知鐘面。引導幼兒回憶:你知道鐘面上有什么嗎?(請幼兒交流。)時鐘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數字是怎樣排隊的?指針是怎樣跑的?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每組一個時鐘,請幼兒與同伴觀察交流,老師每組認真傾聽,了解幼兒的觀察能力。)師引導幼兒重點了解:(1)有1-12個數字,知道數字的排列規律,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如12與6在一條直線上等;引導幼兒扮演時鐘12個數字,模仿小時鐘站好,體驗時鐘數字的排列規律。(2)有兩根指針,黑色長針是分針、黑色短針是分針。了解時針與分針的關系,分針跑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知道指針是順時運轉。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安排了回憶鐘面、觀察鐘面、討論鐘面及我做小數字等活動,(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幫助幼兒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建立起鐘表面的直觀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孩子們在參加小組討論、探索過程中,互相借鑒、互相補充,調動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提高了孩子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2、自主探究,學認整點。依次出現表示1點、2點、3點的鐘面問: ;這是幾點?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推理找規律,知道表示整點時,分針指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點整。以游戲方式引導幼兒操作練習,如,教師撥出時間,幼兒快速說出時間;教師說出時間,幼兒快速撥出時間。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推理找規律,提供可操作的時鐘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認識整點提供活動的條件,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三、改編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老師與幼兒商討游戲玩法,鼓勵幼兒自主游戲。規則:老狼說時間,幼兒扮小時鐘正確表示。設計意圖:孩子自主游戲時,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數字,幾個人扮演指針;游戲的組織-數字怎樣站,指針怎樣站;游戲的玩法-時針與分針怎樣運轉才能正確表示時間等等,面對這些問題,孩子們需要討論、嘗試、商量、協調才能將問題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的組織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對時鐘的認識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與同伴合作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體驗到獨立解決問題及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樂趣。)幼兒園時鐘創新活動方案3【活動目的】1.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掌握整點、半點并知道其規律,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2.培養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3.培養幼兒每天準時來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活動準備】1.課件PPT(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2.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3.空白的鐘面每位幼兒一份【活動過程】一、謎語引出課題小小圓形運動場,三個選手比賽忙,跑的路程有長短,最后時間一個樣。這是什么呀?請小朋友們一起猜一猜。二、觀察活動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時鐘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字以及數字的排列位置。提問: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3.鐘面上的數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字位置12、9、3、6)三、幼兒第一次嘗試活動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系(幼兒人手一只時鐘)提問: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字上?(12上)2.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么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3.小朋友自己撥鐘試一試,然后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教師課件操作)4.得出結論:當時針走一個數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四、認識整點,尋找和發現它們之間的規律。建立正確概念這是幾點你們知道嗎1.教師課件演示,讓幼兒觀察三只鐘2.提問:三只鐘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分別代表幾點鐘?整點時,分針總是指在哪里?想一想,2點整時,時針應在哪個數字上,分針應在哪個數字上?3.老師歸納:整點時,時針指在一個數字上,分針總是指在12上五、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功能,重點說明時鐘與人類生活的關系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里有鐘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呢?