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8《安全記心上》教案(吳老師獲獎作品).docx
三年級上冊第八課 安全記心上安全通行證一、教學目標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與行為,從而感知危險常常躲在我們身邊。2、在交流中掌握不去危險地方、不做危險行為以及與安全標志交朋友是避免危險發生的辦法。3、在活動中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與安全意識。二、教學重難點: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與行為,從而感知危險常常躲在我們身邊。2、掌握不去危險地方、不做危險行為以及與安全標志交朋友這三種避免危險發生的辦法。三、教學過程:(一)引入:繪本講述,情景創設:故事講述:大頭兒子要過生日了,在大頭兒子的苦苦哀求下,圍裙媽媽同意他在家辦一次生日派對。媽媽特別囑咐:“玩也要注意安全喲!”(二)活動一:初步感知,發現危險1、故事講述: 找一找有些什么危險藏在我們身邊。2、交流危險來自于危險的地方與危險的行為。3、根據繪本引領與結合生活實際知曉避免危險的辦法:不去危險的地方、不做危險的行為。板書: 危險 地方 行為(三)活動二:運用方法,避免危險1、故事講述,角色游戲:大頭兒子來“找茬兒”,提醒小伙伴們在玩耍時注意安全。2、交流自己發現的生活中的危險,提醒小伙伴注意安全。3、出示案例和數據,說說自己的感受。4、故事講述:大頭兒子一家乘坐輕軌回家。(出示輕軌站出口的扶梯)乘坐自動扶梯有什么安全注意事項嗎?學生交流。5、孩子們知道的真多,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安全小博士的建議吧!(微課:扶梯安全博士)(四)活動三:認識標志,遠離危險1、故事講述:世界那么大,危險的地方那么多,我們怎么知道呢? 2、了解介紹安全標志。3、認標志。(1)在小組中交流自己收集的安全標志。(2)集體匯報4、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志(五)活動四:行為辨析,指導生活1、故事講述,行為辨析。(1)第一關:想一想,圖片中的行為可不可以?出示小朋友生活中常見地方、行為,讓學生判斷。(2)第二關:說一說,應該怎么做? 出示教材中的圖片與學生身邊常見的意外傷害圖片,讓學生思考和交流。2、小結:不去危險的地方,不做危險的行為,遵從安全標志的提醒,才能讓你們遠離危險,從這棵小樹慢慢長成參天大樹。3、孩子們闖關成功,圍裙媽媽送上一個大禮包:歌曲寵愛之安全版。遠離危險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寵愛,今天在這里和你們一起了解遠離危險的方法是老師對你們的寵愛,安全標志是社會對你們的寵愛,這樣的寵愛還有很多,你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去學習、了解,因為安全最重要!板書設計:危險地方不去行為不做遠離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