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案(趙老師獲獎作品).doc
第1課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案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了解人類歷史的起源;(2)掌握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元謀猿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距今年代、生活情況等。過程與方法目標:(1)用圖表總結出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的代表,同時會比較分析遠古人類;(2)會識讀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布圖等圖,培養學生的讀圖和識圖能力;(3)通過考古資料(實物、化石)、圖片資料、文字記載、遺址遺跡的展示,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學科的豐富多彩,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學習論從史出,逐步掌握二重證據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認識到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強民族自豪感;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激發學生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2)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的起源。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我國最早的人類、北京人的特征難點:遠古居民的生存方式、勞動創造了人教法、學法應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啟發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課時1課時課型新授課教具地圖冊、我國原始人類相關多媒體、考古新發現圖教學過程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網絡段子:“你來自云南元謀,我來自北京周口,牽著毛茸茸的小手,輕輕咬上一口,啊,愛情,讓我們直立行走。”你認為這個段子符合歷史嗎?為什么嗎?從而引入今天的新課。【設計意圖】以歷史段子導入能夠引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所提問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一)知識梳理本課我們將要學習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這三類人的學習可以從生活地點、距今年代、體質特征、工具和用火情況來學習,因此可以繪制表格。遠古人類發現地點距今年代體貌特征工具使用用火情況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把學生分為三組,自由搶答。【設計意圖】用表格法對三類人進行歸納對比,一方面節約了時間;另一方面比較法使知識點一目了然,學生在對比比較中更容易掌握。同時傳授給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比較法。(二)找同與不同同:通過總結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生活地點,你發現了什么問題?學生:生活環境一個黃河一個長江,都有水,氣候溫暖濕潤;都會制造使用簡單粗糙的工具,處于舊石器時代;都會使用火。不同:從三類人的體質特征,工具的使用和用火的情況中你又有什么感悟?學生:體質特征越來越接近現代人,制造的工具越來越先進,對火的掌控能力越來越強,從而表明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聰明!【設計意圖】比較法是我們歷史學習經常使用的方法,相同點的歸納和不同點的比較對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值得嘗試。(三)知識鞏固歷史情景劇表演,找出其中的問題皮皮:我非常想知道遠古人類的情況,你能說一下我國境內有哪些遠古人類嗎?魯魯:當然可以了!我國境內古人類有北京人,山頂洞人。皮皮:你知道哪個是最早的嗎?魯魯:是北京人啊。皮皮:那你能告訴我一些北京人的事情嗎?魯魯:北京人長得很酷,和我們現代人差不多!他們很勇猛,像武松一樣一個人打死一頭老虎。北京人已經會人工取火,他們用磨得光光的石鍋做飯。皮皮:噢?你怎么知道的?魯魯:猜的啊,我這么聰明,一猜就對。通過剛才知識的學習,上面的表演有哪些問題?你如何評價魯魯的學習態度?你認為應該如何盡可能地接近歷史的真相?【設計意圖】歷史情景劇的使用,可以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既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孩子積極參與課堂,又讓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進行了鞏固。(四)知識探究1、北京人到底長什么樣子? 2、北京人如何更好地生存?(可以從使用的工具、用火、群居等方面給予提示) 北京人復原頭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北京人狩獵想象圖以及用火想象圖是不是憑空想象的?如果不是,那又有什么依據?考古發現的實物、化石、用火的遺跡等告訴我們的,這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個很重要原則二重證據法紙上之材料”與“地下之新材料”的互相結合,彼此印證。【設計意圖】學生討論爭辯可以使其參與到課堂中來,做課堂的主人,在這個過程中也是重難點的一個突破過程。在此過程中,老師通過考古資料(實物、化石)、圖片資料、文字記載、遺址遺跡等的展示,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學科的豐富多彩,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學習論從史出,逐步掌握二重證據法。(五)知識發現找出本文中之“最”1、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 2、古人類遺址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3、元謀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4、北京人遺址最先于1921年被發現。 5、1929年,裴文中發現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后發現用火遺址。 6、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類之一。 7、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 8、穿孔骨針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縫紉工具,表明山頂洞人掌握挖孔技術和磨制技術。 通過對各國“最”的統計,我們又發現“北京人”出現的次數最多,從而表明北京人遺址是最重要的一個遺址,因為通過對北京人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早期猿人向現代人類演進和發展變化的規律,為人類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證據。正是因為北京人的遺址的重要地位,北京人遺址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設計意圖】采用找“最”進行課堂小結的方式,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同時又對重點知識進行了鞏固和匯總。而在總結中,我們又有新的發展,又深化了課本內容。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歷史的興趣、民族自豪感以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都有了提升。三、板書設計: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謀人最早的二、北京人最重要的三、山頂洞人最先進的四、當堂檢測1、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 )、直立行走 、制造工具 、使用語言 、造屋定居2、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出現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A、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B、北京人、山頂洞人、元謀人、C、元謀人、山頂洞人、北京人D、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3、下列各項不符合“北京人”生產和生活狀況的是( )A、群居生活B、人工取火C、使用天然火,會保存火種D、制造使用簡單工具4、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山頂洞人( )A、懂得鉆孔技術 B、模樣和現代人差不多 C、會制作裝飾品 D、開始使用天然火五、知識小結歌謠記憶法一百七十萬年前,云南出現元謀人會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稱他類人猿。北京人在周口店,群體勞動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現,保存火種用途廣。 山頂洞人一發現,距今已有三萬年, 磨光鉆孔新技術,人工取火史無前。學習歷史有訣竅,掌握方法最關鍵, 歷史脈絡要理清,人時地事記分明, 聽課看書都重要,聯系實際多思考【設計意圖】歌謠記憶法通俗易懂很適合初一的學生,朗朗上口的節奏感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增強,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編寫,那樣效果會更好。六、教學反思本節課以課標為中心,重新整合了課本內容以此來服務教學目標。知識梳理部分采用表格總結的方式將課本知識概述,比較法的使用讓學生對三類人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加深了對知識的深化;情景劇則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了鞏固。探究部分主要重難點知識以為主,使用了大量圖片、實物,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能力。總體來說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教學目標。本課充分體現了新課改下的教學理念。本課的圖表引領、問題設計、學生討論、課堂總結等設計都貫徹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但老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也貫穿本課始終,如引導學生設計表格、歷史學習方法的傳授、論從史出的能力培養等環節。本課的三維目標設置比較合理,但情感態度方面突破不是很到位。本課歷史年代久遠,而且學生剛接觸歷史課,總體來說學生對歷史還沒有感覺。考慮到這點,我將情感的引導放到了具體的知識中,在知識發現環節,讓學生通過找“最”的活動能夠形象感知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強民族自豪感;而后“最”中發現環節讓學生總結出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最重要的,被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激發學生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從教學過程來看學生的體會不是特別深刻,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