(啟發幼兒通過明明愉快的一天來理解鐘的用途)小朋友第二次嘗試練習:結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整點,小組中的幼兒互相檢查準確與否,并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字。2.教師歸納:時鐘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是人類的好朋友。小朋友認識了鐘,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鐘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的用處可大啦。延伸活動1.認識半點2.提供制作鐘的材料,鼓勵幼兒制作時鐘幼兒園時鐘創新活動方案4活動目標:1、 喜歡認表,能認出整點、半點,準確認讀12點、3點、5點半2、 建立時間概念,感受時間的不可逆性。活動準備:1、示范大鐘一個 2、幼兒人手一個小鐘活動過程:一、謎語導入活動: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謎語,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他會告訴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二、出示時鐘,認識時鐘1、(出示時鐘)小朋友看這是什么?你們家里都有時鐘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時鐘?他們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那么多地方要用到時鐘?時鐘有什么作用?教師小結:時鐘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他可以告訴我們,現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能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時鐘是人類的朋友。2、請幼兒仔細觀察一下,鐘面上都有什么?(12個數字和針)那這三根針一樣嗎?教師小結:這三根針都有自己的名字,最細的叫秒針,最長的叫分針,最短的跑得最慢的叫時針。3、教師撥時鐘,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都指在那個數字上?(12點)今天時針和分針要進行一次跑步比賽,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他們有什么秘密?教師反復操作,幼兒回答。教師小結: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這就是一小時。三、認識整點和半點:1、 認識整點:請幼兒看鐘面:(分針指在數字12上,時針指在數字3上)提問:小朋友,現在是幾點?你是怎么知道的?(整點時,分針總是指在12上,時針指的數字是幾就是幾點,當時針和分針都指在數字12上,表示12點)(幼兒操作)早晨7點起床,上午9點上課,11點午餐,下午5點放學。2、 認識半點:在理解整點的基礎上認識半點,提問:分針走一圈是一個整點,分針走多少是半點?幼兒操作:上午9點半下課,下午1點半上課,下午5點半放學。教師小結:整點時,時針指在一個數字上,分針總是指在12上。半點時,時針指在兩個數的中間,分針總是指在數字6上。四、幼兒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幼兒園時鐘創新活動方案5【活動目標】1、感受時鐘在人們生活中的用途。2、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3、在活動中,激發幼兒觀察周圍事物和探索問題的興趣。【活動準備】1、時間的圖片若干2、各種各樣的小鐘(幼兒自帶,做鐘表展覽用)3、每個幼兒一只可撥動時針、分針的時鐘模型4、1-12的數字頭飾5、老狼頭飾及音樂磁帶【活動過程】一、了解時鐘在人們生活中的用處1、出示好玩的時鐘引發孩子對活動的興奮情緒。2、感受鐘對人們的用處,老師:你家里有沒有時鐘?你還看見哪里有鐘?為什么那里有鐘?小結:時鐘可以告訴我們時間,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了方便。二、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時鐘,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1、參觀鐘表店:剛才小朋友說在很多地方見過時鐘,今天,我也給你們帶來了很多的時鐘!我們一起來仔細的看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鐘面上有什么?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時鐘,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3、說一說:(1)、它們的鐘面上有什么?(時鐘上都有刻度、時針、分針、秒針、數字)這些數字是怎樣排列的?哪一根針是時針(分針、秒針)?(2)、這些時鐘是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的?(時鐘上都有數字、刻度、時針、分針、秒針。不同的是:它們的材料不同、大小不同、形狀不同)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會有這些呢?如果沒有會怎么樣?(幼兒自由想象)三、操作演示法,發現時針、分針運轉的規律。(1)讓幼兒動手操作,發現時針、分針運轉的規律。老師:時針和分針是怎樣告訴我們時間的呢?請你認真的想一想,做一做。(2)教師操作,讓幼兒了解表針的運轉規律。老師:時針和分針它們非常喜歡和我們一起做你追我趕的游戲呢,它們是怎么做的?(教師撥動時針,讓幼兒仔細觀察并說一說)老師:時針走的慢還是分針走的慢?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多少?(時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這就是一小時。)(3)師生共同小結,讓幼兒了解時針、分針運轉的規律,學會看整點。老師:長針指在12上時,短針指在幾上就是幾點。孩子們,你們喜歡和時鐘做好朋友嗎?那你們把它的小秘密都記在心里了嗎?能悄悄的告訴我時鐘上面有什么嗎?時針和分針是怎么運轉的呢?(幼兒踴躍發言)四、游戲:分針帶著時針轉。方法:12名幼兒自由選擇1-12的數字頭飾,按順序拉手站成圓圈,表示一個大表盤,再請兩名幼兒分別扮演時針和分針,在圈內隨著音樂轉圈,音樂停止時,兩針要指向老師事先要求的時間,其他幼兒當裁判看看是否正確。五、操作練習法,引導幼兒進行撥針練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方法:老師扮演老狼,孩子們手拿時鐘模型問老狼:“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回答幾點,小羊就撥到幾點,小羊撥好了鐘就定住,請老狼看鐘,撥錯了的小羊要被老狼吃掉。【活動延伸】老師把事先準備好的時間圖片放在區角里讓孩子們繼續玩“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