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8《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教案(秦老師獲獎作品).doc
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教案教材分析: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8課的教學內容,本課共包括“東晉的興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區的開發”三個子目的內容,是學生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重要內容。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了解東晉南朝歷史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了解這一時期我國江南地區開發狀況。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較長時間段內歷史發展的過程(朝代更替),提高把握發展線索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知道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認識勞動人民對于社會物質文明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和平、安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認識維護和平的重要。教學重難點重點:東晉的興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區的開發。 難點:江南地區開發的主要原因。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探究法.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導學案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多媒體播放杭州發展視頻,展示幾幅江南美景的圖片,同學們,江南地區山美、水美、人更美。不僅如此,如今的江南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心,它是歷史長期發展的結果。那江南地區是怎樣得到開發的?明確江南地區的地理范圍:即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廣大地區。二、東晉的興亡自主學習教師過渡:同學們結合提示,閱讀教材,落實基礎知識。學生:根據提示梳理出的知識線索,自讀教材,找出答案。教師:學生看書時,教師進行巡視、指點、答疑;然后展示答案,學生對照,進一步標注教材。1.東晉建立時間:317年 建立者:司馬睿 都城:建康 政權特點:王與馬,共天下教師:結合材料反映“王與馬,共天下”的史實,分析東晉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學生:解讀材料,司馬睿剛去鎮守江東,沒有勢力和威望,王敦和王導擁戴他稱帝,所以司馬睿政治上依靠王導,軍事上依靠王敦。當時的人們說:“王與馬,共天下”。教師解析:司馬睿在舉行繼位大典時邀請王導同坐御床。“王與馬,共天下”的現象,體現出東晉政權的軟弱。究其原因:一是司馬氏的勢力較弱;二是東晉政權時刻受到北方十六國的威脅,偏安江南,茍且偷生;三是說明東晉士族勢力的強大。教師過渡:統治者雖然茍且偷生,但是南遷的北方人中卻不乏愛國之士,他們中的杰出人物祖逖,為恢復中原作出了努力。2.收復失地:收復黃河以南的部分地區教師問:你知道祖逖聞雞起舞、中流擊楫的故事嗎?請你講述祖逖聞雞起舞、中流擊楫的故事。教師問:聞雞起舞和中流擊楫的故事反映了祖逖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要有遠大的志向;要刻苦努力3.東晉興亡:淝水之戰;出現的景象:荊揚晏安,戶口殷實;滅亡:420年三、南朝的政治自主學習教師過渡:同學們結合大屏幕提示,閱讀教材,落實基礎知識。學生:根據提示,自讀教材,找出答案。1.南朝更替在420-589年的170年里,相繼出現(宋、齊、梁、陳)四個王朝。這些王朝都定都建康,統稱為南朝。2.南朝的政治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期間,賦輕役稀,江南民殷國富,社會安定。到了梁武帝蕭衍奪取帝位后,政治日益敗壞,后來發生大規模叛亂,建康失陷。從此在南北實力對比中,南朝處于明顯弱勢。3.南朝統治者促進江南開發的政策賦輕役稀教師: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有哪些朝代定都于此?學生:吳國、東晉、宋、齊、梁、陳。教師:出示建都建康(南京)的六朝簡表設計意圖:教師根據課標要求,整合教材,出示問題,明確知識點,學生自學教材,培養學生閱讀教材、獲取有效信息和表述歷史的能力,以自主學習為主,符合新課改理念。四、江南地區的開發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江南)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無積聚而多貧。史記材料二: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宋書對比一下: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對江南的描述有什么不同?學生:完成表格教師:請同學們繼續研討問題思考:2.合作探究: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學生:(1)北方戰亂,南方相對穩定;(2)北人南遷,帶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3)自然條件優越 ;(4)南北方勞動人民的共同努力。3、從江南地區發展的原因中我們得到哪下啟示?教師:請同學們再研討問題思考:3.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發展的表現有哪些?首先在農業方面有哪些發展?學生:(1)開墾大量荒地,興修很多水利工程;(2)推廣和改進牛耕,實行精耕細作,以及推廣選種、育種、田間管理和施用糞肥等生產技術。例如水稻育秧移栽,普遍實行麥稻兼作,五嶺以南種雙季稻;還發展種桑養蠶、培植果木、種植藥材等。教師:其次在手工業方面,養蠶繅絲技術和織錦技術大為提高,制瓷技術明顯提高,冶鐵水平也有了明顯提高,南朝時發明灌鋼法,用生鐵的溶液灌入未經鍛打的熟鐵中,然后反復鍛打,能大大提高鋼的質量。商業交流也活躍起來。學生:在繅絲、織布、制瓷、冶鑄、造船、造紙、制鹽等方面都有顯著的發展。商業:城市繁榮,建康是當時商業最為活躍的大都市。教師:同學們最后研討問題思考:4.江南地區開發的影響有哪些?學生: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為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教師小結: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使南北經濟差距縮小、趨向平衡,為以后我國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打下了基礎。經過隋唐五代,到南宋時期最后完成經濟重心的南移。課堂檢測1.“王與馬,公天下”指的是中國歷史上的哪一個朝代的政治特征( )A西漢 B東漢 C西晉 D東晉2.“聞雞起舞”、“中流擊楫”,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典故。這兩個成語稱贊了哪一人物的報國志向( )A曹操 B王導C祖逖 D王敦3.東晉時期,江南地區出現“荊揚晏安,戶口殷實”的景象與下列哪一重大事件有關( )A八王之亂 B祖狄北伐 C赤壁之戰 D淝水之戰 4.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四個朝代,下列關于南朝統治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宋、齊、梁、陳都城都在建康 C皇帝往往控制長江下游一帶D宋武帝時,發生了大規模叛亂 5西晉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年間,我國北方人口大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向北遷移 B經歷了無法抗拒的瘟疫C北方人口大量南遷 D戰爭導致人口大量減少作業布置:大視野第18課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