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8《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教案(鄭老師獲獎作品).doc
第18課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 【教學目標】1、了解東晉、南朝政權的更替歷史2、知道東晉、南朝統治對南方經濟發展的影響3、知道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表現。4、從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中探究其對我國經濟建設的啟示。【教學重難點】江南地區的開發的原因和對我國經濟建設的啟示。【教學準備】收集與本課知識相關的圖片和資料、學術觀點等【教學方法】講述法、合作探究法、情景體驗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學內容與師生活動設計意圖補充創新【新課導入】【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展示交流1】【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展示交流2】【小組合作展示交流3】【總結提升】【小組合作展示交流3】【課堂小結】【當堂檢測】播放揚州宣傳片,領略江南美麗的景色和獨特的人文情懷。閱讀課文P89,完成以下問題,注意勾畫。1、 東晉的建立時間:________建立者:_________都城:___________司馬睿就是晉元帝,他剛到江南時都面臨著什么問題呢?請同學們看材料。材料 :司馬睿在西晉宗室王當中名位不高,初到江南時,“吳(江南)人不附,居月余,士庶(大族和百姓)莫(沒有)有至(前來)者。”晉書王導傳司馬睿在王導的幫助下,結交江南世家大族,在南北大地主的擁戴下,司馬睿得以建國。所以,在她繼位大典上,要求與王導共坐御床,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東晉的政治特點是:依靠世家大族。政治上不得志的司馬睿面臨的經濟狀況如何呢?(出示材料)楚越之地,地廣人稀(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nou) 無積聚而多貧。史記秦漢時期,江南經濟落后,耕作粗放落后,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呢?我們來看史料記載(出示材料)“寬眾息役,惠益百姓”,減輕農民賦役負擔。晉書元帝紀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出示材料) “荊揚晏安,戶口殷實”。晉書王導傳東晉初年,荊州揚州人民生活安樂,戶籍和人口充實。經濟在逐步發展,同時,軍事上不斷受到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侵擾,所以,為了鞏固統治,東晉多次組織北伐,其中,最有代表性當屬祖逖北伐。同學們,你們知道和祖逖有關的成語故事嗎?出示成語故事圖片現在小組合作,以這兩個成語為藍本,擴充成一個歷史劇本,一會兒咱們小組派代表展示。(時間3分鐘)哪個小組愿意展示你們的風采? 同學們我們為他們的精彩展示鼓掌。祖逖北伐雖有成效,當最后由于缺乏后援和朝廷猜忌最終失敗。東晉末年,武將專權,東晉滅亡。歷史進入到南朝時期。2、 南朝的政治 閱讀課文P91第二段,回答以下問題:1、 南朝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 2、南朝政權特點是什么?3、南朝包括哪些政權?4、南朝政權的都城都在哪里?東晉初年,就已經出現“荊揚晏安,戶口殷實 ”景象,經過宋、齊、梁、陳的發展,江南經濟會呈現一番怎樣的景象呢?看導學案,小組合作展示交流2,試著總結江南經濟發展的表現。時間5分鐘。小組合作展示交流2材料一:三國吳時,水稻畝產5石,到南朝時期,水稻畝產高達10石。趙毅、趙秩峰編中國古代史材料二:永泰元年,教民一丁種十五株桑、四株柿及梨栗,女丁半之,人咸歡悅,頃之成林。梁書良吏列傳材料三:豫章郡“一年蠶四五熟,勤于紡績”,永嘉等地普遍養蠶,一年八熟。趙毅、趙秩峰編中國古代史材料四:南方制紙原料除麻外,又擴展到藤皮、桑皮。除了白紙,還能制造青、赤、縹(青白色,淡青)、綠、桃花等各種顏色的紙。趙毅、趙秩峰編中國古代史材料五: 南朝江東有戰艦千余艘,其中又160槳的高速快艇大船,“兩邊悉八十棹(zhao)棹手皆越人,去來趣襲,捷過風電”。中國古代史梁書王僧辨傳 材料六:南朝發明了“灌鋼法”,將熔化的生鐵澆灌到熟鐵中,可以提高鋼的含碳量,增加強度。所制刀劍“斫十五芒窮極精功,奇麗絕世”。太平預覽道部七材料七:東晉時期,建康有居民4萬戶,梁朝時,人口大為增加,城區擴大,達到28萬戶。趙毅、趙秩峰編中國古代史學生展示到南朝梁時,江南依然呈現出這樣一番情景,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呢?材料一:洛京傾覆,中州(河南省)士女避亂江左(江南)者十六七。晉書王導傳材料二:牛耕圖材料三:元帝為晉王,課督農功詔曰:“徐、揚二州土宜三麥,可督令熯(han)地。”晉書元帝紀學生展示,教師總結。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 1、大量的北方人口遷往江南,為江南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和技術。2、南方自然條件優越。3、南方社會安定。4、統治者重視。江南經濟發展趨勢圖落后期開發期秦漢時期東晉南朝時期出示江南經濟發展趨勢圖江南地區在秦漢時期比較落后,經過東晉南朝時期的開發,經濟發展與北方趨于平衡。你能結合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試著為我們今天發展經濟提出合理化建議嗎?學生展示、教師整理總結1、鼓勵人才的流動2、國家政策的扶持3、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4、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理念,不斷創新同學們說得非常好,有同學提到了必須保證秩序的穩定,歷史也幫我們印證了這一點,同學們我們來看看南朝末年的政治狀況,以及帶來的后果?南朝政治日益腐敗,南北實力對比中,南朝處于明顯劣勢。可見,政治穩定是發展經濟的重要保障。好,讓我們一起總結一下:促進經濟發展的因素?1、鼓勵人才的流動2、國家政策的扶持3、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4、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理念,不斷創新5、保持政治穩定同學們,我們學習了第18課你都收獲了些什么?學生小結本課。同學們掌握的好不好呢?讓我們一起來做當堂檢測。1.“王與馬,公天下”指的是中國歷史上的哪一個朝代的政治特征( )A西漢 B東漢 C西晉 D東晉2.“聞雞起舞”、“中流擊楫”,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典故。這兩個成語稱贊了哪一人物的報國志向( )A曹操 B王導 C祖逖 D王敦3. 李白的詩句“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晉末年中原動亂、人口南遷的情況,人口南遷產生的主要影響是()A破壞了南方環境和農業發展 B加劇了南北矛盾和割據狀態C完成了經濟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進了江南開發和民族融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認真閱讀課本,思考重點問題,并在課文重點語句下面劃橫線。培養學自學的能力認真審題,找出關鍵字詞,明確題型,聯系知識點,結合教材,規范答題使學生會審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用歷史短劇突破家國情懷通過調整課文內容順序,使學生更好理解政治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板書設計】第18課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一、東晉的建立 江南地區的開發1、 表現:2、原因:2、 啟示:1、時間:317年 2、建立者:司馬睿 3、都城:建康4、政治特點:“王與馬,共天下”二、南朝的政治1、420-589年2、構成:宋、齊、梁、陳3、都城:建康【設計意圖】本節課是七年級第四單元的一節政治經濟課,這節課再設計時力圖做到知識點關聯緊密,環節過渡自然,按照歷史發展順序來講。設計中緊扣歷史核心素養,用唯物史觀來查找史料,分析問題。課堂設計:用視頻導入創設歷史情境,建立時空聯系,相對來說比較有趣味性,使學生能夠比較順利的展開學習。講述東晉的建立和南朝的政治主要采取學生自學的方式,通過學生閱讀課本獲取知識。東晉北伐這個環節通過歷史短劇突破,一是符合學生心理特點,有趣味性,二是通過課堂展示樹立信心,三是祖逖北伐的故事能夠激勵學生,完成家國情懷的教學目標。本節課重點難點是江南地區的開發,在設計時,我想讓學生通過閱讀史料來感知江南經濟發展,并且指導學生對史料進行分類,從而得出結論。然后設問: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仍然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來突破難點問題,歷史學科講求論從史出,所以,我在課堂上關注學生閱讀史料能力的培養,教會學生從史料中得出結論的方法。完成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力的培養的核心目標。最后,在學生通過閱讀大量史料歸納出原因之后,進一步設問,通過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學習,你能為今天的經濟建設提出合理化建議嗎?體現歷史學科的以史為鑒的特點,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從而提升綜合能力。注意引導學生經濟建設需要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凸顯人民在歷史中的創造作用。通過以古鑒今,培養學生樹立唯物史觀。【課堂亮點】1、 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動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2、 設計歷史短劇讓學生參與課堂,提升對歷史興趣,同時完成家國情懷的滲透。3、 大量運用史料,突破學生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力,從而完成教學目標。4、 調整課本內容的順序,本課涉及了兩處調整:(1)先講南朝經濟發展的表現,進而引發經濟發展原因的思考,這樣為提升的對今天經濟建設的啟示做好鋪墊,也更為順暢。(2)為了更好地使學生認識政治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把南朝末年的政治混亂放到最后,作為提升內容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